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帶著倉庫回古代 第二百六十二章 餿主意,但有用

《帶著倉庫回古代》 第二百六十二章 餿主意,但有用

李咎完全可以按照古人的邏輯去拿主意。

在經典古代邏輯下,排除休妻和結親的兩個家族反目的可能,對這樣的夫妻矛盾的理辦法不外乎就是標準范式:發賣通房,由方自己擇一妾室誕育子,或索接納通房,但是要通過各種方式明確方未來所出之子的財產繼承權。犧牲一兩個小姑娘,保障婚姻正常存續和男方的香火,比較接近慣例。像公主這樣方明顯更有話語權的,才可以要求過繼或抱養子嗣,明確財產分割等等。最終的結果多半是外面看著面,里面湊合著過。

可是李咎不愿意這樣一個答復上去——顯然這也不是尤南想看的答復。這種簡單的思路難道公主自己想不到,非得寫信讓尤南出面請他想?

尤南送來的書信字里行間表現出來那個老父親想要的其實是一種既能出氣,又能保留面,還不能影響公主未來過日子的辦法。

有點難度,但不是沒有。進一步剪除駙馬的待遇,連坐他的家人和朋友,讓兩人分居解決后患……都是可以簡單想到的主意,穿小鞋誰不會啊?

然而這種出氣后繼續湊合過日子的辦法就是公主想要的答案嗎?

從公主自己的信里可以明確看到已經想得很徹了,這個事說到底只能怪罪于封建制度,不論是皇權制下駙馬不敢拒絕賜婚,還是封建制度下公主無法自由婚嫁,又或是尊卑系里駙馬和婆婆就是能惡心公主,又或是階級系統里劉善兒沒有反抗的機會,歸結底都是這套制度在為惡。它不把人當人,于是一旦有人醒悟過來自己是人,就會是公主這樣的形:誰都沒錯,可是很難過;那麼難過,卻不能擺命運。

Advertisement

李咎稍稍猶豫了一秒鐘,還是選擇幫公主一把。

想讓公主未來幸福,必然要擺這段婚姻。只要了這個念頭,就一定會有口誅筆伐,所以這個念頭不能是公主提出,必須是駙馬家的原因。

李咎給的建議是效仿地球的唐朝。婚姻出了問題怎麼?出個家就好了。

本朝不信佛怎麼辦?那就改一下思路啊!武則天楊玉環一個拜佛一個拜道,我們家公主可以拜祖先嘛!您家祖廟祠堂老墳頭還在金陵呢,讓公主奉命祭掃宗祠,有什麼問題嗎?

金陵那麼遙遠,公主那麼弱,一來一回路上可不就得兩年!再加上侍奉祖先的時間,一走三五年都是有可能的。兩年加上三五年,已經五六七八年了。這麼長的時間過去,人事已不知了怎樣。

讓公主回祖墳宗祠主持祭掃的原因也不是那麼難想的。

公主才剛“小產”,太傅夫人又重病了,卜得卦象是“老祖宗的吉屋”(即祖墳棺材)有異常,請公主前去看看,這豈不是順理章?

至于楊夫人的病……皇帝讓病,敢不病嗎?那個小劉姑娘還在宮里住著呢,就是為了來之不易的金孫,他們也只能忍了下來。

公主去了金陵,駙馬自然也要去的。兩人在外地,發生什麼都不意外。到時候皇帝陛下以公主弱為由私底下接回公主就行了。駙馬單獨在金陵吊著,太傅夫妻又能忍幾年?

什麼時候太傅夫妻自己愿意想辦法把這樁婚姻關系了斷,什麼時候放駙馬回來。按李咎的推算,最多也就能拖個三五年的時間。到那時皇帝陛下只消私底下表現出同駙馬獨自在外沒得人倫親,做主讓他解除與皇室的關系,也就可以讓他回來了。

Advertisement

公主“小產”后還虔誠地代父親去金陵祖墳祭掃,外面就算對公主和離有意見,難道還能說敬奉祖先敬奉得不對?公主不好,回京修養,駙馬和公主久居兩地,終究不是夫妻之道,更不是盡孝之道,但要讓駙馬回來,就得先取消他的駙馬份,這邏輯也挑不出問題來。

李咎的辦法對駙馬和楊夫人甚至太傅都有懲戒的意味,因為在李咎的認知里這三位犯錯的更多一些。這個錯倒不是說他們不敬公主,或者娶了公主卻又不樂意和過日子,主要是劉善兒姑娘那事。人家姑娘又不愿意當妾,就這麼強行納了通房,不說現代認知,就說古代吧,換個沒有權勢的人家,姑娘都能告他qj了!

非要說姑娘也沒拒絕就是鬼扯,姑娘是沒拒絕,是“選擇”了留下當通房丫頭,但是走投無路時別無他法的“選擇”,真的是“選擇”?

駙馬自己就是不喜歡公主卻被皇權著娶了公主,這才有了后來的不睦。可是當他于優勢地位時,他卻做了比皇權更過分的事,完全忘了己所不勿施于人。

李咎是個圣父,但是他的圣父是有條件的,顯然駙馬一家并不在他的圣父范圍里。

李咎將思路整理好,直白地寫了下來。

這個歷史線上并沒有發生武則天和楊玉環先后侍奉父子的事,這兩位名人都出現過,武則天依然當了皇,楊玉環也確實寵冠六宮,只是兩人的升級過程有一些小小的移位。

反而是好事。

如果倆的事原復原地發生了一次,李咎反而不敢這個換份的辦法。拿公主去比武則天或楊玉環,很容易被人咬文嚼字出影的意思,他又不是想找死!

Advertisement

如果這個計劃能功,以后公主可能要收斂一些在外的走,犧牲一些名譽,卻能獲得心靈上的自由。未來甚至有機會再挑選自己喜歡的夫婿,過幾十年快樂自在的日子。

李咎自己是想不到更好的辦法了,或者還有詐死、賜死的辦法,李咎直覺這不是公主想要的。

將信送走之后,李咎又給“春溪生”單獨回了一封信,站在朋友的角度和“他”聊聊“他的朋友”的家事。李咎回避了自己和公主的分歧,只對共識的部分大加贊賞。

一個高高在上的公主能想到劉善兒的不由己,李咎還驚訝。這個公主的共能力應該是非常強的,難怪有公主之尊卻沒能收獲想要的家庭婚姻。

公主的父母真的像他們表現出來的那麼疼,而非只是為了做做樣子……

兩封信在同一天先后投出,時間已經走到了年尾。

李咎最近的清閑完全建立在李園其他人的忙碌上,盤賬、盤庫、送嫁、清算……園子里、行商間、荒山上還有皇莊那邊各種事如麻,全靠王得春等人咬牙干活,倒是讓李咎自己躲了個懶。終于別人忙完了,匯總出來厚厚的總陳賬冊和清單讓李咎自己確認,就是年前最后一件事了。

公舉是不太可能和離的,但是這個公舉很特殊地遇到了真正的好爹媽。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