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煜靜靜聽著,憑他對師傅的了解,本不可能會叛國,舅舅完全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馮尚書還在耳提面命地說著裴家的壞話,準備給司徒煜洗腦讓他遠離裴太師。
司徒煜突然陷沉思,安王真的一點都不藏他要統一四國的野心。
天啟國的士兵都聽安王的號召,難怪舅舅著急了。
如果裴太師投靠龍元國,龍元國更是如虎添翼。
他突然開口道,“舅舅。”
馮尚書閉了,頓了頓,“殿下。”
司徒煜又道,“如果龍元國要攻打天啟國,天啟的勝算有多?”
馮尚書愣怔,喃喃道:“勝算?”
“是,有多勝算,舅舅估算過嗎?”司徒煜沉聲道。
這個問題馮尚書想過,但是勝算有多,他心里沒有底,如果冀王還活著,勝算肯定有六七層。
“舅舅也沒有勝算吧!”司徒煜這些天一直在忙,又拿出幾本賬本遞到馮尚書面前,“舅舅看看這些吧,天啟國自從和龍元國合并抗敵,軍中士兵的吃穿用度都是由龍元國在負責,是我們向龍元借的。”
馮尚書翻看著,一篇篇,一頁頁,白紙黑字記得清清楚楚,賬本也做得很仔細。
馮尚書道,“這是安王給殿下送來的,戰事結束,他想要向天啟國討賬?他可沒說要現在還。”
司徒煜心里微涼,“舅舅的意思是不想認賬。”
馮尚書愣了愣,老臉微紅,“殿下說的是哪里話,舅舅的打細算還不是為了殿下日后登基,現在天啟國庫空虛……殿下也是知道的,早在程家和蔡氏一族叛逃之時,他們就擺空了國庫,戰局接踵而來,我們也一直在想辦法,裴太師向龍元國借糧也是無奈之舉。”
“也就是說龍元國不支助天啟國,天啟國本撐不到現在,是吧!”
“也不能這樣說,憑我們天啟國的實力,讓大家湊一湊,再讓百姓湊一湊,總能熬過去。”馮尚書著臉道,“這些都是戶部的事,戶部員也是司徒冀的人,所以……”
接著,他又道,“這些事一直是裴太師在管理,他比誰都清楚,他臨戰前還說能借到糧食渡過難關。”
“這事我知道,人家本不借。”司徒煜又道,“現在孤關心的是天啟國到底撥了多軍餉來打仗,舅舅為兵部尚書,這些事應該很清楚吧。”
馮尚書自然比誰都清楚,只撥了一批款,還是裴太師還在汴京時帶走的,之后朝廷就沒再撥軍餉了。
再談到不借糧這事,原本他悄悄帶人去找過那糧商,可是不知道他背后有誰,竟一夜之間消失了。
司徒煜跟著裴烈學了這麼多年,怎麼可能不知道其中的彎彎道道,朝廷拿不出糧食,肯定是被人貪污了。
裴太師不在朝中,皇帝病重,馮氏一族獨大,他們在這場貪污案中是主謀還是幫兇?
“馮尚書,準備一下,孤決定連夜起程回國。”司徒煜沉聲道。
馮尚書被這聲稱呼嚇得愣住,“可是與西涼國議和之事還未談妥,咱們現在回去,不是拱手將機會讓給龍元國嗎?”
“馮尚書以為我們天啟國還有機會和龍元國爭嗎?”司徒煜怒聲道。
“殿下三思……”馮尚書放緩了聲線,準備哄著他。
只見司徒煜眼神凜冽,眸中出一抹寒,“孤不知道尚書說的這些道理嗎?馮尚書,現在我們天啟國已經失了民心,將來戰事一旦發,你認為又有多人支持我們。”
“立刻回國,不聽孤令者,斬。”
馮尚書嚇得心尖一抖,想說夜間趕路會不會不安全。
他還是改了口,“是,臣馬上去辦。”
此時,馮尚書才后知后覺,當初安王妃見了皇上,并且十分痛快地答應支援天啟國,并且讓天啟國劃分了一些不太重要城池給龍元。
原來穆凌薇做的是這個打算,用龍元國的糧食養天啟國的士兵,明明是借的,大家又都知道糧食從天啟國來的,是要奪取人心,然后再慢慢收復人他們,其心思之深沉,計謀之歹毒。
馮尚書悔得腸子都青了,拿人手,吃人短。
-
半個月過后,穆凌薇跟著梁家眾人回到了梁門。
躺在椅上打了個盹,剛從椅上醒來,掃視了一眼四周,只見四周的裝飾清雅俗,布置也很嶄新,就像梁斕從未離開過家一樣。
剛才做了一個夢,夢里的人正對著笑,喊了的小名“薇薇”。
猛然睜眼,想要看清那個人是誰,卻醒了過來,發現自己仍然在梁斕的房間里。
已經有了四個月的孕,自從來了梁門,就無事可做,最多的就是睡覺。
做這種夢還是第一次,想,除了模糊的記憶里,自己的父母會親昵地喊自己薇薇之外,再無其他人這樣自己,師傅整天我丫頭,很喊薇薇。
這時,君夢菲推門進來,見穆凌薇睜著眼睛躺在榻上發呆,“嫂嫂,您睡醒了,我給你做了鮮魚粥,沒想到梁門真是個好地方,這里的湖泊清澈見底,里面的魚兒游得可歡了,我就親自捉了一條回來給你熬湯喝。”
穆凌薇看一眼,瞧見君夢菲忙碌的影,腦海里又閃過一些記憶。
的記憶里,一位材高挑,長相端莊大方的人。
“薇薇,收起你的這些針和娃娃,快去洗手了,爸爸回來我們就開飯,媽媽做了薇薇最喜歡吃的炒蛋……”
穆凌薇呢喃著,“媽媽。”
君夢菲湊了過來,“嫂嫂,你說什麼?”
穆凌薇回過神來,瞟了一眼四周,“沒什麼。”
君夢菲又去扶,替披了斗篷,“一定是嫂嫂肚子里的小家伙讓嫂嫂累了,辛苦嫂嫂了,嫂嫂快過來坐。”
“一點都不累。”穆凌薇微笑,“再這麼下去,我都快變熊貓了。”
“熊貓是什麼?”君夢菲問道。
“一種很珍貴的,是中國的國寶。”簡單地解釋。
“中國是什麼?”君夢菲不恥下問。
「歷史爽文」熬了個夜,李寬回到了大唐,成爲李世民的二兒子楚王李寬。他曾是長安城四害之首,是李世民口中的孽子。他是世家的眼中釘,又是勳貴的最佳合作伙伴。他是商人眼中的財神爺,也是匠人眼中的救世主。他是農業發展的助推劑,是科學技術的奠基者。他是番邦屬國的噩夢,是大唐開疆拓土的功臣。……且看李寬在“全才系統”的助力下,帶著大唐百姓走向奔小康的生活。
他,穿越至三國成為八歲孩童被童淵收養,與趙雲,張任和張繡稱兄道弟,於洛陽憑藉卓越的見識獲得蔡邕賞識,並成為蔡邕的門生,在虎牢關之戰與呂奉先大戰兩百個回合,從此聲名鵲起。他麾下謀士猛將無數,能與當世梟雄曹操一較高下。他終將成為統一天下的帝王,且看李元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