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寒門科舉之路 第133章 回鄉

《寒門科舉之路》 第133章 回鄉

在就在李文山繼續乘船在運河上穿行而過時,金榜題名中得探花郎的消息已經被朝廷快馬加鞭地傳回地方了。

這天,徐州府府尹黎大人在府衙辦公。隨著碼頭修建開通,南來北往商船的流很是頻繁。

這幾年當地經濟越發繁榮,治下百姓不說貧致富,但也能基本做到食無憂。原先反對勞民傷財興修運河碼頭,現在他都有點臉紅,但看到老百姓生活好了,他也欣不已。

“大人,京城有急件!”門外文書給他送來一封公文。

黎大人也有點好奇是什麼信,還是急件,別是發生什麼大事。于是接過來一看,是今年科舉考試的報喜信。

難不今年的徐州考中進士了?黎大人立馬來了興致,趕拆開,一目十行的看了起來,興地拍了案桌,道:“好,今年我們徐州府可是碩果累累,居然中了五名進士,還都是三個名次靠前,沒想到還有一位探花郎。”

文書聽到這個消息也是好奇,喜氣洋洋地給府尹大人道喜。“恭喜大人。”

黎府尹髯須嘆道:“老夫的政績也增添一筆教化之功,小小的江陵縣居然出了三名進士,我記得縣令是舉人出!探花郎就出在他那里,可謂升職有。”

文書也是舉人出,聽著那舉人運氣那麼好,可是嫉妒不已。

江陵縣真是旺舉人,上次剛調走一個舉人縣令現在已經升了。現在又有功勞給新任縣令。早知道當初大人問他愿不愿意出任縣令,他就該同意。

文書回過神也好奇問道:“大人,江陵縣的新科進士都是誰?”

黎大人再次拿起信看了看,咦,有點眼。仔細想了想上次舉人鹿鳴宴的時候,不就是這幾個出人才,沒想到。

Advertisement

“探花是江陵縣的李文山,前十名有劉青謹和兆袁逸。”

黎大人又嘆道:“兆袁逸可是我們府的解元,沒想到,這李文山居然后來者居上了。”

回想起當年鹿鳴宴的熱鬧,黎大人慨萬千,他考上二甲進士名次中等,那時他已經三十六歲了。沒想到現在年輕人這麼厲害,二十幾就考中進士。

探花郎還是翰林院七品編修。其他兩人也是翰林院庶吉士,這看著以后很有機會閣。雖然他是府尹但沒在翰林院待過,想閣難如登天。

他沒再多想,對著文書道:“趕的,通知府衙驛站,把信件給江陵縣傳去。。”

“是。”文書忙轉出去安排。消息一層層傳遞,從徐州府傳到江陵縣,由江陵縣負責傳遞到青鬥鎮趙家村。

當江陵縣的候鄭縣令接到消息時,那真的高興瘋了,他花了全部家就謀到這偏僻小縣的縣令,沒想到居然還有這個驚喜等著他。

“恭喜大人,賀喜大人。”縣衙文書看著這好事,他也喜慶不已,畢竟東家好了他這個文書出路才能更好。

文書笑瞇瞇地,把從府城那大廳來的消息告訴大人,“江陵縣的太厲害了,我們整個府出了五個進士,三個都是江陵縣,還一個探花郎,三個都在翰林院。”

鄭縣令嘆道:“可真是人比人氣死人,本也考了幾次進士,但都沒中。不想蹉跎歲月謀了縣令一職,現在想想人與人可真是不同。”

文書笑著說道:“大人也是你的運氣,現在這比教化政績就在你頭上了。”

“大人,現在是不是馬上去通知到他們家?”文書也小心翼翼地提醒。

鄭縣令醒過神來道:“說的對,你快去安排人馬,敲鑼打鼓的去幾家報喜。”

Advertisement

縣令想了想道:“新科進士是一定會回鄉祭祖,修建進士牌坊,到時候讓衙門再給點錢,反正我們是有這筆支出。”

文書恭維道:“大人英明。”

按照規矩,他是江陵縣的父母,這些新科進士也要遞帖子來拜訪他,所以縣令也冷靜下來,讓文書繼續原先的安排。

等文書出去了,縣令笑道:“這麼難得的事,沒想到餡餅居然落到我鄭楚頭上。今兒回去讓夫人準備點祭品,要好好拜一拜祖先,高升有了。”

又道:“我雖然只能考中舉人,沒想到我的不錯的,有一得必有一失,古人誠不欺我。”

趙家村

這時的天氣還好的,水稻在田里郁郁蔥蔥一片,稻谷正在灌漿,看著今年就是年。

村子里炊煙裊裊,大部分人家現在都蓋上了新房子,半磚半土蓋著瓦片,可比之前生活好了很多,家家戶戶都能幾天吃一頓豬

正午正在村口大槐樹下吃飯的,村民們碗里都有那麼兩塊五花,一邊吃一邊閑聊。

說了一番今年收的話題,謝李家的庇護之外,眾人就好奇,他們村的舉人老爺考上進士沒?

畢竟李文山為了進士,他們也能跟著沾

不管從哪方面他們都能得到李文山的庇護,不說別的,這幾年他們日子就比原先強上不,周圍十里八村家家戶戶都想把兒嫁到他們這里。

大多數知識分子對窩邊草還是比較寬容的,當地家鄉名聲都好的,所以有些當的被查出來問題家鄉百姓還不敢相信。

閑聊著家里哪個小子說親如何?突然就聽到逐漸靠近的鑼鼓聲,由遠及近,聲音越來越大。

眾人很是好奇發生什麼好事,趕仔細看看,誰家親這麼熱鬧。

Advertisement

村民疑道:“這是是哪家親這麼熱鬧?”

一村民眼尖,看到不是,“好像不是親的,你看沒有披紅掛彩,上次這樣還是幾年前李舉人考上舉人老爺,府老爺們來賀喜的那樣呢!”

“還真是,趕去找里長,我們的舉人老爺中了。”一村民趕把碗放下,腳麻利地一溜煙跑去找里長了。

這時報喜人上前道:“你們可知新科探花郎李老爺家在哪?”

人群一片嘩然,忙七八舌說道:“我知道,我們都知道,不過李家人都上京了,家里就剩幾個仆人了。”

這時里長也到了,聽小四子說李家出了進士,他也連忙放下碗筷跑了出來。

“幾位爺,我是趙家村里長,你們這是?”

“新科探花郎李文山是你們村的,已經是進士老爺了,我們是來賀喜的。”

大家反應過來后,整個場面一下子變得又熱鬧又喜慶。

爺,李家都去京城了,現在他們家就剩幾個仆婦,這如何是好?。”

幾位報喜人面面相窺,他們沒想到是這種況。

里長為人老道,看這樣,忙指揮小兒子回家拿錢,“不如幾位爺先去李家,我看看通知他家幾個姐姐。”

“行。”

【作者題外話】:先發兩篇,最后一章晚上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