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門就有藥房,長長的案上放著醫案、醫書、小秤,還有尚未包扎的藥材。后面一排帶方格的木柜,想來里面是藥材。
一個子從外頭進來,看晚云一眼,道:“醫到營房里巡診,你下晌再來。”
他想必把當來看病的了,晚云“哦”了一聲,問道:“這里可還有別的醫麼?”
子道:“你新來的?你住在西營還是東營?西營有西營的醫,東營有東營的醫。”
晚云好奇地問:“每營有幾位醫?”
“五位。”子有些不耐煩,說,“你的問題可真多。若沒別的事,別耽誤我抓藥,我快忙不完了。”
“我可以幫你。”晚云笑道,“我家是開醫館的,我識得。”
子狐疑地看,似乎不信。
晚云也不廢話,只拿起案上幾張方子,挨個看了看,隨口就說出了它們是治什麼病的。
子出驚訝之,這才閉了。
“你要幫我,也不是不行。”他眼珠子提溜轉,了肩膀,道,“我來念,你來揀。”
“我們左右開弓,豈不更快?”
子一臉認真:“那不行,你雖認得藥方,可不一定認得藥。總要有人在一旁盯著,否則吃藥吃錯了要死人的!”
晚云橫豎無事,也不計較,由著他指揮,自去干活。
那子拿起一張藥方,朗聲念道,“通草、辛夷各半兩。”
晚云等了等,問:“沒了?”
“你自把這兩味揀了,我再往下念。”
晚云道:“你念完了我再揀。”
子擰著眉道:“你能記清?”
“有何不能?”
子狐疑,又繼續念道:“通草、辛夷各半兩,細辛、甘草、桂心、穹?、附子各一兩。”
“幾份?”
“三份。”
晚云出三張草紙,工工整整地排在桌上,拎著小秤站在藥柜前。子看并不先找通草,而是遇見什麼抓什麼。在最左邊看見桂心,在手上撥弄了一會,大致一抓,放在秤上正好三兩,再勻三分,不多也不。
子看的眼花繚,最后也不知道了不曾。
“你不守規矩!”他嚷道,“怎麼能這麼揀?”
晚云反問:“怎麼就不合規矩了?我問你,我了麼?”
“我怎麼知道!你壞了規矩,我也白看了!”
晚云招手讓他過來,從草紙上一樣一樣分出來,再重新過秤:“多了還是了?”
子較真起來,仔細看秤,竟是不多也不。
他不服,又拿了另一個方子:“薔薇、黃芪、當歸、桔梗、黃耆、白歛、大黃、鼠李皮、芍藥、續斷、黃蘗、葛各一兩。共五份。”
晚云對著藥箱翻檢,頭也不回:“第二味是黃芪還是黃芩?”
“黃芩……”子復低頭看,面微變,“你怎知是黃芪?”
晚云不由嘆氣,這孩子若是在仁濟堂,鐵定不了挨打。
手腳麻利地揀出藥材。子在一旁看著,有些愣怔。
待晚云都分好了,他呆呆地問:“你怎樣樣都記得清楚?”
晚云敲敲他的腦袋:“醫家治病救人,首要乃是記方子。第一個方子名鼻塞腦冷清涕出方。你若識得方子,無論藥量增減,都能記住。”
子聞言,噘著道:“我只是來幫阿公的,又沒正經學過,怎麼知道這些。”
晚云不與他啰嗦,道:“剛才我看桔梗快沒了,須得補一補,庫房在何?”
*
子從倉曹取了令牌,來到城墻腳下。
里邊辟了幾個窯做庫房。
晚云走進去,聞到一霉味,不由皺眉。
按理,河西干燥雨,便于儲存。若是霉了,必然是藥材沒晾干,或是路上淋了雨。
子見竟要把那些藥材拿出去晾曬,瞪起眼睛:“你究竟是何人,這般閑,營里不練不講習麼?”
“這你別管。”晚云起袖,一邊將麻袋拖出去,一邊說,“快來幫忙。”
這是個活,但晚云在醫館里常做。
貨時要拆包驗貨,不定時還得拆開晾曬。晾曬是順道將大小不當、品質不佳的殘次品揀出來。
不過晚云翻檢一陣,便到這庫房中的問題遠不止于此。
這庫房中的藥材著實太多,大大小小上百包。里頭不僅有發霉的,還有長蟲的。天冷了,有的蟲了尸,有的還茍活。
若在仁濟堂,這些要燒掉的,但在玉門關這樣的地方,任何東西運過來都金貴得很,萬不可浪費。且現在大雪封路,戰事隨時發,又從哪里補給呢?
晚云到事關重大,晌午的時候,瞅著空當找到了裴淵。
“藥材?”裴淵看著,“你去了醫帳?”
“我反正無事可做。”晚云癟癟角,“你那麼忙碌,我想找你說說話也找不到。”
裴淵笑了笑,神卻隨即變得嚴肅起來,親自去倉庫里查看。
藥材雖不如糧草重要,卻也是救命的什。如今驚了裴淵,自是非同小可。
玉門關城守總管楊青玉自不敢怠慢,馬上去找倉曹參軍事。倉曹自不敢獨自承擔,又拉了醫博士墊背。
最后,攏總近十人圍在一,你看我我看你。
裴淵親手將幾包藥材打開,抓出來,在鼻子下聞了聞,隨后,嚴厲地目掃過,眾人噤若寒蟬。
“殿下息怒。”醫忙道,“今年玉門關天氣有異,多有雨雪,這庫房地勢低洼,在所難免。在下亦有意將藥材晾曬,除蟲防霉,可別的醫不是去外地巡營就是返鄉探親,只有在下與小兩人守著醫帳,著實人手不足……”
話沒說完,一旁的謝攸寧卻已沉下臉:“人手不足為何不報?若非今日覺察,來日真要用到之時,弟兄們醫治無門,豈非要丟了命?”
倉曹苦笑:“右將軍之言自是在理,可營中的弟兄都要守城,本就人手張。尤其晴天,他們還要出關巡邏,這些藥材貴,置之時又要看天,下雨下雪都晾曬不得,故而拖延下來。”
“罷了。”這時,裴淵道,“此事糾纏無益。今日請諸位來,便是商議解決之法。”
顧穗兒本是小家碧玉,因緣巧合腹中懷下尊貴血脈,來到了燕京城,走進了睿定侯府,及至踏入了皇宮內院。 守在那個男人身邊,她別無所求,惟記著他親手教她寫下的那八個字:琴瑟在御,歲月靜好。 細水長流甜
迎親的隊伍遭劫,新郎官失了影蹤。 作爲男方長兄,裴衍還是將喜轎中的秦妧帶回了侯府。 爲了秦妧的清譽,裴衍代替弟弟,與她拜了堂。 秦妧邁不過心裏的坎,但也知裴衍是爲了她好。 婚後,兩人相敬如賓,並未圓房。 爲了給侯府延續子嗣,秦妧猶豫再三,想將自己的陪嫁丫鬟抬爲妾,卻被裴衍拒絕。 “裴某此生,可無子嗣。” 堂堂內閣次輔,簪纓世家的嫡長子,怎可斷了後。 敵不住來自公婆的施壓,秦妧小聲道:“若兄長不介意,今晚回房吧。” 裴衍抬眸,凝了秦妧許久,“好。” 在秦妧看來,裴衍蘊藉沉穩,克己復禮,是位清雋儒雅之士。 卻是出乎了意料。 敵不過那熾烈而偏執的目光,秦妧怯怯喚道:“兄長......” 裴衍扣緊她的十指,輕吻她的手背,“叫夫君。” 不久後,秦妧有了喜脈。 正當府中準備大擺宴席時,失蹤的弟弟忽然出現。 秦妧愣在原地。 裴衍握住妻子的手,看向一臉憤怒的弟弟,沒有一絲詫異,“還不過來拜見長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