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帶著房子去古代流放 第275章 野稻

《帶著房子去古代流放》 第275章 野稻

崔尚書穩住心神道:“犬子探得一些消息,據說他們馴服了一些野牛,那野牛型巨大,還兇猛異常……”

嶺南邊關有各種檢查,以防有人悄悄將嶺南高產的良種,嶺南的一些重要消息傳出去。但這些世家也各有手段,總能想辦法送一些消息出去。

不過他們能探聽到的消息有限,傳出去的多是一些嶺南百姓都知道的事。

就崔尚書剛才說的這些消息,蕭曄自己的人手也知道。

而嶺南軍隊到底有多人,兵力如何,他派出去的人卻至今都沒有弄明白。

蕭曄今天招了這些人來,也并不是找他們打探消息的。是讓這些人為他效力。

他的目的和上次一樣,依舊是想抓江棠棠。但此番卻不單單是為了抓江棠棠來威脅陸時晏,而是為了更重要的東西——神仙藥。

除了第一批派去抓江棠棠的大高手外,他還另外派了好幾批人過去。這些人沒有給他帶回什麼軍事機,但卻傳回來一個重要消息。

廢了手大半輩子的曹樂圣,手突然奇跡般地好了。

蕭曄讓人查了一下曹家舉家搬去嶺南前,曹家發生的大事,然后發現一個重大況。

那就是曹家那個當時被京城各大醫館的大夫,都斷定治不活的大孫子病突然好了。

再加上曹樂圣廢了幾十年的手突然好了,等各方面的消息綜合,蕭曄推斷出曹家之所以舉家搬去嶺南,是因為要報恩。

蕭曄推斷出此因由后,便讓人去試探收買曹家幾個媳婦。后來曹家三媳婦孟氏給傳了話,說公爹每天都在吃一種奇怪的藥丸。

對于一個去鬼門關走了一遭,還擁有著無上皇權的人來說,這樣一種神奇的藥丸,他如何能不覬覦。

Advertisement

蕭曄現在的想法就是,無論如何也要抓到江棠棠,將藥丸弄到手。

而通過上次派出去大高手的失敗,他決定換一種策略,便是將江棠棠騙出嶺南。

蕭曄與這幫朝臣在養心殿說了一個下午,直到天黑,崔尚書等人才巍巍地出了養心殿。

一直到上了馬車,崔尚書才敢出一點緒。

當時京城危在旦夕,他想著讓兒子帶著人去嶺南,為崔家多謀一條路,卻沒想,這也了崔家的掣肘。

*

打仗加旱災,讓越來越多的流民朝著嶺南涌來。

“夫人,蒼梧外的城門外又聚集了三千多流民,怎麼辦?這麼多流民還收嗎?”袁三頂著一頭汗從外面走進來。

明明已經了秋,但天氣卻越來越熱。而因為持續高溫又干旱,蒼梧已經發生第三次山火了。

江棠棠,“派出去尋野稻的況如何了?”

他們此番過來,除了挑選人去造船所外,還有一件重要事,便是尋找海水稻。

不知道干旱還要持續多久,但必須做萬全的準備。而前幾天,在海灣漁場的時候,看到海邊的鹽堿地,突然想起來,上輩子聽說過的海水稻。大風小說

據說海水稻在培育出來之前,是有人先在海邊發現了長在淤泥地里的野稻。

這種稻有抗旱、抗澇、抗病蟲害、抗倒伏、抗鹽堿等特點。

如果能找到這種野稻的話,也許就能解決干旱導致的口糧問題。

袁三搖頭道:“暫時還沒找到。”

江棠棠知道要找野稻不是那麼容易的事,轉頭又問起了蒼梧幾地的收

袁三想著這幾天在地里看到的況,也一陣唏噓,“夫人尋來的蕉藕十分耐旱,百姓倒勉強有些收,不至于完全斷收。”

Advertisement

“流民依然可放城,但讓難民辦的人要仔細甄別,小心難民以外的人城,另外也放慢流民城的速度。”江棠棠道。

“那可要繼續施粥賑災?”

“繼續施粥,用蕉藕與木薯煮粥給災民。但不能白給,讓他們繩子來換。”

江棠棠自我安不過是付出一點樹而已,但卻可以得到源源不斷的勞力,這一波賺。

袁三道:“那蕉藕和木薯是跟庶民們買?這個時候他們只怕不愿意賣。”

江棠棠道:“五斤蕉藕或者木薯,換一斤魚。”

是用海里抓起來的魚烘干后磨,味道并不怎麼好,但嶺南的百姓都知道,魚養人,比別的東西都扛

那家里有病人的,又或者剛生產的婦人,吃不上的,都想辦法給換上一點,給補子。

雖然要五斤蕉藕或者木薯才給換,但家里實在需要的,還是會忍痛換上個一斤。

干旱除了缺糧外,還缺水。

江棠棠早就安排了人打地下井找取水源后,解決人們的飲水問題。

不過有時能順利找到地下水,有時卻白忙活一二十天。不過挖井的活再苦再累,庶民們都搶著去干。

因為挖井的工人包三餐飯,而且三餐吃的都是魚。魚特別能飽肚子,越去干活越好。

人們都以為是魚有營養的關系,卻不知主要原因是在水上。

為了讓工人們能元氣滿滿的干活,江棠棠給工人們的水里都加了靈泉。

是挖井的工人,就是出海打魚,漁場的工人,江棠棠只要抓住機會就給這些人的水里加靈泉。

庶民們都覺得給府做工好,全都搶著干活。

江棠棠此番過來,輕輕松松就挑選了兩千多個工人回去。這兩千多個工人帶回嶺南后,大部分人送到造船所去造船,另一小部分人分到漁場等各地方去干活。

Advertisement

因為干旱,種植和畜牧業都沒辦法發展,如今重心全部放到了海上。

對船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以前的舊船全部投到使用中依舊不夠,造船所的人日夜不停地趕工造新船。

江棠棠此番挑來的人主要便是去干伐木等活。

干旱雖然有無數的壞,但卻唯有一個好,那就是砍伐后的樹木干得比往常都快,能更快地投使用。

自從前兩個月江棠棠將香薰球改制“常平架”,陸時禮再帶領這船員系統地學習了航海知識后,如今的大船能開得更遠,帶回的魚也更多。

除了魚為嶺南人的一項重要添補外,海帶養場的海帶,也給大家帶來了無限希

如今嶺南的海帶養已經很了,十個海帶養場的海帶都取得了不小的收獲。

只可惜現在四災,外邊暴頻繁,而手里有糧的家族也開始張,即便是抬高幾倍的價格,也不再輕易出售糧食,貿易的事只能暫緩。

這些原本十分俏的海產品,暫時只能部自消。但海帶到底比不上糧食,解一時之急還可以,但并非長久之計。

好在九月中旬,江棠棠派出去尋找野稻的人終于傳來了好消息。

有人在海邊的淤泥地里,發現了外表像稻谷模樣,里的米粒呈紅的野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