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帶著倉庫回古代 第二百六十三章 一枝獨秀不是春

《帶著倉庫回古代》 第二百六十三章 一枝獨秀不是春

李園的第三個春節,凡事都有了定數,就連“春晚”也有了一套程序。

“德云社”的臺柱子都來了,外面的流浪藝人也報名想混一遭,新婚的吳縣令夫妻、傅貴兒夫妻、黃致夫婦、尤復夫妻、王理事等人早早就來預定了看春晚的前排名額。

王班頭沒見豪門權貴,看著這名單也覺得有千斤重。

小年這天,李咎照例給全李園的人都發了節禮,依然和往年一樣,李咎親自一對一地發,帶小孩兒和老人的人家優先拿,其次是沒婚的孩子,再次是沒婚的男孩子,最后是剛婚但沒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李園人發一整份,別和年紀稍作調整,外面的人嫁娶給李園人的,就發半份。

李咎說把年禮照樣送到小樓,他逐一發放時,負責籌備年禮的三九等人臉都變了。

李咎還覺得有些奇怪,直到他拿到了名單,看到了堆積如山幾乎要從小樓里溢出來的年貨們。

三九從他的表里讀出來他的驚訝,笑道:“前兒我們和老爺匯報的時候,老爺肯定沒放在心上。咱們家,算上皇莊和廠里的人,簽了全契的長工就有二百多,半契的還有二百多,臨時的這會兒也一百之數,往前推年前那會兒最忙的時候加上濟貧的,有接近三百人。我當老爺都知道。再算上大家嫁娶的外頭的人,您要還是一個一個發年禮,那不得發到大年初一去?”

李咎麻溜地撂挑子,單娃讓三九發,一家幾口的吳管家夫妻發,老人給吳老娘發,李咎只管核心的幾個人,外加兩口之家和單的男孩子,順便關心關心大家的需求。

已經在李園干了三年的老職工(李咎更愿意稱之為職工)從氣神上已經和新一代的長工有了本質區別。比如幺娘、葛藤等人,活是現代位面的工人模樣,大方自信,渾都是野草似的和韌勁兒。

Advertisement

幺娘過了年就是十七歲的大姑娘了,良好的營養搭配給了幺娘健康的。幺娘,還有桂子等人態都非常勻稱漂亮,這也是李咎近一年老回避們的原因。幺娘的高已經近一米六,在整個李園看起來都是偏高的那種,是為數不多的能做一些力氣活的職工,如果不是還不算年,有些需要力氣的活計會招這樣的子進去。

老員工們也更愿意提出更多的需求,比如幺娘,想系統地學一學木工活。在紡織廠和木子鋪都干過,也跟著尤復學了一段時間的種子分類和叉培養,最后卻對何藥娘的木工產生了興趣。

往前推一年,因為黃又八的緣故,幺娘是非常排斥木匠和木工的,但是今年李咎安排所有十四歲及以上的年到值,最后幺娘被藥娘的那手拆解法拿下,暫時決定往木匠方向去走。

幺娘的天賦且不提,世上九人本就沒有天賦,能吃苦,能堅持,這事就了。就是何藥娘,也未必就是天生擅長這個,只不過在拆解圖紙時容易開竅,又付出了十分心,這才有了今天的

幺娘提的新年愿就是李咎的學塾能開個木工班,后面又有葛藤想學算賬,小蓮想學經營管理……如此種種,各行各業多都占了些。

李咎想到學塾的主已經差不多建了,只剩后期一些配套的小房子和綠化、實驗室沒完,倒是可以考慮先招一批百工之屬培養分門別類的人才。

人人都想考科舉,吃皇糧,但是吧,每年能考上的秀才舉人進士也就那麼一些固定的名額。

讀書人越多,競爭越激烈,有一個上去的,就有十個上不去的,還有一百個要想辦法刨食的。李咎想通過學塾達到的目的就是給那十個上不去的謀出路,給那一百個刨食的填飽肚子。

Advertisement

這個計劃很早就有了,早在李咎給青山人教拼音的時候,早在他規劃學塾并且召集工匠的時候,他就做好了這樣的打算。

幺娘是希繼續提升自己的人的代表,也有人希自己的家屬也可以為李園的職工,單狗想娶媳婦,娶了媳婦的想生崽,有娃的想送娃去外面的學塾逐夢科舉路,有家鄉在外地的想請教李咎如何讓家鄉人也過上好日子,有人干脆就表示自己其實是某某地的某某人的下屬,特意邀請李咎去該地經營李園,條件隨便開……

李咎啼笑皆非,挖墻腳、招商引資這事真是古今皆同。不過李咎還是記下了那個地名和名,以備將來轉移生產力時使用。古代不是現代,僚并不背負振興經濟和疏通商業的責任,他們的考核指標是稅收、人口和治安。僚為了不在自己考評標準里的事務,對一個普通地主說出“條件任開”這四個字,很難得。

李咎倒是忘記了自己有虛爵在,并非普通地主了。

有吳管家等人一起幫忙,再有王得春、傅小貴兒幫忙記錄大家的訴求,發年貨三天之全部搞定,大家的需求都整理匯總好放在了大白板子上。

“年后出了十五,咱們再聚起來議論議論這些事怎麼辦。有些是無理取鬧。”李咎從各種需求里劃去了“發媳婦”“代兒(妹妹/妻子)收工錢”“老爺保我嫁給某某”“希我退休后孩子能接替我的工作”等要求,又在求學等需求上用不同的筆做了記號,“有些是真的要重視,特別是明確房契、養老以及職業技能的培訓等攸關每個人發展的需求。”

人在解決求生問題之后一定會想解決發展問題,第一批和第二批被李園招納大的人現在就面臨發展的困境。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目前做的基本都是力活,很依賴健康年輕的,他們就不得不為自己的將來和兒考慮得多一點。

Advertisement

“明年除了領取我的任務、繼續鉆研自己的技外,給愿意開班收徒的工匠一筆額外的錢。如果有人愿意終執教,比照吳管家和得春,我給他養老。大家有需求是好事,學得越多,能做的越多。”

傅小貴兒思忖片刻,問道:“先生不怕他們學后解除契約,自立門戶嗎?我看今年請假的人里就有好些其實是找了下家要走了。”

李咎搖搖頭:“這正如我所愿。他們學了本事、開了眼界,留在我這里做什麼?我這里打雜的枯燥活兒很多,卻沒有那麼多重要的事需要他們做。他們自立門戶,將我的思想和技傳播出去,豈不是正合我心意?我讓老劉、老陳他們去找一些靠得住的外邦人也是為此。一枝獨秀不是春,越多的人接我的想法,越多的人自發投我的事業,我才能早日看到我的那個大同世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