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太子英明 第1373章 三十八比十

《太子英明》 第1373章 三十八比十

大遼國的戰事,依然還在進行著。

龍象城四周的塔樓,已經全部被燕軍給推倒了,對此耶律才再沒有任何的反擊作,似乎保持沉默了。

而胡昭南和陶平的兩路大軍,也順利地清掃著龍象城四周的城池,逐一施展仁政。

這些消息,也被蕭逸刻意在大遼國各地散播開來,使得大遼國各地的起義越演越烈。

總之,大遼國的形勢,正在快速惡化著。

而對於這種況,耶律豹等人著實找不出什麽有效的辦法,隻能是向大夏國求救。

就連耶律洪提出的那個派數萬兵馬北上的計劃,也被耶律才給否定了,耶律豹並沒有采納。

以耶律才的看法,眼下大遼國的局麵,隻有大夏國出兵才行。

不然,大遼國隻有敗亡一途。

而這個時候,因為燕軍的海軍切斷了北洲國和大夏國的聯係,大夏國皇帝蕭昕也著急了。

隻要不打破燕軍的攔截,大夏國就會徹底失去熱兵的供應,早晚必敗。

於是,蕭昕聽從了鄭玨義的進言,集結所有的戰艦,準備一舉將燕軍布防在海域的戰艦全部摧毀,打通大夏國與北洲國的通道。

一場海戰,即將拉開序幕。

蕭逸當然得到了報,不由淡淡一笑:“既然蕭昕派人送死,孤王就讓他明白,什麽做實力的差距。”

“這一戰,不管夏軍投戰艦,孤王隻投十艘戰艦。”

“孤王要讓蕭昕明白,什麽兵不在多而在於,軍艦也不在多,也在於。”

“秦武,這一場海戰,孤王給你指揮。”

“記住,一定要靈活運用戰,虛虛實實,進進退退,務必要以最小的傷亡換取最大的代價。”

秦武大喜,立即拱手道:“王爺放心,末將絕不會有負王爺所托。”

Advertisement

對於海戰,秦武是向往已久。

為了能夠有機會指揮一場海戰,秦武向蕭逸多次請教,而且還指揮戰艦,進行了幾次模擬演練,隻差一次實戰的機會了。

蕭逸正是因為知道秦武有這個願,所以才將這一次的機會給了他。

燕軍隻有十艘戰艦,而且正是封鎖北洲國與大夏國海路的那十艘戰艦,幾乎不需要怎麽集結,直接守株待兔就行了。

大夏國一共從北洲國購買了五十艘戰艦,數量不算多,也不算

畢竟,自從江南之地落燕國之手,大夏國的財政收就被砍掉了一半還要多,一直讓蕭昕很是痛苦。

這段時間,不管是軍艦,還是槍支彈藥,已經使得大夏國的財政明顯不敷出了。

好在,大夏國的世家門閥和惡霸豪強這一次是空前團結,紛紛慷慨解囊,使得大夏國能夠源源不絕地購買各種熱兵,強大夏軍。

畢竟,這些世家門閥和惡霸豪強都不傻。

皮之不存將焉附啊,如果大夏國被蕭逸給占領了,他們這些世家門閥和惡霸豪強一個都逃不了,全都得死。

橫豎都是死,倒不如拚一把,傾盡財力,購買各種熱兵,跟燕軍拚了。

五十艘戰艦,帶著大夏國的皇帝,大夏國的世家門閥和惡霸豪強的希,雄赳赳氣昂昂地向北進。

主將,做劉益海。

這個劉益海呢,是劉益州和劉益山的堂弟,在軍中也有十幾年了,絕對是一員驍將。

隻不過,有劉益山在的時候,就顯不出來劉益海了。

現在劉益山已經不在了,蕭昕也實在從大夏國的軍中找不到什麽名將了,隻得起用劉益海。

,劉家跟蕭逸是死仇啊,劉益海絕對不會有任何的叛逆之心,一定會跟燕軍死磕到底的。

Advertisement

確實如此,劉益海自從得了蕭昕的提拔之後,自然是雄心萬丈,準備為劉家報仇。

五十對十?

劉益海雖然覺到,燕軍竟然隻派了十艘戰艦,應該是有什麽謀。

但是,劉益海思考良久,實在想不通,以十對五十,而且是在大海之中,四麵難以埋伏,燕軍能有什麽謀呢?

所以,劉益海接了這個聖旨之後,毫沒有大意,反而是更加謹慎。

五十艘軍艦不是嗎?

好啊。

劉益海派出四艘軍艦,分別向東和向西,以免燕軍還有什麽詭計。

例如,燕軍除了這十艘戰艦之外,還有別的戰艦,趁著雙方大戰之機,從左右兩路南下包抄夏軍的戰。

左右擴張之後,劉益海就沒有什麽後顧之憂了。

但他也是一個比較謹慎的人,生生地再分出兩艘戰艦,往南探查況。

這麽一來,除了夏軍的進攻方向,其餘三個方向都有夏軍的斥候戰艦,自然就不用擔心燕軍會采取包抄戰什麽的。

這一日,夏軍的水軍大營之中,劉益海突然接到消息,燕軍派出十艘戰艦南下,向他們夏軍挑釁。

十艘?

燕軍布置在海域方麵的戰艦,好像就這十艘,全軍出

劉益海當然表示很懷疑,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燕軍絕對還有別的作,還有別的謀。

於是,劉益海就不再相信東、西、南三個方向的斥候戰艦了,便朝著每個方向再派出兩艘戰艦,以確保能探查到更遠的地方。

即便如此,東、西、南三個方向,夏軍才派出了十二艘戰艦。

另外,還有三十八艘戰艦,全部對著正北的方向,全力以待。

以三十八艘戰艦對上十艘戰艦,而且是燕軍再無可能施展什麽謀,劉益海相信,這一戰絕對是夏軍勝。

Advertisement

當然了,如果燕軍還有別的戰艦想要包抄,就會被他的斥候戰艦探查到,使得燕軍的戰艦絕不可能對夏軍的戰艦形包圍之勢。

很快,燕軍和夏軍,接近五十艘戰艦,在海域上相遇了。

秦武指揮著燕軍的十艘軍艦。

劉益海指揮著夏軍的三十八艘軍艦,當然還有另外十二艘軍艦。

雙方相會的地方,距離東洲大陸的最東麵,約莫是五十多裏的地方。

燕軍和夏軍的戰艦,相距也是五十多裏。

五十多裏的距離,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作為水軍戰,倒也是一個比較合適的位置。

一場關於大夏國命運的戰役,即將拉開序幕。

之所以是關係大夏國命運,是因為大夏國敗不起,不然就會徹底被燕國封鎖,再也無法補充熱兵

。您提供大神楊老三的太子英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