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帶著倉庫回古代 第二百三十章 徒弟的第一份事業

《帶著倉庫回古代》 第二百三十章 徒弟的第一份事業

李咎的睡眠從來都很好,不論心里放著多事,到了該睡的時候,倒頭就能睡著。畢竟出任務的時候可由不得他不睡,深度睡眠有助于保持頭腦清醒和肢靈活,隨時隨地進深度睡眠本來就是他的素質之一。

早上李咎鍛煉完回來,神奕奕,而傅書生、黃致以及跟著去了金陵的啞、幺娘等人都是一臉疲倦。不過傅書生因為正著未來,于是眼中的神采正是最興的時候,和滿面風塵形了鮮明對比。

說是半個師父,李咎其實并不能教他讀書。倒是黃致不介意做了另外半個師父,讓傅貴兒和趙笠等本地公子哥一起跟他學習念書考試。李咎則只帶他一起辦那些關系民生的事業。

頭一件就是最近帶回來的幾個人的安置。

李咎思量過后,決定在小范圍里啟民間郵遞系統,或者說是小范圍快遞工作。

現在自行車已經稍微普及,水泥路已經連通了青山縣的大多數鎮子和山,人們有一定的識字率,基本上可以認為初步備了郵遞的潛力。

一個村民想到縣里販賣東西或采買東西,或者想去其他地方探友人親戚,必須花費一天的時間在路途上。有了郵遞系統后,只需要一個錢到兩個錢就可以捎訊息、買賣件,還可以請古代快遞小哥幫忙確認遠方親友的是否安全健康。

初期這個系統的用人可以和道路養護的人重合,反正養路人每天都要巡視自己負責的路段,那麼讓他們順便將各種“快遞”帶到下一個節點由下一波人去負責,似乎也就很方便了。

李咎構思好初期的試運營辦法,帶上傅貴就去找趙縣丞了。

養路隊是半府半民營的質,他想初期借養路隊來做郵遞系統,當然首先要做好縣里的工作,其次就是搞定聯營會。

Advertisement

傅貴第一天就被劈頭蓋臉扔了這麼個大事,一邊走路還在一邊努力了解事。他可有太多問題了:

“普通百姓那麼窮,一年全家生計也才二十兩銀子,出去吃飯、睡覺、穿,能結余一二兩銀就不錯了。他們舍得花錢寄這個包裹啊快遞啊之類嗎?”

“青山的老百姓比其他地方要好一些,今年過了個收年之后,應該是小有余財。而且青山縣人日均掙錢高,一天至值十個大子兒,若是為了不值十文錢的事耽誤一天功夫,就損失慘重了。他們會算這筆賬。”

“原來是這樣。假如路上有十個人想送東西去別,或者想去看看別人,那麼有這個郵遞路線,就相當于省了九份人工。這九份人工就可以從事讀書、農耕、商旅、做工,一年下來,能多出不您說的‘產能’吧?”

“何止啊。它還能創造許多工作的崗位。就比如咱們帶回來的這幾個人,就能順利地安排進來。現在初期,估計相信咱們的人不多,業務也不會太發達。但是隨著時間推移,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依賴這個郵遞系統,到那時甚至要城里專門的郵遞行商。”

傅書生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李咎又道:“這個活其實就是朝廷驛遞的民間版本。但是朝廷的驛遞依托國庫撥款、道、快馬和捷足(即方郵遞員),這四個必要條件,民間驛遞都不能滿足,所以在別想做到是很難的。人們貧困,就不會舍得花錢。道路不好,就難以達到足夠的通效率——如果效率太低,人們自然會發現找人遞送是不劃算的。沒有快馬,運送只能依托人力,速度慢,數量。沒有專職以此為生的民間捷足,就難以形規模。你發現了麼,這是個規模產業。”

Advertisement

“晚生不懂。”

“規模產業,就是使用的人越多每個人的本越低,獲得的收益越大。對買家立,對賣家也立。假如只有一個捷足,那麼他需要挨家挨戶地收取大家想遞送的東西,送到各地,再挨家挨戶地派送。但是假如有規模的遞送小隊,首先收取一個地方的東西給一個人就可以了,他只負責這一件事,當然會對當地的道路、人悉,做事事半功倍。路上運輸再給幾個專門的人來負責,就像朝廷的邸報,也是一站一站傳下去的,除圣諭頒行外,從沒有一個人負責到底的先例……”

傅書生舉一反三:“對,人們寄送東西,自然是來的地方不一樣,去的地方也不一樣。給一個人負責,這個人一天又能跑多地方呢?但若是同時有幾十個人,那就不同了,甲負責從此地到彼,乙負責從那到彼,彼有丙丁接應,又將接應好的東西送到這村和那村,如此,絕對比一個人干到底來的有效率。”

“是,這就是遞送產業和貨郎最大的區別。說起來,那些貨郎倒是可以就地轉化為我們的捷足。此外我還準備繼續修路,以及繼續改良車輛。合適的時候還會手驢、騾、馬的繁和培育以便于多安排些牲畜進通市場……”

李咎早在發現自己可能會面臨通需求時就開始計劃這件事了,恰好又有那麼一批人要安置,恰好時機已經算是,那麼遞送系統就可以安排上了不是。又又恰好這是個比較新的從頭開始的領域,正適合傅貴兒切

不多時到了趙家,李咎還沒拜帖,門房已經笑瞇瞇地放了他進去:“老爺吩咐過的,凡是您老爺上門,不攔著。家里沒人也請您花廳喝杯茶稍等等。可巧老爺今兒在家呢!”

Advertisement

李咎也笑:“我正是挑得縣丞休沐的日子來的。勞您開門了。”

門房笑笑嘻嘻地里頭的小子通稟、引路,一路將李咎帶到了正堂,小子們端茶來了,那趙縣丞跟著也就到了。

李咎將傅貴兒引薦給趙縣丞,趙縣丞聞得他既是李咎的徒兒,又是尤晉的婿,便以“賢侄”呼之,又客套了一番自家紈绔不如傅書生等等,兩邊打了一套客套話,方進正題。

李咎將寫著策劃書畫著地圖的本子予了趙縣丞,又簡單介紹了近期、中期和遠期的打算,包括用人、工錢、收費、監督、賠付、路線規劃、配套系、通規劃以及之前說過的牲畜培育,還有這件事的好和收益預期等等,全部都包含在

趙縣丞聽了一看了一,就著地圖和村落分布想了一,自己親手算了算本縣部各個村鎮的況和本縣與山之間的聯系切程度,道:“先生辦事,一向萬全妥帖,在下一向是支持的。您的意思我已經明白了。此事我明日就會私下和縣令大人說一聲,咱們三人約個時間,上幾位功曹,一起詳談。我們談妥了,聯營會那里就有了六票,此事必。至于府的財務,您盡管放心,如果只是您剛才說的預算,沒有任何問題。今年還有一糧食沒收,只看第一夏糧的收,也是綽有余裕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