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帶著倉庫回古代 第二百八十五章 力爭上游

《帶著倉庫回古代》 第二百八十五章 力爭上游

李園要提拔人才的告示一張出去,一傳十十傳百的立刻傳遍了大街小巷,就連尚在玉鶴縣和青山之間搞道路規劃測繪的那個修路隊都知道了。

一時間青山縣各地議論得沸沸揚揚,連吳縣令都空來和李咎見了一見,打趣他說:“尊駕招人,真是一場盛事啊,蠢蠢者比每年考縣試的還多。”

縣試是試的第一場,試又是一切科舉的起點,可想而知每年會有多人讀書人參加縣試。

現在李園一個提拔人才的告示,都能再熱鬧程度上比肩縣試了,吳縣令不得不嘖嘖稱奇。

李咎哪肯信,只當他說笑。

李咎這次選拔人才只針對在李園已經簽契約超過兩年的人,不超過兩年的,除非有非常突出的才華才可以參加選拔。且一旦選上了,當上了某個產業管事,就要和李咎簽個至二十年的人約,除非李咎樂意,對方才能走。

李咎原本是不想簽這個和賣契差不多的東西,但是想到何藥娘一手措不及防的撤退,得,還是簽了吧。

頂多條件放得自由點,約定雙方友好協商后可以解約,約定李園違約的賠償金,當然也要約定對方違約的賠償金。

本地人對這種合同約不了解,只當是賣約,于是這一紙契約,就更有約束力了。

李園如今上下幾百號人,進李園達到兩年的大約有近兩百人,這兩百人幾乎個個都很心。

還有沒進李園的人,有的就想著自己足夠聰明伶俐,給自家老板打工也是打,干嘛不去李園當管事呢?就只看趙三九姑娘罷,一個寡婦,也在李咎的保護下收拾了那麼大的一鍋產業,現在已經搬到金陵,富商咧!

還有的則想著,李園總不可能只有這麼點產業,瞅瞅三年前的李園啥樣,再看看現在的李園啥樣,再想想未來的李園啥樣,再過兩年,保不齊管事這個職位要擴充十倍!他們現在加李園,過兩年再擴招時,不就可以去應招了嗎!

Advertisement

最最重要的一點,李咎用人,從來不管別來歷,只要年了又沒到退休的時候,他就敢用。李園的子從來都可以獨當一面,當年紡織廠招工,都是工先進的門。

所以青山城的小媳婦大姑娘也都滿懷著期待。

現在也只有些迂腐的老書生會搖頭晃腦地嘆氣說“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牝司晨敗壞家業”,平凡人家早就管不了那麼多了。

青山城遍地是機會,別人的老婆都在出工,別人家一年就能多掙二三十兩銀子,你家的不去,你家就比別家窮,道理就這麼簡單。

人穿不上服的年代,能多掙二三十兩銀子,這機會大家都搶瘋了,誰還管男男呢?

再說了,那李老爺可是個超大號的,“德云社”的千紅姑娘都拿不下的人,趙三九放在邊都面不改。其他的子是比千紅,還是比三九漂亮?那兩位都不能讓李老爺邪心,其他人怎麼比得?

子來說,再沒有比跟著李老爺做事更安全的。

李園的管事手頭是很厚的,因為照例,李咎會從每個管事負責的產業里按一定的比例給與分紅。

雖然李園現在給的工錢一般,也就比普遍工錢高一點,并沒有高到所有人都愿意為之斗掙錢的地步,可當了管事那就有分紅啊!分紅是絕對夠了的!

李咎沒有公布產業的分布結果,對選拔數量也沒做要求,他想著能招幾個算幾個,據選拔的人安排事,到時候再重新梳理產業也來得及。

比如“德云社”即將和印刷作坊、期刊撰稿社合并,畜牧行業會分化出與生學合作的養繁育科和與醫生大夫合作的醫科……都已經在李咎的優化計劃里,只等人員到位之后就手。

Advertisement

與這熱鬧相應的是人們突然高漲的學習熱

李咎明確告知大家,本次選拔有筆試、策論、面談三大環節。筆試就是普通的考試,試題待定,反正肯定要求能認字會寫字。策論有兩個部分,要選取自己最擅長的事和領域做陳述,還要寫一篇關于經營產業的心得。面談則是考過前兩關的和李咎坐下來談,李咎會據對方寫的策論專門提問。

以上三關都考過了,就是實習,只有通過實習考評的,才能真的為掌握一方事業的管事。至于考評的標準,李咎選了盲評,不對外公布。

李咎這次強制要求所有人必須參加筆試,無疑極大地提高了參與者的門檻。不過在李園干了超過兩年的人,基本上都是認字的,這個要求有點高卻又算不得太高,且李咎特別注明可以使用拼音代替不會寫的字,這就更加降低了門檻,被李園的展板連載洗腦了近四年的人,無論如何也該認得了幾個字。

這些天全城有意參與選拔的人都暗中互相較勁兒,晚上點起油燈也要學寫字,白天聚在一起干活還要互相打探什麼“經營產業的心得”,唯恐自己比別人落后了些。

其實城里對李咎有意見的還有一些家里不那麼窮的古板人,比如之前那位給吳縣令當向導,被吳縣令收為己用的宋老三。

自從專職當向導以來,宋老三一家日子越過越紅火。后來得了吳縣令的使喚,宋老三自是份就和其他幫閑跑不一樣了,漸漸的也有了些家產。

宋老三的媳婦和閨都和城里其他小戶人家的孩兒一樣,也在外面接些短工來補家用。

城里的大小媳婦們最喜歡接的短工是木子鋪制的活兒。木子鋪是標準的流水線方法,量、設計、制版、裁片、合、加工全都給了不同的人去做,有許多比較簡單的零活兒就會分解出來。比較常見的是合和加工比如刺繡、釘珠、鎖邊,偶爾還有孔雀線、鴨子線之類的特殊小工。

Advertisement

從木子鋪接到活計,對大家來說是很值得驕傲的事,意味著們的紅技能得到了李園的認可。

平時聚在一塊干活時,誰如果說一句“我做的可是趙娘子的活計”“我接的是李家的繡工”,那都是可以立刻收獲到一大圈羨慕眼神的炫耀。

以至于現在子說親時,婆也常用“姑娘是給趙娘子做針線(繡花)的”作為方的加分項。

除了木子鋪的紅活,次一等的好差事就是李園自己的被服加工了。

李園每年要給自家長工短工發好幾套服、被褥床褥,都要自己人來做的話那是一世也做不的。況且隨著李園人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技系,靠簡單的勞獲取報酬的人越來越,大家都走上了更先進的崗位。于是每年李園都有至四分之三的被服要給外面的人制。

宋老三的媳婦和閨主要接的就是這些活計,特別是他的媳婦,因為吳縣令的緣故,宋家媳婦和吳縣令的妻子何氏有些往來,在何氏的幫助下能接到一些木子鋪的活兒。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