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福女逃荒:手握空間致富忙 第162章:此舉何意啊

《福女逃荒:手握空間致富忙》 第162章:此舉何意啊

小伙計蹙著眉,滿腹疑問的把小布袋解開,只一眼就立即驚呼出了聲:

“天吶!這是哪里的米?”

于荔空間的米全部都是舅媽囤的正宗五常大米,就是因為他們農家樂夏天生意不錯,往來顧客多,這才一次在暑假時節買了二十袋。

這二十袋米是沒有過的,路上吃的米都是原先剩下的四五袋。

正宗的五常大米,因為在水稻的期晝夜溫差大,米粒煮后會有清甜的味道,故而口碑一直很好。

雖然農家樂在南方粵省,但于荔的舅舅和舅媽還是選擇了北方老家的大米煮飯,而且到了顧客的一致好評。

有些開了車的顧客還要單獨買一袋米或是拎幾只走地帶走呢。

古代的米只殼去掉碎米雜米后就出售,而于荔的米經過現代技的洗禮,每一粒都晶瑩剔,細細聞之還帶著獨特的香氣。

拿出來的米,跟最好的東水村米也還是有著天壤之別。

只看澤,就能分出高低。

再好的米,沒有現代技去拋也是米白或者淺杏的,絕不會呈現半明的狀態。

這盛記的小伙計見過各種各樣的米,可唯獨從未見過這般干凈飽滿又剔的米,他激的盯著于荔,迫切希能得到一個答案。

而于荔在吊起他的好奇心后,卻賣起了司,笑嘻嘻的道:

“小哥說說,我這米如何?

比之東水村的米是否更勝一籌?”

小伙計慌不迭的點頭:“確實確實,姑娘的米更剔,聞起來香味也更濃郁。”

夸贊后,他有些拿不準于荔二人到底要干嘛,索問道:

“姑娘拿這麼點米出來給我看,不知道此舉何意啊?”

于荔胳膊指著他手上的袋子,繼續笑著說:

Advertisement

“我這里有一樁買賣,煩請小哥帶著這袋米去尋一尋你們家掌柜。

嗯...你就與他說,有位于姑娘要以此米置換你們倉庫里的陳米。”

這麼好的米換陳米,太劃算了好不!

小伙計心頭打著算盤,又小心問道:“不知于姑娘可否先一下你這米是哪里來的?又有多呢?

等會我們掌柜問我,我也好有個答案說與他不是?”

于荔才不會一下子就把底牌都出來呢,神神在在的搖頭:“不可說,不可說啊...

倒不是我要為難小哥,只是有些話我必須要當面跟你掌柜談才行。

麻煩小哥你快去尋你家掌柜吧!

我跟我娘很趕時間呢..”

這麼好的米,小伙計可不敢瞎耽擱時間讓人家走了,他麻利的點頭道:

“好好,二位先坐下歇歇,我這就去喊我們掌柜。”

說完,他拿著小布袋,稍一鞠躬就麻溜的跑進了后院,隨后就傳來“蹬蹬蹬”的踩木梯之聲。

徐婆子對于做生意不是很懂,所以就靜靜站在于荔后聽說,現在小伙計走了,店里就余們二人,這才低聲問道:

“阿荔呀,你打算按照多文一斤置換出去啊?”

這個于荔想過了,再好的米它也就是個煮飯的主食,跟那些類不一樣,畢竟翻不出太多花樣嘛。

所以還得讓這家店有不錯的賺頭,人家才會高高興興的收下所有的米。

于荔用手背側擋住,小小聲的解釋道:

“娘,你看啊,東水村的米十二文一斤,咱家的米可比東水村的米好多了,賣個十五文肯定可以。

他們陳米六文一斤,那就是米一斤可以換二斤半陳米,這麼個換法,你覺得怎麼樣?”

Advertisement

徐婆子在腦子里轉了半天還是算不明白于荔米能換多陳米,但一斤米能換兩斤半陳米卻是非常劃算的。

這樣做了一輩子農家人的心里,吃飽就是最大的幸福,米也好,陳米也好,只要能吃,吃不壞人,那就是好米。

徐婆子捂著笑的一臉褶子,開心的道:“那咱們今天豈不是要把人家的倉庫搬空?”

于荔點頭,賊兮兮的著聲音笑道:“說不定還不夠呢,我那二十袋米可是要換五千斤陳米的,也不知道他們手頭有沒有這麼多?”

“沒有也不怕,有多咱先換多,以后再來就是了。”

“嗯,沒錯,可以分兩次換。”

倆人這麼聊了幾句,一個微胖的中年男人就從后院掀簾而

他的步伐有些急切,直直的朝著于荔們而來,那裝米布袋此時此刻已然拿在了他的手中。

小伙計慢了幾步,待來人都停在了于荔們面前,他才微微著跑過來站到了來人側。

小伙計吞了口口水,先是橫掌指著來人,恭敬的介紹道:

“于姑娘,這是我們黃掌柜,專門負責平安鎮盛記的生意上往來。”

說完又揮胳膊指向于荔和徐婆子,繼續介紹道:

“黃掌柜,這就是來談換糧事宜的于姑娘和老夫人。”

雙方都微微頷首,算是打了招呼。

黃掌柜著小布袋,面不僅帶著驚喜還有一期盼,他自然是想合作的。

畢竟這麼好的米,他也是第一次見。

黃掌柜見二人立在原地,遂滿臉帶笑的道:“于姑娘和老夫人不必拘謹,既然是來談生意的,咱們就不要在前廳了。

二位請隨我來,咱們去后頭的花廳邊喝茶邊聊可好?”

前廳時不時的還有人來買米買面,確實不是說話的好地方。

Advertisement

于荔看了眼徐婆子,倆人對視后,一起輕輕點頭,便隨著黃掌柜往后院而去。

小伙計趕有眼的替三人提前掀開簾子,后又引著大家在后院的花廳坐下。

不消片刻就有另一個小伙計奉上了茶碗,態度依然十分恭敬。

于荔在心里不得不贊嘆這個盛記真是管教有方,一個糧店而已,居然把小伙計們都調/教的這麼懂禮貌。

對這家店的好度蹭蹭蹭的上升。

三人稍稍喝了兩口茶,黃掌柜這才把小布袋打開,指著里面的米開門見山道:

“于姑娘,咱們喝過茶,就來談談你想做的生意吧。

這米...可不像我們這邊產的啊。

黃某想先搞清楚,這米到底是什麼來路?”

要賣米,自然要搞清楚米的產地和運輸途徑,只要這兩條解釋清楚了,他才敢接手哇。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