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一念桃花 三百二十四、夏至(八十四)

《一念桃花》 三百二十四、夏至(八十四)

“晚云是個子,自然是替尋個好人家,讓下半輩子食無憂。而鴻初則要繼承我的掌門之位。他如今已經是東都總堂的大主事,和二殿下接頭的人也是他。”

“原來如此。”皇帝頷首道,邊竟出一冷笑,“原來在我不知道的地方,阿庭的兒子已經在替我做事了。如此甚好。”

文謙聞言,眉頭皺了皺。

皇帝拿起茶杯,喝一口,繼續道:“阿庭未盡的雄心,便由他的兒子繼承。他替我謀江山,他兒子替我守江山,這便是上天最好的安排。而仲遠的兒,替我看著九郎,便是看好了朕的西大門,不也是極好的事麼?若是如此,西域……我也要安心些。”

他似乎并不需要文謙作答,更像是在自言自語。

說罷,他忽而看向文謙,雙眸深深:“你收養他們之時,就該明白,他們永遠不會置事外。”

“我來見你,亦是為了此事。”文謙道,“前人的恩怨,與后輩無干,盼你放過他們。”

皇帝沒回答,卻問:“常晚云可在替皇城司做事?”

尚未知曉皇城司,我……”

“那不行!”皇帝斷然道,“須得效忠于我,替我監視這九郎。如此,我便答應保一世平安。”

文謙震驚地看著他。

皇帝卻出笑意,竟有幾分激:“此事就這麼定了,豈非皆大歡喜?遜之,時隔多年,我等已經老去,可后輩們卻可像我們起初那般聚在一起,共同謀事。你沒有辜負他們的囑托,將他們的孩子材;而我,則讓他們建功立業,榮華富貴用不盡,阿庭和仲遠若有在天之靈,定然也會高興!”

Advertisement

他的目灼灼,卻帶著幾分森。

文謙注視著他,臉上沒有一笑意。心中剛剛燃起的一點火,如同遭遇了冷雨,熄滅殆盡。

這便是命麼?

兜兜轉轉,終于走向了他最不愿的方向。

“遜之趕著回來,想必擔心王?”皇帝道,“聽聞他被大理寺用刑折磨,一度垂危。此事你可放心,我定會狠狠責罰大理寺。今日,就到此,你退下,帶他回家休養去吧。”

文謙閉了閉眼,頃,神恢復沉靜。

“那麼仁濟堂被人縱火之事,清和打算如何置?”他問。

皇帝斂起笑意,方才的和氣轉眼消逝。

他冷眸看著文謙,道:“遜之為何總朕為難?朕的兒子已經拿命來擋,若再往下就要皇后和封家了,遜之知道那有多難麼?”

“清和可還記得當年龍潛之時,江州蝗災,賑災糧遲遲不至,以至殍遍地;渡江時,缺船槳,二十萬大軍折損九萬;新帝開立,忽察國庫虧空,甚至不能為新皇造一座新的宮殿。”文謙道,“那時不難麼?可我從未聽清和說過難,如今懲惡揚善,竟比那時更難麼?”

皇帝目閃爍,可只一時,便又冷了下來。

“攻城容易守城難。”他嘆口氣,“這些年朕為守住這江山,與群臣斗智斗勇所耗費的力,一點也不比當年。”

“那麼清和可還記得前朝末帝臨死前的話?”文謙道,“他說,他非亡于你手,而是亡于天下。”

皇帝盯著他,面一變。

“遜之為何竟要朕!”他低低道,似著怒氣。

Advertisement

清和的不是我,乃與末帝一樣,是這天下。我今日進言,亦非為了仁濟堂,而是為了這天下。”文謙道,“我記得,當年清和與我初遇時,曾問我,盼著將來是怎樣的世道。我一介郎中,自然盼著天下無災,人間無病。那時清和笑草民狹隘了,說大事者,不拘小節,這些,清和可還記得?”

說罷,他不等皇帝回答,在他面前跪下,鄭重一拜。

“草民言盡于此,此番退去之后,便與門人一道在朱雀門外,靜候陛下的決定。”

他改了稱呼,二人亦不復那推心置腹的義。

皇帝坐在榻上,臉上看不出喜怒。

“朕不會永遠由著你。”他低低道。

“草民知曉。”文謙再拜道,“草民告退。”

說罷,躬退出門去。

太極殿上,只剩下皇帝孤伶伶一人。

他枯坐良久,眼睛向殿外。

滾滾濃云,在宮墻外著,恰如當年。

他們二人站在高山之巔,著風起云涌,江水滔滔,他豪萬丈:“遜之,你助我一臂之力,我還你個河清海晏,乾坤郎朗的太平盛世,如何?”

那青年朗聲大笑,那笑聲從遙遠的山巔飄來,又消散在風中。

不覺已經淚流滿面。

*

文謙離開宮城,便前往朱雀門。

門外眾人見到文謙,一時轟,登時涌上來行禮。

文謙只含笑點頭:“諸位辛苦,我來陪伴諸位,自今日起,共同進退。”

眾人聽得這話,喜出外,不人激地流下淚來。

姜吾道著文謙,老淚縱橫:“師兄……”

文謙只拍拍他,道:“你委屈了。”

Advertisement

晚云在一旁幫腔:“師父,署里的人也不知在做什麼,許久不曾給信。師叔已經兩日未曾歇息,頭發都白了。”

文謙瞥了一眼,又看向姜吾道,道:“如此,后頭還有許多事要忙,你先回去歇一歇,別病了。此有我和一眾弟子,你不必擔心。”

“我無礙。”姜吾道用拭了淚眼,道,“師兄不必勸。我曾與門人說會撐到最后一刻。他們尚且還在,我亦不能退,就讓我留下吧。”

文謙看他心意已決,便不再勸,隨即他又看向晚云,問:“你又是怎麼回事?不是讓你隨九殿下回去麼?”

“我不回去,我可是二主事。”晚云昂著頭,“再說了,師父教導我遵守禮數,男未婚未嫁,我自不可去齊王府。”

文謙想白一眼,可想到方才皇帝說的話,生生打住。

皇帝的意思,已然是允了晚云和裴淵的事。不過他的條件,只怕晚云不愿意,他還不知要如何跟開這個口。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