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世子爺今天轉正了嗎 第115章 兄弟們還是認栽吧

《世子爺今天轉正了嗎》 第115章 兄弟們還是認栽吧

“那咱們降多?”村民們面面相覷。

沈文榮一拍大,“降到七百五十文!”

沈清都做到了七百六十三文,他們要想把菖賣出去,總不能定得比沈清還高!

沈文榮的定價無疑超出了村民們的底線。

“文榮,我們可是九百五十文一斤打你這里買的!”

要定這個價,豈不是他們白折兩百文錢進去!

沈文榮難得果斷了一回,“先賣著!等賣出去了,差價找我退!”

沒辦法,要想繼續做菖生意,就必須穩住這群人。

幸好收來的錢來不及花,不然他都不知道拿什麼東西還給他們!

沈文榮愿意退差價,勉強穩住村民們的心。他們跟沈文榮是一條繩上的螞蚱,除了一條道走到黑,還能怎麼辦?

降價帶來了一些效果,接下來幾天,多還是賣出了一些菖

但兩邊菖的價格相差不多,因為品質碾,能來沈文榮這邊買菖的,大多是消息不靈通的。

得知南北雜貨的菖才是正宗,又比街上散賣的便宜上不,不人覺得自己上當騙,找到沈文榮等人要求退貨。

沈文榮橫是橫,可那都是在村里。到了鎮上別人的地盤,屁都不敢放一個。

拿回來的菖不僅缺斤兩,有些還被油、水污染了,本沒法二次銷售。

村民們種了一輩子莊稼,哪里經歷過這種事,齊刷刷地看著沈文榮。

“繼續降!”沈文榮臉都青了,不信邪地說道。

整個金澤鎮的需求擺在那里,沈清和沈文榮一群人就是此消彼長的關系。

來南北雜貨買菖的人多了,去沈文榮那里的人就。反過來也是一樣,就算知道兩邊的質量不一樣,還是有些貪便宜的人愿意去買。

Advertisement

“清清,那邊又降價了,我看有好幾個客人想來咱們這邊買,聽了那邊的價格就都走掉了。”

生產漸漸步正軌,村里土烤房有家里人看著,里正得已,沒事就和孫大爺一起把貨送來鎮上。

現在鎮上才是賣菖的主戰場,沈清再厲害也只有一個腦袋,兩只眼睛。他得過來替沈清看著,免得沈文榮那群人耍手段。

“降到多文了?”

這些天,沈文榮一共降了三回價,從七百五十文一路降到六百文。

畢竟都是升斗小民,柴米油鹽計較。m.166xs.cc

沈文榮又派了個人守在南北雜貨附近,但凡看見人想往這邊來,都往他那邊招攬。

一來二去,南北雜貨確實損失了不客人。

里正說道:“降到五百五十文了。咱們真的不也降個價?這樣下去,咱們的菖要積貨了。”

結底是食,存放久了就不新鮮了。

金澤書院和廣聚樓每月都有固定消耗,但目前看來只是杯水車薪,本消化不了他們的存貨。

“不降。”沈清還是那句話,“您就等著吧,他們撐不了多久了。”

沈清敢把價格定得這麼低,是有底氣在的!

七百六十文,這并不是沈清的底線,卻已經快要及到沈文榮的底線!

窯廠的陶罐,佟家紙坊的油紙,水田里還沒收割的菖,甚至每天燃燒的柴火,都能繼續價格!

這就是大規模生產帶來的好

這場價格戰,沈清可以陪沈文榮玩,沈文榮卻玩不起!

沈文榮確實已經玩不起了,價格一天天往下降,超過六百文后他們本就是在虧本。

跟著他的村民們心都涼了。

“文榮,你和我們說句實話,這菖生意到底還能不能做?”

Advertisement

沈文榮心里憋了口氣,“你們急什麼?虧本是一時的,只要把清清那丫頭下去,以后鎮上的菖生意還不都是我們的!”

村民們人心浮,沈文榮的保證已經不起作用了。

“你把錢退給我吧,我不想做了。家里的田都長草了,不能錢沒掙著還喝西北風!”

“生意也不是好做的,我也不想干了,還是回家種田去吧。”

“兄弟們還是認栽吧,清清那是老天爺賞飯吃,咱沒那個天賦!”

……

沈文榮磨破了皮子,村民們也不愿意聽他的了。

他們現在唯一的念頭,就是把錢給退了,然后回家老婆孩子熱炕頭,該怎麼過還怎麼過。

“退銀子也可以,等兩天我換點碎銀子給你們退。”沈文榮被得沒法子,只好暫時這麼說。

都是一個村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村民們倒不害怕沈文榮跑路,一哄而散回了家。

沈文榮心沉重地回到家里,沈老太和劉金桂還在土灶前忙。

兩人見沈文榮回來,趕給他端茶倒水。

“文榮,今兒一早窯廠那邊來人管咱們要錢了。還有咱們前兩天訂的幾十個陶罐,窯廠那邊問我們還要不。”劉金桂說,“還有咱們平時貯的柴火錢,油紙錢月底也要了。”

沈老太也抱怨,“文榮,你到底掙著錢沒有?怎麼村里個個都說你要賠本了!我和金桂累死累活,一分錢也沒見著!”

可不就是要賠本了嗎?

沈文榮臉發白,“娘,金桂,咱們真的要賠本了。”

賠得一文錢都不剩!

沈老太一聽就急了,一掌拍在沈文榮背上,“你這個不省心的,還不快說說到底咋回事!”

沈文榮囁喏著把話說了。一家三口坐在一起算了筆賬,九百五十文賣給村民們的東西,最后得退四百文差價給他們。

Advertisement

別說掙錢,是差價就能把沈老太的棺材本掏空!

沈老太一屁坐在地上,拍著大哭嚎,“夭壽啊,我咋就生了這麼個坑娘的兒子啊!”

“娘,文榮都這樣了,你就趕拿些銀子出來應應急吧!”劉金桂急得像熱鍋上的蒼蠅。

沈老太口袋只有進的份,哪有反過來拿銀子的份,說什麼也不愿意掏銀子。

沈老太這個當娘的靠不住,劉金桂咬牙給沈文榮收拾出一個包袱,“文榮,你出去躲躲,等過了年再回來!”

趁著月黑風高,沈文榮背著包袱悄悄離開了云來村。

第二天一早,沈清被院外的喧鬧聲吵醒,推房門一看,張秀娥一臉為難站在門口。

門外,一群村民手里提著麻袋,哭喪著臉圍在門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