而趙世子最后出現的地點是蓮花寺,著人一查,才發現那些僧人都被綁了手腳堵了關在佛堂中,問他們是何人所為,卻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
跟著趙清暉到蓮花寺的隨從被迷暈后五花大綁塞進柴房里,只有趙長白不知所蹤。
一轉眼十來日過去,趙清暉生還的希越來越渺茫,武安公夫人日日以淚洗面,終于還是忍不住去東宮求見太子妃。
太子妃似乎也有心事,幾日不見又消瘦了不,臉上敷了胡仍舊出青。
武安公夫人一雙眼睛都快哭瞎了,眼皮腫了半明,一見侄便跪倒在地:“求娘娘救救我的暉兒,再找不到他,我這當娘的也活不下去了……”
阮月微蹙著柳眉,眼中是化不開的愁緒和憐憫:“姑母快請起,你別太焦急,太子殿下已派出東宮侍衛去尋找了。”
一邊說一邊去扶。
阮夫人一把抓住的手,就像溺水之人抓住一浮木:“娘娘,你同姑母說句實話,暉兒走失前可曾同你說過什麼?”
阮月微大駭,臉一下子了:“姑母為何這麼說?侄一直在東宮里不曾見過表弟,與他也沒什麼來往,他有話怎麼會同我說呢?”
阮夫人從懷中取出一張疊好的信箋:“娘娘可認得這個?”
阮月微接過來一看,不由一驚,那信箋上赫然是的字跡,連紙尾的折枝海棠都宛然是的筆意。
慌忙搖頭:“這封信不是我寫的,姑母千萬要相信我,東宮出都有記錄,那幾日我有沒有派人出宮,一查便知道了。”
阮夫人道;“我不是懷疑娘娘,只是這信上的字畫都像是娘娘的手筆,暉兒又是因了這封信才去了蓮花寺,這一環扣一環的,定是有人暗中設計,那些賊人既然冒娘娘的名,娘娘或許有些頭緒或者猜測?”
阮月微生怕同此事扯上關系,自是矢口否認,然而心里發虛,手心里冷汗直往外冒。
連忙出手,籠了籠鬢發,穩住心神,放冷了臉道:“我知道表弟失蹤姑母心急如焚,不會同姑母計較,但僅憑一封冒名的書信便將東宮扯進去……太子殿下為了表弟的事費盡心神,屢次派人去京兆府詢問,甚至還求圣人出了羽林衛,若知道姑母疑心東宮,難免要心寒的。”
阮夫人見侄端出了太子妃的架子,盡管心里仍有疑慮,卻不敢再揪著不放,慌忙賠笑臉:“娘娘恕罪,我沒有這個意思,只不過關心則,病急投醫,請娘娘見諒。”
阮月微面稍霽,好言安了姑兩句,便稱不適,疏竹送客。
將姑母打發走后,阮月微平復了一下心緒,發現自己的中已經冷汗浸了。
喚宮人來伺候沐浴,換上寢躺到床上。
自八月十五的賞宴以來,就沒睡過一個安穩覺,只要一闔上眼,眼前就會出現趙清暉那雙漆黑的眼睛,直勾勾地盯著。
幾乎每晚都會做噩夢,有時候夢見小時候的趙清暉,手里著的金雀,雀兒在他手中撲騰、掙扎,的咽也似被一雙手扼住,不過氣來。有時候夢見趙清暉變了厲鬼,來找索命。更可怕的噩夢里,趙清暉沒有死,他活著出現在眼前,要將的公之于眾。
與太子同眠時還好些,若是太子去了兩個良娣和其他侍妾們的院子,總是半夜從噩夢中驚醒,不敢再睡,一直熬到天亮才敢合眼。
子骨本就弱,有這麼樁事在心頭寢食難安,更是一天天虛弱下去。
太子在求親時承諾過一定讓生下嫡長子,可婚至今沒有子嗣,連朝臣也開始有了微詞,太子不久前終于忍不住下令停了兩個良娣的避子湯。
阮月微服了碗安神的湯藥,躺在床上發著怔,只覺前路茫茫,越發悔不當初。
思念著桓煊,心里安定了些許,慢慢闔上了眼。
醒時照進寢殿中的已經偏斜。
這一覺難得沒有做那些夢,坐起,正要喚宮人來伺候,疏竹捧著個匣子走進來:“娘子,各個府上送來的中秋節禮都庫了,這一樣卻和禮單對不上,不知是誰送來的。”
頓了頓道:“盒蓋用蠟封住了,簽子上寫著太子妃親啟。”
最要的是,那匣子上嵌著金銀平折枝海棠,正是阮月微時常畫的那種。
阮月微的目粼粼地閃起來,雙頰飛起紅暈,莫非是他……
“放在案上,你退下吧。”阮月微對疏竹道。
將宮人侍全都屏退至殿外,這才拿起支金簪,用簪尾剔去封蠟,小心翼翼地揭開蓋子。
驚訝的是,匣子里竟填滿了白末,看樣子像是鹽。
一脯臘的氣味從里面飄出來。
誰會用這樣貴重的匣子裝一盒脯蠟送來?難道是開玩笑?
心下納悶,將盒子里的鹽往外倒,一樣東西隨著鹽落到案上。
阮月微定睛一看,尖了一聲,捂著癱坐在地上。
那竟是一只人手。
第62章
疏竹聽見主人的尖, 急忙跑進殿中,隔著帷幔和屏風問道:“娘子,出什麼事了?”
阮月微的三魂七魄散了大半, 被婢一喚方才回神, 抱著肩膀不住地抖,卻是不敢再向那案上的人手看一眼。
聽說,齊三公子遇刺,被嚇成了個呆子 當然,這跟孤女明玉沒有關係 可是……如果被親戚坑給他做了夫人呢?
郁朱穿越成了玉府的新生嬰兒,沒等她弄明白自己算是魂穿還是投胎前忘了喝孟婆湯,便發現一個血淋淋的現實:玉府面臨著滅門的命運……作為口不能言,足不能行的嬰兒,她將如
平民出身的樑瓔,幸得帝王垂青,寵冠後宮。 她陪着魏琰從一個傀儡,走到真正的帝王。爲魏琰擋過箭、嘗過毒,因魏琰受過刑,被百官罵爲妖妃。她以爲這是同生共死的愛情,哪怕落得一身病痛、聲名狼藉,亦從不後悔。 直到大權在握後的帝王坐在龍椅上,眼裏再無以往的柔情。 “朕可以許你皇貴妃之位。” 至於先前說的皇后的位置,他留給了真正心愛之人。 原來自己自始至終,不過是他捨不得心上人受苦的棋子。 樑瓔心死如灰,俯首在紙上一筆一畫地寫下:“臣妾懇請皇上准許臣妾出宮。” 她在一片死寂中,終於等來了帝王的一聲:“好。” 自此,一別兩歡。 他江山在握,美人在懷,是世人稱道的明君,風光無限。 她遇見了真正相知相許的人,夫妻舉案齊眉,倒也安穩。 出宮後的第五年,她在大雪紛飛的季節裏,看望已是太子的兒子時,被喝醉酒的魏琰圈在了懷裏。 紅着眼眶的帝王似癲似瘋,乖巧得不見平日的狠厲,卻唯獨不肯鬆開禁錮的雙手。 “朕後悔了。” 後悔沒有認清自己的心,放走了真正的摯愛,留餘生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