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帶著倉庫回古代 第二百七十八章 喜提第一季豐收

《帶著倉庫回古代》 第二百七十八章 喜提第一季豐收

時隔將近一年后,李咎再次收到了來自“春溪生”的書信。

這次春溪生表示自己游學來到了金陵,中間一年左右因為行蹤不定,沒有拿到李園的期刊,因此提出要買下幾期書刊,還很關心地問起了大棚的況。

說到大棚李咎可不困了。

去年第二茬收割的結果也好,今年皇莊那邊的蔬果也好,都顯示出大棚種植在延長可種植時間和擴展可種植地域方面無敵的優勢。

可惜本實在太高,玻璃棚造價就不提了,照看大棚的人手也很缺。

不僅大棚面臨人手缺的問題——這個缺并不是說李園缺人,而是指一旦技推廣開來之后,會有很多地方想用這個技卻缺乏人才。其他技比如堆管理、稻基魚塘的水位和蟲病霉害管理,還有將來的區域畜牧養……都需要相應的技人才。

而此時大雍的識字率還不到百分之五呢,李咎即便把一切都寫書,最接近土地的農民要如何理解?只是識字一關就難住了人,何況識字只是個基礎,后面還有知識的理解。

李咎現在就在圍繞農業技問題尋找解決的辦法。

目前李咎希能結合現代農業技站的系,在大雍也建立一個農業技培養系。

首要解決的兩個問題,一個是技如何快速地在各個層級的節點之間流轉,二個是這些技人才的份怎麼解決。不走科舉的道路就只能當胥吏,然而即便是胥吏,也要有通道才行。解決了農學生、農夫進胥吏階層的通道還得解決這種技型胥吏不地方員干擾的機制,否則一切都會是空談。李咎用腳趾都能想到,如果技人才進胥吏和在胥吏階層上升的程序可以到地方行政系的干擾,若干年后必定是真正的人才寸步難行,關鍵崗位上全是關系戶、二代和買行賄的。

Advertisement

要說現的樣板,也有。現在的地方學塾系,生員廩學整個系統都運轉正常,不是沒有人想手,只是作弊難度真的很大,即便有,也是小規模的。

一個人有沒有才華不是那麼好造假的,八十分裝九十分還能裝好,五十分裝八十分那就打眼了。

系是可以仿照這種系進行搭建,但是問題來了,科舉系能容忍技系來分一杯羹嗎?

顯然他們更愿意直接打死這個新系。

那麼不走胥吏,走平民路線行不行呢?農民為了提高自家的糧食產量,應該也會樂意主學習新技,似乎即便技站各個節點都是平民百姓,也不影響技推廣?

那問題來了,怎麼保證掌握了技的人不藏私、不瞞?畢竟吃獨食才能一家呀!

李咎相信這個世界上一定有無私的好人,但是他不能把押注都放在人心上,有時候他自己都忍不住會想倒騰點什麼來,人的節未免過于虛無縹緲了點。

李咎給春溪生找來了所有缺的期刊,打了一個巨大的包裹,外面用特造的桑皮紙包了好幾層,桑皮紙上寫的就是印書作坊的名字。

隨包裹一起送過去的就是回信,信上不僅詳細地解釋了大棚的原理和產出效果,還點了原理所涉及的幾期期刊,最后又提了一下最近卓有效的稻基魚塘、郵遞業務等等,表示如果春溪生有需要,可以找青山郵遞傳遞消息。

青山的郵遞業務已經拓展到了附近主要的城鎮,還沒及金陵,不過只要舍得出錢,強行拓展到金陵也沒什麼問題。

李咎和“春溪生”都不差這點錢,考慮到三九在金陵,且尤四姑娘、尤復和金陵都有往來,單獨設個驛點在金陵也不為過。

Advertisement

李咎這次找來的捷足(古代方郵遞員,不過青山的郵遞員基本上也被做捷足)是本地一個驛點的組長,李咎的意思,他送信去了金陵,索就在金陵那邊開個驛點,專門負責兩邊的書信和小件往來。

捷足是個單漢,并無家小,且是退伍的兵卒,有一把子好力氣、好手,確實是合適的人選。

李咎給了他兩頭騾子,以便他和驛點的捷足往返兩地,他就沒二話答應了下來。

李咎于是給金陵的柳記貨行寫了一封信,讓貨行出錢出人協助捷足把金陵的驛點開起來。

捷足很快就收拾行李出發了,李咎這邊的第一茬收獲時間也到了。

大棚將第一茬糧食作的收割時間提前了足足一個半月,且產量和去年的正常生長的糧食作的產量沒有太大區別。

到了收割時,附近的農人們又扎堆來看熱鬧了。

今年年初在李園,大棚作已經收割了一了,青山城的人早已看到了冬季溫室大棚的用,對大棚充滿了期待。

不過,和以前一樣,因為大棚效果太突出了所以反而傳來傳去傳得過于夸張變形,沒親眼看見的人就不是很敢相信。

到了皇莊的大棚收割時,好些之前聽到消息的人也跟著皇莊的佃農一起來看熱鬧。

大棚里的作種得早,大家都知道,親眼看著正月里就育苗秧了的。現在到了收割的時候,從外面看大棚里頭,影影綽綽的也是郁郁蔥蔥,沉甸甸的穗子,綠油油的菜葉兒,一派收景象。

但是到底怎樣,還得看最后過秤的結果麼。

李咎因為管得勤,對大棚心里有數,反而沒在那邊守著。他在那里,大家反而不自在。

李咎拐去了養蟹的地方看螃蟹。南方的螃蟹能賣到九十月里,現在已有了零星幾只大大的。

Advertisement

李咎索卷起,帶啞和負責這一片的佃農下田螃蟹、黃鱔和泥鰍。

皇莊的佃農和別不一樣,他們種田所得都要給主家,主家按他們的勞作給工錢,與其說是佃農,倒不如說是吃皇糧的長工。

到李咎接手后,給了他們兩種選擇,或者租佃,或者繼續當雇工。因為今年莊子里全部用了新糧食、新種法,敢直接租了去的農戶不多,大多數留下的人選擇的都是皇莊的老辦法,不租種,只拿工錢。

李咎額外放了一筆獎金在外面吊著,他們為了拿到獎金,并不敢敷衍塞責,依然為了提高每一筆產量在努力。

看今年的況,直接租種的農戶是要占便宜了。李咎拿來的稻種顯然比本地的產量高得多,而稻田里活的魚和螃蟹,眼見的很有些分量。這麼一折算,完租子和稅賦,剩下的錢糧差不多能有尋常農夫的兩倍到三倍。

之前有農戶悄悄了幾條大魚過秤,好家伙,一個足有三斤!放到外面也能賣些錢!

負責這片蟹田的人就因為膽小,沒敢選租種而是選了打工,現在真是悔得臉都綠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