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邑、應州、云中三座邊關要塞犄角之勢,扼守住北方突厥南下的道路。程咬金此時正在應州布置防線,衛孝節坐鎮幽州,在燕云地區布置起漫長的防線。
張三一行人拿出份證明,被允許進城中。
此時應州城一隊隊士兵來回巡視著,城中還有一些百姓和商販,但是沒了往日的喧囂熱鬧。
程咬金和程墨今天都沒有在城,出去巡防去了,現在李靖的大軍已經占據了惡嶺,兵鋒直指突厥的定襄城。
張三雖然沒了爵位,但是李世民對張三有著特殊照顧,張三一行人暫時住在驛館之中,等著程咬金回來再做安排。
“張公子,我等也要回去復命了,祝您在這里揚名立萬。”一名士兵的頭領向張三告辭道。
“一路上辛苦幾位了,這點盤纏,給兄弟們路上買點茶水喝。”張三將幾十兩銀子給這名頭領說道。
“那我就代兄弟們多謝張公子了。”士兵頭領接過銀子,也沒有推辭客氣。
送走幾位士兵,張三將子幾人召集到屋說道:“咱們已經到了邊關了,接下來隨時都可能打仗,咱們要提前做好準備,我不想咱們離開的時候,有人不在了。”
“公子您說,我們需要怎麼做?”子詢問道。
“除了二娃子你們四人都上過戰場,回來你們多和我以及子說說戰場上的況,立功只是其一,最重要的是想辦法活下來。”
“好的爵爺,到時候萬一你也需要跟著一起上陣殺敵,到時候我們幾個一定牢牢守護在你周圍,您的安危比我們五個加一起都重要,切不可冒險。”子作為五人中的小隊長,對張三叮囑道。
“就是公子,到時候你盡量不要去前線,殺敵人的事我們來。”張志也是附和道。
“說什麼呢,我的命重要,你們的命難道就不重要了?都給我好好活下來,不然將來回去我有何面見你們的妻兒老小。”張三心溫暖,但上卻是告誡道。
“好了,咱們說正事,你們都是護衛隊中的佼佼者,咱們現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先要把這里的況查清楚,明天你們就到城中四看看,另外注意看下有沒有硝石、硫磺這些東西,城里城外的環境都要清楚。”
“公子,找這些東西是做什麼?”黑熊甕聲問道。
“你們留意下就行了,用途說了你們也不懂,要是找不到可以去道觀看看,那里說不定會有。”張三想了下補充道。
“這里雖然有盧國公庇護,但是戰場上刀劍無眼,加上戰瞬息萬變,盧國公也不可能隨時關注我們,所以一切都還要靠自己。”
“好的公子,我們明白。”子回答道。
“對了,咱們家的商隊什麼時候能到?”張三幾人都是騎馬而來,很多東西不好拿,便給商隊運送了。
“咱們趕路也沒有多快,估著明后天應該就能到了。”
“好的,這幾天趕路大家也都辛苦了,先各自回去休息下,晚上吃飯的時候咱們再聊。”
等子幾人離開后,張三躺在床上,雙手抱著后腦勺,嘆道:“沒想到自己還有一天能夠走到戰場上。”
張三掏出懷里的一個香包,著手中的那縷青,張三眼含,自語道:“可盈等我回去,到時候我一定給你一個盛大的婚禮。”
應州城,不時有快馬奔馳而過,作為扼守中原的屏障之一,此地戰略意義非同凡響。
張三第二天見程咬金還沒有回來,便跟著子幾人到城中四走走,悉下環境。
“公子,此地遠沒有長安熱鬧,街上基本上都看不到什麼人啊!”二娃子第一次出遠門,走在街道上,看著來往行匆匆的路人,抱怨道。
“廢話,這里不過是一個邊關小城,眼下又要打仗,怎麼能和長安相比。”張志笑罵道。
“要是沒有戰爭,想來這里也會熱鬧非凡吧!”張三也是第一次來到應州,看著和長安迥然不同的風格,笑著說道。
“公子,這個你可就說錯了,突厥人經常會南下劫掠,侵擾邊關,燕云一帶是中原的屏障,到的侵擾也是最多的,因此這些地方很是蕭條,平時也還不如咱們長安周邊的小鎮熱鬧呢。”子解釋道。
張三一想也是,封建王朝時期,中原和北方匈奴經常會發生戰,你來我往,中原王朝對北方匈奴也很是頭疼,但是除了唐朝,基本上沒有一個朝代徹底解決了匈奴的危害。
漢武帝也只是打退了匈奴,只有唐太宗李世民徹底將突厥滅了,宋朝時期更是悲涼,燕云十六州盡數落北方游牧民族之手。
“去前邊看看。”
幾人一路走走停停,到有鐵匠鋪子或者特的小店都會進去看看。
“看了一圈,還是大壯打的鐵好,結實耐用,我這把樸刀甩起來虎虎生風,夠勁!”黑熊背著把樸刀,一臉橫,看上去像個黑社會大佬一般。
“等商隊來了,咱們也能好好武裝下自己了。”子笑道。
“公子,好像沒有看到你想要的那兩樣東西。”二娃子一直留意張三昨晚說的硫磺和硝石,可是幾人轉了一圈也沒見到。
“慢慢找吧,不行就出城找道觀看看,有現的木炭到時候也弄點回來。”張三覺得自己手無縛之力,在戰場上估著沒人保護的況下,活不過一集。
于是在出發前,張三便想好了,到時候給自己裝備些熱武,但是這東西不到萬不得已,張三是不會使用的,避免給自己再招來事端。
幾人來到城墻邊上,沿著城墻走了一圈,“這城墻看著不怎麼結實的樣子啊,要是這個時候有鋼筋水泥就好了,澆筑一圈,保準突厥人攻城的時候傻眼。”
張三自言自語,很是為自己的小命擔心。
當幾人再次回到大街上,便看到城門大開,程咬金騎著高頭大馬領著一眾將士從外面奔馳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