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貴的繼父傅爹,從岳父家學會了屠宰和劁豬騸的手藝,又生得五大三,虎背熊腰,力氣奇大無比。他格倒是好的,不然絕不會讓岳家把他欺負到那個程度,路見不平,他想都沒想就上去把欺負傅娘的人全部打跑了,救下了這個眉目如畫的小寡婦。傅爹在村子里的幾天,就護了傅娘幾天,傅娘終于過了幾天好日子,沒人敢來欺負,總算可以穿上干凈的服收拾收拾荒廢的田園。
傅爹在村子里盤桓了半個月,他家的家產早在他贅后就分割完了,就連破屋子都沒給剩下。他只好借宿在別人家,尋思著做點正經事吧,他那個屠夫的職業是真的太下賤了,可是想轉農戶,他沒有田地,也沒有錢,只好先幫人種地維持生計。
傅爹確有一把子好力氣,干活又快又好,學東西也快,村里雇傭他種田的幾戶人家很滿意。
可是傅爹飯量大,一頓能吃別人三倍的飯,那幾家雇主就不高興了,慢慢的給的飯食就眼可見地爛了起來。先是豆子飯茨菇湯變了糠粥野菜,那時候已經是夏末了,野菜長老了,十分難口。傅爹不嫌棄,能吃飽就行。后來就連糠粥也沒了,只剩下稀得可以照人的湯水,和不知道什麼東西混在一起的發酸發臭的糊糊。
傅娘卻看不下去了,傅爹照顧,暗中震嚇了幾個流氓,是知道的,也默默地有些激。只是現在名聲壞極了,在自家園子里干活還會被人啐痰,不敢公開有所表示,萬一反而帶壞了傅爹的名聲,那罪過是真的大了。
就將家里還剩的糧食搭著野菜丸子,每天給傅爹送一碗去;若見傅爹晾曬的服壞了,就悄悄帶回來補好了再送回去。一來二去,兩人總算是悉了。
男的這輩子除了親娘再沒第二個人這麼照顧過他,的是真的離了當家人就活不下去,兩個最苦命的人就這樣走到了一起,最后一合計,就將家里最后的細打包帶上,趁著夜悄悄地離開村子,去鄰縣鎮上安定下來。
此后他們多次被人認出,多次搬家,才在一年前為了傅小貴兒的考試回到了嘉湖縣。嘉湖縣的風氣就是那樣的,極不喜歡改嫁的寡婦,故而這一對屠夫加寡婦的組合在嘉湖縣是真正的底層。若非傅爹的兩把子力氣,早不知現在了哪里。
又過了一年,夫妻倆接到兒子的消息,知道兒子認了貴人為師父,即將迎娶高門大姓的孫為妻子。他們茫然極了,他們不知道青山李咎是誰,也不知道尤老相公是什麼人,他們的兒子要娶妻了,他們是最后知道消息的。他們的兒子認了個師父——一個從禮法上有權像父母一樣置他們的兒子的師父,他們也是最后一個知道的。
夫妻倆沒得選擇,只能像鵪鶉被關進籠子一樣地關進馬車,送到了這里,并且點亮了他們生命中最大的幸運。
傅娘只當是因為自己改嫁給屠夫,才讓傅貴擔心壞了他讀書人的清白,卻沒想到里頭還有一層緣故,便是傅貴兒小時候的記憶是模糊的。傅貴記得在自家進進出出的男人,記得一些竊竊私語,記得那個大嬸兒打了他娘還罵他娘是“暗娼biaozi”,他以為他娘真的干了皮勾當。被傅爹帶到了鎮上后,一直在鎮上生活的傅貴哪里想得到里面的真實。
可是即便如此,傅貴對家事于啟齒,他照樣是會掙錢往家里寄,照樣會給妹妹帶零兒,照樣管繼父一聲爹,照樣會給家里干活,但就是下意識地回避家里的形。
對尤家,傅書生并未瞞——當然這反而讓四姑娘更憐他了,兩個年輕人不得又是花前月下海誓山盟。一個說若我走在前頭,你絕不要起這念頭,務必再找個好男子和和地過日子,一個就說若我有這心,合該有個雷劈死我的云云,自是卻更上一層樓了。
尤晉雖不喜歡親家母是個改嫁的,但是這事也礙不著他什麼,傅貴的前程主要看李咎,尤晉自己只皺了皺眉,并沒有把婚事攪合了——他還指這婚事把他兒救出來呢,只是親家母有問題算什麼,外面好多人家的婿有問題,那些人不也著鼻子忍了麼。
李咎花了幾天功夫才把傅家的事理清楚,當時他的臉就黑了。
傅爹傅娘以為他對自己不滿,都訥訥地不敢說了。
但是李咎生氣并不是因為這個,而是想到了更多。傅娘能給村里要個貞節牌坊,傅貴兒讀書好,有前途,這樣的兩個人他們尚且不肯放過,那村里的其他小孩兒和婦孺呢?
傅小妹怯生生地抱住傅娘的胳膊,對李咎說:“大人,您不要生氣,我怕。”
李咎又又從袖里出個紅澄澄的大蘋果遞給:“乖,叔叔沒生氣,你拿著吃吧。”
安了小姑娘,李咎找傅爹要了嘉湖縣老家村子的地址,只說是要去確認一下是否屬實。傅爹傅娘不疑有他,就將老家的村落如實說了。
李咎將地圖在腦子里一對,突然眼前一亮:這不就在玉鶴縣附近麼?巧了嘿!
李咎要謀劃什麼且不說,他還得找到趁手的工,另外玉鶴縣的消息到底還沒個確信,李咎只能先等著。
倒是支援燕州兩道的大夫和差役們回來了。
他們這一去是一年多時,路上走走停停的花了半年多,剩下的時間全陪在了疫區當地。治病救人接種疫苗,順便寫醫書將李園的醫學科學科普了一番。
那河下郡守見大夫們到了此地后控住了疫,還把本地的產婦、新生兒、兒生存率提高了許多,不由得了貪心想把這批大夫留在當地。夏郡守又給錢又給產業,連人計都用上了,死纏爛打磨泡,若非王太守到任路過河下順手幫忙送了一程,只怕這批大夫如今還回不來呢。
這樣的大夫回城,當然要隆重歡迎迎接。皇帝陛下賞賜的那些東西也需要個儀式接給他們,正好今年是個大收年,第二糧食也種好了,大家稍微可以緩一緩,正合弄個盛典,大家一同歡樂兩天。
這樣的盛典自然落在了“德云社”頭上,“德云社”于是連夜趕了個名《凱旋》短劇,給各人唱了,專門用來迎接大夫們。
李咎和城里的富豪們當然也不能落后,紛紛地在道路兩旁擺席面,放鮮花鮮果,架起五彩的燈籠,請的舞龍舞獅隊繞著城中心圈著圈地表演,隊伍后面跟的是觀音施、天散花,鑼鼓喧天,竹悠揚,熱鬧遠勝年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