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兒的這個茶水泡的很是奇怪呢?是沒有茶葉了嗎?」慕容睿問道。
他還沒有喝過這樣的茶水。
「皇上,桑葉和竹葉心,都是清火名目的,經常喝對很有好,你嘗嘗。」葉知秋自己喝了一口。
慕容睿見喝了,自己也跟著喝了一口,口清香,回味也是一清香,非常清淡。
這樣的茶水能清火?慕容睿表示懷疑。
「這個能清火?」
「是啊,臣妾給皇上準備了一些,你回去的時候帶回去就知道是什麼效果了,這裏的桑葉和竹葉心都是經過心烹制,效果比單純泡兩樣東西好的多。」葉知秋放下了茶杯,的因為喝了熱茶,變得紅彤彤,嘟嘟。
慕容睿看著就想咬一口。
「秋兒,過來。」慕容睿習慣的葉知秋。
葉知秋站了起來,走到慕容睿的邊,挨著他,慕容睿把拉進懷裏,低頭在的上吻了吻,以解相思之苦。
葉知秋也很想慕容睿了,兩人如今的更深,離開的這些天就好像是心都被帶走了一樣。
「皇上,這裏是青山寺。」濃的時候,葉知秋推了推慕容睿。
慕容睿此時的腦子裏哪裏還管那麼多,他的心裏就想讓葉知秋早日懷孕,多生幾個孩子,他也就不用被母后催促了。
他的孩子只能葉知秋生。
「青山寺好,在這裏生的孩子,更是吸收了華。」慕容睿抱起了葉知秋,走進了屋裏,門簾落下,室升溫。
容嬤嬤和金銀珠寶在外等著,見自己的主子得到皇上如此寵,心裏滋滋的。
「可有什麼點心?」小英子公公也在屋外等著,屋裏的況不用想都知道是怎麼回事。
當真皇上真的是吃飽了撐的沒事做的,到青山寺來閑逛的嗎?肯定是有目的的。
「有,馬上給公公拿。」金銀飛快的跑去給小英子公公拿吃的。
小英子公公沒有吃東西,那皇上......容嬤嬤想到這裏,也急忙去了廚房,總是要給主子們準備些吃的,運強度那麼大,不得補充一些力嗎?
兩人都走了,就只有珠寶和小英子公公坐在門口,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話。
「珠寶姐姐,你看我帶什麼回來了。」瓊玉扛著一大堆的柴火,大步如飛的走了過來。
沒有來得及去廚房裏放下柴火,倒是先到正院子來獻寶。
「是什麼?」珠寶急忙站起來湊了過去,幾個人里,都喜歡瓊玉,多了個瓊玉可是了很多的麻煩。
「野果子,酸酸甜甜特別的好吃,給你。」瓊玉把一大包的野果子遞給珠寶,然後自己背著柴火去了廚房。
小英子公公看著那一大堆的柴火,作為一個太監,一個還有武功的太監,他都不一定扛的,更何況還是從青山寺的後山砍回來。
「珠寶,這個瓊玉還真有力氣。帶回來的是什麼果子?」小英子公公的目落在珠寶的手上。
那些果子看著紅彤彤的,想著應該會很好吃的樣子。
「不知道,瓊玉經常給我們帶吃的,都好吃的。」珠寶拿起一個,正想吃,可是覺得旁邊的視線太過炙熱,回頭看了小英子公公一眼,遞給他一個。
「小英子公公,你吃。」
小英子公公接過了一個果子,看著紅紅的,乾乾淨淨,放到裏咬了一口,味道真不錯,很甜,純甜味的,還帶著一清香。
「怎麼樣?」珠寶盯著小英子公公的。
「好吃。」
珠寶這才大口的吃了起來,這次的這個果子還真是最好吃的。金銀把點心端來的時候,小英子公公已經放棄了,他吃了好幾個野果子。
從宮裏長大的他,從來都沒有吃過野果子,沒有想到這個野果子還好吃的很。
瓊玉把柴火放下,又開始幫著容嬤嬤生火,就好像是一隻不知道疲倦的陀螺。
「瓊玉,你就不要忙了,去休息吧。」容嬤嬤心疼的對瓊玉說道。
「嬤嬤,不累的,我在師父那裏每天也是這樣生活的。砍柴走路,摘野果子,打野味。」、
瓊玉反而很喜歡這樣的生活,要是讓天天在一個地方獃著,那才難死了。
容嬤嬤笑了笑,這孩子的心純良,確實很讓人心疼。
屋裏的人在半個時辰后,有了聲音,慕容睿讓人送了些水進去,他自己穿的整整齊齊的出來了。
他是神清氣爽,心愉悅,恰好容嬤嬤的飯菜也做好了。
「不錯,這飯菜做的香味俱全,一會兒等著娘娘洗漱了,送到房間里去。」慕容睿說完,他又轉回到房間里。
葉知秋很害,的臉都紅了。在皇宮還好一些,在青山寺里真是有些放不開。
不過也覺得很甜。
用了素齋,慕容睿開始批閱奏摺,葉知秋在一旁繼續抄寫經文。兩人時不時的相互看一眼,角出會心的笑容。
一連幾天,慕容睿都在青山寺辦公,然後讓慕雨把東西送了回去。
慕容林被迫營業,幫著慕容睿理朝堂上的事。
可是後宮里,太皇太后震怒,皇上真是不像話,為了一個人,居然再次跑到青山寺去。這個葉知秋真是留不得。
第一個人,讓皇上在青山寺呆了半年,就是沈雨濃。
第二個兒讓皇上放棄後宮的佳麗,放棄朝堂上的事再次到青山寺,就是葉知秋。
這個人比當年的沈雨濃還要狠!
「你們說說,皇上是怎麼了?居然敢為了一個人,連大晉都不要了。皇上被迷了,什麼都不管不顧,這可如何了得?」
當著那麼多的嬪妃,太皇太后怒火中燒。
「母后,皇上一定是有什麼事......」
「你閉。」
太皇太后聽到自己侄德妃娘娘張巧芬的話就來氣,這個丫頭永遠都是為別人著想。
自己嫁給慕容睿幾年了?連都沒有被過,都不知道腦筋。
張巧芬不敢開口,也不知道母後為什麼會生那麼大的氣。
「母后,皇上被人迷是不行的,作為後宮的嬪妃,不都應該為大晉著想,皇上是不能離開朝堂的,......」朱皖西迎合著太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