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我在大唐開超市 第942章 我等愿向大唐臣服

《我在大唐開超市》 第942章 我等愿向大唐臣服

大唐的龍椅并不是像后世那樣的高高在上,可即便如此,一個人看向一群人,這種油然而生的沖擊,還是讓李治略微有些失神。

這就是......皇權的覺嗎?

怪不得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權力滋生貪,看一眼的人就想著占有它,占有它的人舍不得放下,更大的權力。

如果自己沒有接到那些知識的話,恐怕也只會變那樣的庸碌之徒吧。

李治整理了下心,而后開口說道:“宣墨溫、印加等國使臣。”

朝堂上,大多數員們愣住。

這并不是正常的朝會流程。

雖然說李世民自從放權之后,舉辦的朝會,也多數從沒有走過正常的流程,可他們以為新帝上位,多還是要走一走流程......

李治是在避諱朝政。

他在讓自己盡量不去接手權力。

權力人,他不確定自己能不能在掌握了權力了之后,還能像他的父親、師父那樣的克制住自己,那他就只能克制自己不要去接這些東西了。

隨著宦出殿又回來。

二十多使臣魚貫著,走了進來。

他們手中都捧著一只致的錦盒。

溫、印加......

這二十多位代表了二十多個國家的使臣,對于朝堂上的大部分人而言,都是極其的陌生,他們都從未聽說過這些國家的名字。

這些都是從哪里冒出來的國家?

他們過來又為了何事?

大臣們愣愣地看著他們。

溫使臣就率先跪拜了下來,舉著自己手里的錦盒,恭敬地說道:“偉大的大唐皇帝,臣是墨溫訪唐使臣,謹代表我墨溫,向大唐效忠。”

Advertisement

“我墨溫愿奉大唐為宗主國,愿得到大唐的庇護。”

“墨溫乃是小國,無甚能上得臺面的禮。”

“這是我墨溫之國特產出的葡萄酒,愿大唐萬壽無疆。”

李治臉一僵,看著墨溫使臣手里的錦盒,又看向其他使臣手里的錦盒,心突然有些發,一空虛的覺襲上全

這些禮......可都是要賞賜回去的啊。

李治深吸了一口氣,讓自己的聲音盡量顯得不是那麼的虛:“你的心意朕領了,朕也許諾,只要墨溫盡好外臣之意,便會得大唐永世之庇護。”

說著,他頓了一下。

“朕賜墨溫六。”

溫使臣驚喜道:“臣代表墨溫,謝過陛下。”

,是祭祀天地四方的六件禮,分別是“玉璧、玉琮、玉圭、玉琥、玉璋、玉璜”,有著安國定邦的寓意。

印加使臣也接著叩拜:“偉大的大唐皇帝,臣是印加訪唐使臣,謹代表我印加之國,向大唐效忠。”

“印加之國特奉上羽蛇金像一對,愿大唐萬壽無疆。”

金像!

李治聽到后稍微振了一些,金像是好東西啊,多多可以給自己注定要干癟的荷包補充一點了。

李治微微一笑,輕聲說道:“朕也許諾,只要印加之國盡好外臣之意,便會得大唐永世之庇護。”

“朕也賜你印加之國六一副。”

其他二十多位使臣,一一向大唐效忠,奉上他們的禮

李治也是一一允諾,將六逐一賞賜下去。

二十多副玉,將近一萬兩銀子揮灑下去,讓李治不由得痛心,千算萬算,怎麼自己就忘了這件事!

Advertisement

早知道就問自己師父要一些銀子了......

大唐的使臣們都看呆了,不過很快就都反應過來。

這些使臣們漢話說的如此純,想必在大唐已經待了很久,按理來說,他們應該早就向大唐效忠了才是。

可偏偏等到這個時候......

那就是前任陛下,李世民為他兒子留下來的禮

也怪不得陛下今天會穿得如此隆重,這種歡天喜地的大好事,自然是要隆重一些。

使臣效忠完,一一退下,將朝廷留給大唐君臣。

李治這才開口,繼續說道:“今日除了外邦向我大唐效忠之事外,朕還有一件事,想要同諸位卿商議。”

說著,他招了招手。

讓宦端出一疊文件,逐一的分發下去。

等小半時辰,約莫所有人都差不多看完之后,李治開口問道:“諸位卿以為如何?”

戶部尚書戴胄站了出來,拱手說道:“臣以為,此策大善。”

“只是耗時、耗銀......”

“不過耗一時之銀,換得后世之安康,臣認為這筆銀子該發。”

戴胄是新任的戶部尚書,任職還不到一年,房玄齡站了出來,給戴胄撐場面:“臣以為戴尚書所言極是。”

戶部侍郎站了出來,拱手問道:“臣也以為大善,只是臣有一事不明。”

李治淡淡道:“直言便是。”

“外邦久居大唐之輩,該如何論?”戶部侍郎問道。

李治愣了一下,這個問題他還真沒思考過......

林深在拿出這個提議的時候,也沒同他說過這個問題。

杜如晦瞥了一眼,當即反應過來,直接站出來,不讓別人發現李治的難堪:“此事有何難?”

Advertisement

“外邦嫁唐男,可唐籍。”

“外邦男取唐,則發久居證,雖不唐籍,但可久居大唐。”

“若無婚娶、孤一人之輩,則發居住證,需定時定點前往不良驛登記手續。”

戶部侍郎又問道:“外邦商賈該如何論?”

杜如晦搖搖頭,笑了一聲:“一視同仁。”

戶部侍郎不再有什麼問題,退了回去。

李治年輕,有些東西沒有考慮到。

但是房玄齡和杜如晦在頭一次看到這份政策的時候,就有過類似的思考,和林深討論過,剛才杜如晦說的那些,也都是他們討論出來后的結果。

李治松了口氣,向杜如晦投過去激的神

這段時間,他一直在準備考試,這些政策的東西,思考得很

“既然諸位卿沒有異議,如何施展,就仰仗諸位卿了,朕往日需兼顧學業,此事全憑諸位卿拿主意。”

戴胄應道:“臣定會竭心盡力。”

李治直接站了起來:“那如此,便退朝吧。”

朝堂上,大臣們愣住。

這就退朝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