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一念桃花 三百四十一、夏至(一百零一)

《一念桃花》 三百四十一、夏至(一百零一)

“看是真查還是假查。”裴淵道,“派兩套人馬,大理寺去一套,皇城司去一套,查了結果再回到三司復核。”

晚云在一旁聽著,有些咋舌。這些日子,府做事的繁冗已有所會,這等諸多掣肘的事,就算能查到底,只怕也要費上天量的工夫。

“那可查到何時?”忍不住道。

看父皇給的期限。”裴淵答道,“若是著急,不過是人手多的問題。”

說罷,他忽而看了看裴瑾,道:“八兄對皇城司,了解多?”

裴瑾不明所以:“皇城司,不就是父皇撥給二兄的新去?”

“此地,我總覺得怪異。”裴淵道,“我去過幾回,那署里空,只有幾個看門倒水的小吏。二兄說要查案,我至今不知他的人究竟在何,哪里能湊足這麼多人手。”

晚云低頭吃著菜,在心里一把汗。

只聽裴瑾道:“這我便不知了。二兄總是神神,好似后頭有一支兵似的。不過他要辦的事,似乎也總能辦,想必人不。”

那當然。晚云在心里說,給他干活的人,不在那什麼皇城司里,而是在仁濟堂……

“你不必替他心,他總有辦法。”裴瑾揮揮手,“只要封爽逃不開干系,封良也難辭其咎。”

說罷,他忽而晚云眨了眨眼,笑道:“說來說去,倒要多謝仁濟堂鬧出來的事端。若是當初仁濟堂忍氣吞聲,此事說不定又要被封家躲過去了。”

晚云干笑一聲,沒答話。

“話說回來,我總覺得,封家今年倒霉定了。”裴瑾饒有興味地對裴淵道,“他們今年必定沒捐香火錢,連菩薩也不保佑了。這回沒人去招惹他們,倒是他們自己出了事。你沒聽說麼?如今坊間傳的沸沸揚揚,都說太子不是父皇的兒子,而是左仆的私生子。這話,竟然是封家二郎封義傳出來的。”

Advertisement

裴淵和晚云都出訝

“封義何故如此?”他問。

“誰知道?”裴瑾幸災樂禍,“我倒想看看,他如何收場。”

裴淵的目意味深長:“傳聞封家曾有人與八兄橫刀奪,那人可是封義?”

裴瑾即刻拉下臉:“什麼奪,我看上的人,誰敢奪?我那時是看不慣封義作孽,天化日仗勢欺人,我便出手幫了一把。”說罷,他拿起酒杯灌了一口,嘆口氣,“可惜那小倌福薄,最終還是被他死了。”

晚云看著他神,竟有些恨恨的模樣。先前曾覺得好奇,裴瑾這般旗幟鮮明地跟裴淵和裴安站在一起跟封家作對,究竟是什麼緣故?現在算是明白了過來。

裴淵平靜地看向他,道:“可河西之事,父皇也許不會給你公道。太子如今已經落了下風,父皇出于那權衡之,興許會保他。”

裴瑾冷笑:“來日方長,這回先剪除了羽翼,下回總有辦法。”

說罷,他看著裴淵,眨眨眼:“不是還有你陪我麼?你道我得不到公道,你就可以了?”

裴淵看著酒杯中的浮頃,淡淡道:“我習慣了,但不會忘記。”

*

午膳后,裴淵還要去兵部。

他沒有和裴瑾多聊,先送晚云回安邑坊。

坐在馬車上,晚云想起他方才席間的那些話,若有所思。忽然,靠到他的懷里,雙手環住他的腰,將他抱住。

裴淵訝然:“怎麼了?”

“沒什麼,”晚云悶悶道,“就是覺得有些恨,恨我沒有從過去就陪著阿兄。”

裴淵的目和,低頭,在的額頭上吻了吻。

“把你送走的是我,那麼你該恨的是我。”他說。

Advertisement

晚云沉默片刻,問道:“阿兄,若回到當年,你還會將我送到仁濟堂麼?”

你若知道仁濟堂暗地里做的是什麼事,還會愿意和我在一起麼?

“會。”裴淵毫不猶豫地答道。

見晚云瞪向自己,他不由地笑了笑:“你從前也這般問過我,我答過了。”

晚云神復雜,頃,認真地說:“阿兄,從今往后,你將你從前過的委屈,一件件都告訴我,我都替你記著。”

裴淵眉梢微抬,道:“而后呢?”

“給你報仇。”晚云道,“那些欺負你的人,我都要他們付出代價。”

裴淵哂然。

“如何算是委屈?”他問,“有人不與我商議,跑到朱雀門之類的地方去跪,這算不算?”

晚云即刻道:“這不算,這是義舉。”

裴淵微笑。

“那便沒有了。”他的頭發,道,“我心中所不忿的,都是出自我的母親。其余之事,皆不過煙云。遇到你之后,我便知曉,人生并非只有一條路,能放則放,不必理會。”

晚云著他,怔了怔。

若是在從前,聽到這話,必定會又是又是高興。做了這麼多,不過就是希能消除裴淵的痛苦,讓他為一個快樂的人。如今這目的達,又有什麼比這更好?

但如果,他說的這條人生路,也許不能陪著他走下去了呢?

上起了一陣戰栗,晚云不敢往下想。

師父說他會解決,他就會解決的。心里一個聲音安道,師父從不食言。

“怎不說話?”察覺到晚云似乎在走神,裴淵問道。

“不過是為阿兄高興。”晚云隨即笑笑,“沒想到我還有這等用。”

Advertisement

“你的用大了。”裴淵的臉。

晚云轉開話頭,道:“阿兄這幾日忙麼?你先前說,回京來是為了跟朝廷理論,都理論清楚了麼?他們還會不會找阿兄麻煩?”

“當下還正在理論之中。”裴淵道,“不過事沒有什麼不清楚的,宇文鄯早就招認了,我這幾日也都在兵部與討價還價,差就差事發之前的枝節,他們打算從那里下手,找出紕來。此事,便落在了三郎上,需得等他回來才要定數。”

晚云心中一沉。

宇文鄯是謝攸寧放跑的,在宇文鄯叛變之前,謝攸寧和他不但是同僚,關系還最是要好。如果兵部的人有意找缺口,那麼的確從謝攸寧上下手最為合適。

忽而想起在朱雀門外,永寧候曾說謝攸寧不日即歸,于是問:“三郎哪日回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