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惡毒后娘她真香 第246章 天降男子

《惡毒后娘她真香》 第246章 天降男子

十一月初十

一早,沐小暖就帶著李文娘一起下山了,一塊木制的牌子掛在了大樹上。

簡簡單單兩個字,義診。

“居士,現在這空無一人的,要不文娘去附近喊一喊?”

為了今日義診,居士可是熬制了不的藥丸子,要是一個人都不來,那居士是否會覺得失落?

“不用那麼麻煩,熬一鍋姜湯吧,今日有些冷了。”

沐小暖將東西隨意一支,簡單的桌子就支好了,一口鐵鍋,用石頭簡易的搭了灶,周圍隨便撿一撿都是柴火。

李文娘將柴火撿了來,又去提了水倒鍋中,放姜片大棗,中火慢慢煮著。

原本還覺有些冷的迅速的暖和了起來,但是鍋里的姜湯都燒開了,還是無人經過。

“不用著急,閑著無事,可以抓的看看醫書。”

沐小暖一點都不急,用竹杯裝了一杯姜茶,然后坐了回去慢慢的等著。

李文娘見狀,也不再四,一邊看著火,免得滅了,一邊將醫書拿出來繼續學習,看著看著,也就沉迷在了書中,除了一只手時不時的添上兩柴,都要忘了今日是來做什麼的了。

熱鬧聲漸漸靠近,沐小暖看了過去,就見李文娘的弟弟李玉書背著一塊青石石階朝這邊走來。

后還跟了不看熱鬧的人。

“這好好的秀才公,背著這青石都走了兩天了,這到底是要去哪?”

如今早已是農閑,平日里無事的百姓看到這樣的熱鬧,一傳十十傳百,這不都湊了過來看熱鬧,哪怕跟了兩天也不嫌累。

一塊青石石階長3.6尺,寬0.6尺,高0.45尺,重量大約在一百五十斤左右。

Advertisement

對于一個壯漢來說,一百五十斤不算非常重,但是青石堅,還只能徒步,而且一走便是五里地,對于李玉書這樣的書生來說,這石階比他還要重得多得多,五里地,不假手他人,親自鑿刻上了日子,背過來不是一件輕松的事

這個時代的路可不像現代,四平整,開采青石的山場道路本就不好走,一路上坡下坡的。

“咦,快看,那里居然有人,還支了鍋燒火。”

總有眼尖的人先發現。

李文娘也從書中抬起了頭,然后就看到了自己的弟弟。

沐小暖看著將青石背在上而不是拖著走的李玉書,心里對李玉書的態度非常的滿意。

將一塊超越自重量一半的重搬運其實有很多便捷省力氣的方法,但是李玉書卻選擇了最難最費勁的。

這不僅僅是誠心,相信一路上也有人勸過,說過用省勁的方法,但是李玉書都沒有搖,累了就歇一歇,拿出自帶的干糧跟水填補填補,然后緩過勁來又繼續。

有了李玉書這第一塊石階為例,之后的人想要求沐小暖出手,便不能投機取巧。

“玉書做到了,請居士告知這石階放在何,玉書將石階安放好。”

“不錯,就放這里就行,位置很好,喝碗姜茶,一會給你把把脈。”

李玉書聞言,先將捆綁在青石上的繩子解來,石階擺正之后,這才手結果自己姐姐給自己遞過來的姜茶。

喝了姜茶,李玉書坐到了桌子前,將手了出來。

“有點虛,不過都還好,一會讓文娘給你拿些藥膏回去,這個冬天注意防寒,讀書也需要一個強健的才行。”

沐小暖把完脈,然后讓李玉書去一旁烤火。

Advertisement

“這位居士,您這里是看病還是義診?”

有那一塊青石在,大家心里都忍不住好奇。

“義診,每月初十,只限普通百姓,富賈權貴不接,若有所求,能治者,需至親之人送青石臺階一階,不得假手他人,另取診金。”

沐小暖說完規矩,來看熱鬧的人紛紛議論起來。

“您真的給咱們老百姓看病不收錢?”

沐小暖不解釋,愿意來就來,不愿意來的,不強求。

總有那心的,于是就有了第一個人坐下,出了手。

“我最近腰酸痛無力坐著比較難坐不住,走路無異常,子向后仰中間后背有點疼,晚上睡覺后背也是不舒服,平時口干容易出汗。”

“舌頭出來看看。”

沐小暖開口,男子張開了

“你這是腎虛,至也有半年了,神疲乏力、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勞;畏寒怕冷、四肢發涼、發沉;腰膝酸痛、腰背冷痛、筋骨萎,平日里房事過多,又勞過度,親多久了?”

沐小暖這話一開口,李文娘臉都不由了一下,但是一想,醫者無男,神又恢復了正常。

親三年了,但是我們夫婦一直沒有生孩子,所以才比較著急。”

“你越是這樣越難有孩子,今年多大?”

“十八了。”

沐小暖聞言點了點頭。

“若是想要孩子,讓你妻子也一并過來,我給你們二人好好看看,但是現在,你若是再這麼下去,以后哪怕有了孩子也會影響壽數,需養生才行,我給你開個方子,你先喝上三個月,半年不要同房,可多食黑豆,用黑豆燉蛋,半年后再來。”

沐小暖收回了手,用沾了酒的帕子,李文娘立即將筆墨給準備好。

Advertisement

寫了方子,等墨干了,沐小暖直接遞了出去。

“下一個。”

男子接過了那薄薄的一張紙,然后被人給開了。

不要錢,真的沒有要錢,也沒有說一定要去哪里抓藥,男子蒙了好一會才激的朝自己家的方向奔去,他要將他媳婦也帶來。

“后邊的站在一丈之外,不需鬧事,鬧事者一律不看。”

看著一個個想要過來,沐小暖話一出,大家老老實實的站了回去。

這個時代的男子或多或都有些腎虛的病,畢竟百姓生活太苦,而且年親,都還在發育的時候。

“那個,居士,我想要問問,我年的時候不懂事,然后那個,那個……”

“虛,而且非常的虛,既然知道不懂事了,現在后悔了?不過還有救,娶妻了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