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寒門科舉之路 第186章 新官盤查

《寒門科舉之路》 第186章 新官盤查

李文山看著他們說道:“諸位同僚共勉,本初來貴地,希諸位多多配合。“

陶縣丞帶著眾人忙稱道:“大人,不敢當,我等聽從大人差遣。“

李文山看著他們點了點頭,道:“如此諸位我們就先開始盤查賬目。“

張主簿躬行禮忙道:“是,大人。“

新來的知縣都會盤查賬目,對前任知縣留下的賬目進行核查確保數字相符。

張主簿讓巡檢遞上賬目,恭敬道:“大人這是銀庫的賬目請您過目。“

李文山打開賬本,翻看了起來,每一條賬目列的清清楚楚,每一頁賬目平整,翻到最后一頁,看到剩余數額。

合上賬本李文山道:“那就去銀庫看看,張主簿帶路。“

張主簿作揖道:“是大人,您跟我來。“

行走了三刻鐘來到庫房,張主簿對著庫房的衙役吩咐道:“縣令大人查庫房,把銀庫門打開。“

衙役恭敬行禮道:“是,大人。“四名衙役開了大鎖,打開沉重的庫房門。

李文山進了庫房,看著地上擺著一箱箱著封條的銀子。

“把箱子打開。“李文山說道。

“是,大人。“立馬有衙役上前揭掉封條,一箱白花花的銀子一片銀,讓庫房都覺亮堂不

張主簿看著說道:“庫銀都有府特定標記,我們回荊縣的稅收,已經運送至俞州府府城。這些是俞州府重新發放下來,留于我們用于薪、各地建設、賑災等等作用。一箱銀子兩千兩,這里十五箱是三萬兩銀。“

李文山手拿起一個銀,底部和側面都寫上了府鑄造的字樣,“讓縣衙的賬房先生,帶人把銀給本仔細核查清楚。“

Advertisement

張主簿道:“吳賬房。“

人群中靠后的位置吳賬房,年紀五十上下,立馬上前恭聲道:“是,大人,小人會仔細清點。“

李文山看著他說道:“吳賬房,你帶著衙役開始仔細核查吧!“

吳賬房點點頭道:“是。“立馬帶著衙役開始清點。

其他人看著衙役們一一仔細清點過去,半個時辰后,吳賬房躬行禮道:“縣令大人,銀核實數目為三萬兩白銀,請大人驗收。“

“嗯,和賬本的賬目對的清楚,上封條。“李文山看著沒錯吩咐道。

“是。“立馬有文書拿出筆,再寫上何時核驗后,重新上信的封條。

“那接下來就是糧庫,陶縣丞張主簿你們兩位帶路吧!。“李文山說道。

“好的,大人,您跟我們來。“兩位主說道。

來到糧庫看到的房子房子都是比較低矮,鱗次櫛比,連木窗都被用厚重的木板封起來。只有一扇厚重的大門可以打開。

糧庫的庫管看到這麼多人,認出是張主簿和陶縣丞,忙上前道:“兩位大人,今兒你們是……“

張主簿道:“洪老頭,這是新任知縣李大人,前來核查糧庫,趕讓人打開糧庫大門。“

“小老兒洪梅給大人問安,我這就讓人打開庫房。“洪老頭立馬恭敬行禮道。

“快,把大門給打開。“轉對著差役吩咐道。

聽到洪老頭的聲音,差役們趕打開大門。

李文山看著這房頂之上與其他房子也有所不同,除了瓦片遮風擋雨,還會另外用木板鋪頂。一行人進了糧庫,看著頭頂木板還別有天預留出的方孔,這想來應該是用來給糧食通風換氣的。

糧庫打開進去后沒有聞到發霉的味道,看來糧食沒有壞,李文山圍著庫房的一個木箱繞了一周,發現一側底腳的位置,有一塊橫向的封板。

Advertisement

李文山說道:“去拿個袋子來。“

洪老頭趕讓人拿一個袋子,道:“大人。“

李文山讓他打開,用手一,把封板打開,“嘩啦!“麥子嘩啦啦的從那拳頭大小的中涌出來!

李文山又隨機找了一地方,出木板打開看了看,涌出來的還是麥子,了幾粒都是新麥。

“這糧倉的麥子都是新的?“李文山問道。

“是的,大人,這些糧食在糧庫存兩年,我們都會在收的時候把舊糧換新糧。“陶縣丞說道。

李文山,看著不高又隨機在中間位置了幾袋打開都是新糧。

對賬之后看到是有一筆記錄舊糧換新糧,損耗和折價消耗,每兩年都在這里虧了許多銀錢。

“這糧食損耗率倒是高的,折價賣舊糧便宜,新糧可一點都不便宜。“李文山看著張主簿道。

“大人,陳糧賣不上價格,再加上儲存不當,糧食被耗子損耗一部分,搬運也會損耗一些,所以才會出現虧損。“張主簿笑了笑道。

李文山早就知道這糧庫會有些貓膩,沒想到這張主簿還聰明的,理由強大就算知道有貓膩一下子也無法拿證。

剛來也不能就抓著不放,李文山便道:“開始吧!對糧食數量。“

兩個時辰后眾人才把糧食對完,李文山看著這些人說道:“給我養幾只貓抓抓老鼠,糧袋給換些沒的。“

“是,小老兒,待會兒就辦。“洪老頭答道。

一行人出了糧庫,洪老頭看著走遠的縣太爺舒了一口氣,“太他媽的,還好張主簿不讓我們把縣衙糧庫給賣了。“

洪老頭的跟班周五子也道:“是啊,還好我們謹慎,每年糧庫的損耗都夠我們發了,不需要做的那麼明顯。“

Advertisement

洪老頭笑道:“也是我們謹慎,這糧庫每隔兩年換糧,可比裝沙子賺的多,還沒風險。“

視察完兩個地方,已經午時過半。李文山看著時間道:“大家今天都在縣衙吃飯,下午我們繼續工作。“

李文山看著陶縣丞說道:“陶縣丞,吃完午飯后,你去組織人手,讓衙門中六房、差役、書吏這些人數。本要清點一番,我要好好了解一番縣衙的況。“

陶縣丞聽了笑道:“除了衙門值守和城門值守,其他人都在這里。已經有人去流替職,到時候下通知他們回來報到,正好也給大人見禮。“

李文山看著這些人,如果不是提前了解,他還真覺得沒什麼問題,也就糧庫抓了點病,但以損耗報了,完全沒多大問題,最多就是管理不當的錯誤。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