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帶著倉庫回古代 第二百六十五章 脫離土地走向生產線的人們

《帶著倉庫回古代》 第二百六十五章 脫離土地走向生產線的人們

百工科有府加聯營,負責登記各項信息、統籌學塾各項事務的人則是前工部王理事,現在的青山縣教諭先生王嘉聲。

這次招收的學生分為兩種,渾渾噩噩需要學門手藝討飯吃的,李咎稱之為“預學”,有了一定基礎要繼續往前走的,李咎稱之為“進修”。

由于工匠的地位低下,愿意學習工科的人不,預學班的學生很快就招滿了。真的愿意在這條路上走下去的人卻不多,大多數是李園人和其他工匠的學徒,還有部分是跟著尤復等人學生學農學學醫學卻學不出個所以然的人,看著王嘉樹在統管事務,又有縣令大人的老岳父來上課,于是他們也轉了來學習。

比較神奇的是報名的學生中有一群孩子,們是結伴而來的。們并不認得字,只在李園展板外聽了幾天宣傳,最后結伴報名學冶煉。

不過最后只有筋骨比較出的兩個姑娘被冶煉錄取了,其他幾個姑娘暫時安排在木工和陶工那里。

李咎覺得這件事很奇怪,就讓同樣在進修木工的幺娘去仔細打聽了些。

幺娘如今走到哪都是大姐頭似的架勢,新來的姑娘們很快就被收服了,幺娘順順利利地掏到了們的況。

們基本上都是葛藤和桂子那倆村子里的姑娘,或者是沒了爹媽,或者是被爹媽棄之不管了,或者死了丈夫,或者像當年的余幺娘后來的草兒一樣即將被發賣……總之無依無靠,們在正月里聽葛藤提起李園的學塾今年開張要招學徒,們幾個商量一番,連夜卷了口糧跑了。

這樣的事在青山城周圍的村鎮陸陸續續地發生了,兩年前只是活不下去的人想運氣,到現在已經有了幾個姑娘這樣為了更好的生活就前來投奔的。

Advertisement

他們的共同點是都沒有賴以生存的土地。

李咎請王理事等人幫忙走訪了一些學徒和工人,得到的結論完全支持他的猜測,這些改行來的子和壯年男子基本上都是因為失去土地或土地貧瘠的緣故才背井離鄉的。

……這一天到的倒是比他預想的要早一些,他以為勞力轉移還要再晚一些呢。

李咎沒有料到的是隨著一部分人先富了起來、有錢人更加有錢了,這部分最先掙到錢的人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買地。

有人買地,自然就有人失去土地,失去的理由不外乎就是常見的那幾種。

而且很多人家有了一點積蓄,并不代表他們就能對更多的錢視而不見,因此家里沒有頂梁柱的人、不歡迎的嬰和病、可以賣掉換錢的兒,依然是其他人眼中的商品。

“商品”不想任人宰割,失去土地(即生產資料)的人想獲得好一點的生活,他們來到了這里,想試試能不能走上一條不依賴土地的求生之道。

正是李咎希看到的走向。

平穩、不引起任何人注意、也不會造地將一部分人和土地剝離出來。

唯一的疑問是隨著人口逐漸轉移,剩下的人口是否還足以生產足夠的糧食。而這個疑問的最終落腳點便是新種子和種植技,比如溫室大棚。

李咎今年剛把農牧和醫兩個學科提到了“院”的級別上,尤復兼任兩個學院的“院長”,主要工作除了統籌,便是教授門級的知識。

去年實驗田的第二茬收已經沒有再繼續減產了,不知道是他們在第五代種子里遏制了退化,還是種子已經退化到了極限,總之拿到第二茬收時,大家都松了口氣。退化到現在,產量對比第一年頭一茬已經降低了四,就這剩下的六,依舊是現在的雜糧畝產的的好幾倍,依舊是神級別的品種。

Advertisement

尤復的建議是如果今年的種子依然沒有退化,那麼今年的秋收種子就可以在青山城進行推廣了。

李咎拿到六代種子的數據之后,覺得尤復的建議很正確。

一開始他們不能將步子賣得太大,只能一點一點地小規模加種新品種,預計要到五年后,才能用新糧種取代雜糧的地位。

而稻米的優化進度非常慢,暫時還不能替換既有稻谷品種。人工除雄、授的效率極其低下,李咎只能將現代的品種多拿一些出來作為母本,以期找到不需要人工培育種子的品種。絕大多數雜水稻是沒有育種能力的,口也比較糟糕,只有可以育種且不會退化的雜稻才有培養的價值。而那些天然可育的稻種,產量比起古代并沒有特別明顯的提升,口味倒是多了許多選擇,什麼長粒米富硒米珍珠米桃花香,各式各樣的外形和口,極大地富著人們的餐桌——反正在這個時代它沒有雜稻那麼重要,要不是為了挑選合適的母本,李咎都不一定會拿出這些新種子。

等招生的事結束,已到了春天最好的時候。

爛漫春,柳長桃花燒,苗秀芽苞,無限好。

李咎便是在此時收到了尤南的信,信上除了日常問候,還提了一句長公主城和駙馬德玢侯將于今年夏季來到金陵,主要是為了祭拜當今皇室的先祖。為了迎接這位貴客,尤南想借正在金陵勘察市場的趙三九一用,為公主準備一些江南風格的服首飾。

當然,借三九一用是假,告訴李咎皇帝陛下采用了李咎的辦法是真。

李咎想通了這個就樂了,之前看不出來,總是以“唯我獨尊”“皇室面”為標簽的皇帝和皇后也會為了兒讓步,倒是封建制度下比較難得一見的溫。往前看幾代,大概也只有李世民與晉公主、唐懿宗和同昌公主。

Advertisement

不過李咎的表馬上又變了一下,為了自己的面犧牲兒幸福的皇帝,和為了兒的幸福做出讓步的皇帝,其實本質上是一致的,都是在“皇權之下為所為”的框架里行事,只是前者的在自己,后者把兒也納了“”的范圍。

就是不知道這個皇帝是否能將更多的人也納“己”中,不論是真心為了每個人,還是為了自己統治的穩定、持久,能照到更多人總歸是好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