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世子爺今天轉正了嗎 第133章 只要站在風口上豬都能起飛

《世子爺今天轉正了嗎》 第133章 只要站在風口上豬都能起飛

沈清不由想起昨晚在后院門口看見的人影,難道是趙誠?

把看到趙誠的事和里正說了,這個時代全靠書信往來,沒有手機沒有電話,更沒有網絡。

趙誠這麼跑出去,如果有什麼事,就和沈清舅舅一樣,家里只能當他死了。

“當真去找你了?”里正嘆了口氣,沉默了一會兒才說道,“這件事你只當不知道,要是村里有人問你,你就說沒看見過。”

這事發展到這地步,里正當然清楚都是趙誠自己一廂愿。

可別人卻不一定這麼認為,比方說子心切的趙嬸子,能不把錯全怪在沈清上?

自古帝王將相做了什麼錯事,邊的人還要擔上紅禍水的名頭呢,更何況沒什麼擔當的一般人?

“誰要敢來找清清的麻煩,我就和他沒完!”張秀娥一副護犢子的樣子。

里正也點點頭。

趙家的事本來就和沈清沒關系,要是趙家人敢來胡攪蠻纏,他這個做里正的也不會坐視不理。

趙誠的事只是一個曲。

張秀娥掛念著家里,這幾天娘倆不在家,家里的都是托村里悉的老大娘幫忙喂的。

回到家里,圈的幾只神頭不錯,大黑狗也上躥下跳的很有活力。

張秀娥又開始發愁,鋪子那邊不能沒人看著,家里的和狗沒人看著這可咋整?

“娘,您就給里正養著,狗可以先牽到含章的別院里養著。”沈清和娘說道。

這群是張秀娥搬到新家后養的第一群,每一只都心伺候著,養得又又神氣。

送給別人養,張秀娥心里一百個舍不得。可想想閨的鋪子,張秀娥只好忍痛拿出幾個籠,把往籠子里塞。

“清清,你這是打算搬去鎮上了?”

Advertisement

鄭德有些吃驚,沈清這新宅子才買了多久,搬家時門上的對聯兒還沒大舊呢。

要說搬到鎮上其實還早,更多的是去看著鋪子,閑暇的時候還是會村里鎮上兩頭跑。

畢竟,目前沈清的生意里,菖還頂半截邊天!

“暫時還不打算搬。”沈清把自己的打算告訴里正父子,“不過,我和我娘已經計劃好了,打算下一步就在鎮上買宅子。”

在鎮上買宅子!

不但鄭德,就連里正也有些

鄉下人過的是種地的日子,要說種地苦嗎?當然苦!

全年風吹日曬,無論是酷暑還是寒冬,都得在地里忙活,不然明年就得肚子。

想不想搬去鎮上?當然也想搬去鎮上!

可村里人搬到鎮上去,首先要考慮的就是生計問題。

搬到鎮上簡單,關鍵是搬到鎮上拿什麼維持生計,大齊可不像華國,城里到都有活干。

沈清看到里正父子的表,就知道兩人已經了心。

鎮上的富戶也不是天生就有錢,往上數三代誰還不是地里刨食的?他們能搖一變了鎮上人,同樣的里正他們也可以。只要菖的生意進行的順利,照現在這個趨勢,到鎮上置辦房屋也就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但沈清現在不想慢慢來,只想早點把心心念念的大宅子買到手。

“鄭老……您現在還能搞到地不?”

里正一聽,就知道沈清這丫頭又要折騰。

他警惕地看著沈清,問道:“你這丫頭,要地干啥?”

這段時間菖不夠用,他們自家的水田里半人高的稻子都忍痛拔了,種上了菖苗苗,糧食還得找別人家買。

現在,沈清問他還有沒有地!

鄭德也是心有余悸,做菖掙是掙得多,可累也累得夠嗆。

Advertisement

他們全家人忙得昏天黑地,好不容易一切上了正軌,想想剛開始的那半個月,鄭德心里都有影。

“清清,咱們現在的產量已經夠賣了吧?再多,加上個西屏鎮都吃不下!”

瞧瞧這出息!

沈清恨鐵不鋼,的計劃是把菖賣遍整個大齊,他們卻只拿下兩個鎮子就滿足了!

帶過的下屬,就屬這父子兩人最沒出息!

不過,沈清暫時還沒打算擴大產量,琢磨的是別的事。

“不弄菖,咱們種菇!”

種菇?他們哪種過什麼菇?

父子兩人對視一眼,頭搖得和波浪鼓似的,菖都做不完,哪來的力種菇?

沈清早有準備,“德叔,你家虎子早就送去書院開蒙了吧?書讀得咋樣?”

虎子是鄭德大兒子,今年九歲了,先生不說他也知道,不是塊讀書的料。

去書院讀了幾年書,到現在見了書就犯困,只比沈金寶強一些。

沈文彬是他們村讀出去的,當年沈文彬讀書怎麼樣,鄭德還不清楚嗎?

提到兒子,鄭德猶豫了。

“鄭老,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從前是您沒機會,現在機會來了,您就真甘心在村里待一輩子?”

沈清兩句話,直里正父子的痛點。

是啊,他們自己窩在村里,難道也要下一代,下下一代都在地里刨食?

鎮上的富戶難道生來就是富戶?只要站在風口上豬都能起飛,何況他們比起別人并不蠢笨!

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

他們干活要敢不要命,還怕掙不到銀子嗎?

“干就干!”父子兩人對視一眼,眼里燃起熊熊火焰。

沈清等的就是這句話,只要過了秋收,地里的莊稼收上來。無論是租地還是買地,都能有更好和選擇。

Advertisement

山里的菌子產量太不穩定,憑的都是老天爺心。等到種菇事業落到實,他們就不用看天吃飯。生產、加工、銷售都在沈清手里,只要他們自己不出什麼差錯,這生意就能穩穩當當地來錢。

沈清要種菇這事沒瞞著,里正在村里放話要收地,沒過幾天村里上上下下都知道了。

“種菇?我看不,今年咱們山上的菌子不要錢地出,都和白菜一個價了,他們種出來的菇能賣多銀子?”

“清清是掙了不錢,要說種菇可真不行,我看里正一家的銀子是要打水漂嘍!”

村里人議論紛紛,種菇是個陌生行當,誰都不看好沈清這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這回里正父子淡定得多,沈清干的生意哪會被人看好過?

就是能在一片反對聲中,闖出一片屬于天地。

人可以腦子不夠用,卻不能腦子不夠用還懷疑聰明人。

沈清就是那個聰明人,他們要做的,只是跟著沈清使勁往前沖!

沈清種菇的計劃進行得如火如荼,朱婉寧母的日子卻過得一片慘淡……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