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帶著倉庫回古代 帶著倉庫回古代第一百八十一章 要什麼自行車!

《帶著倉庫回古代》 帶著倉庫回古代第一百八十一章 要什麼自行車!

李咎給王班頭出的主意就是爭纏頭的路數,自古以來都有市場,只是李咎做得更不要臉。

四個主要的劇,分別配著八個主要的旦角和四個主要的小生,每一出戲要三天才演得完,而“德云社”在一個地方呆的時間有限,演了這個就沒了那個,著觀眾只能選其中一兩出戲來看。

如果觀眾們想看自己喜歡的角兒登臺,就得砸糧食。

一升糧食算一張票,每天統計票數,哪個角兒得的票多,次日就開主演的本子。

一時間十二個主要角兒,再加上幾個冷門的老生老旦武生刀馬旦,總計二十來個角兒,個個兒后跟著一串捧他們的觀眾,那糧食砸得,昏天黑地,烏泱泱的車載斗量,別說一個青山縣,就是十個青山縣也該被救回來了。

這時節尤南的次子尤晉恰回家省親,和“德云社”恰好同道,雙方總是先后落在一個地方,故此尤晉沿途就親眼看著“德云社”怎樣發展起來的。

尤晉格極其古板,又不那些娛樂事,對“德云社”每到一地必然引起的轟十分厭惡。但是他又是個端方君子,做不出因為一己私用權勢為難別人的事,只得忍了。

及尤晉回到了尤府,先沐浴更,再攜家眷與尤南問好。問安后父子閑話,尤晉談到一路南下時在魯南、淮北兩道的幾個城市看見了“德云社”,不得尤晉要提一句的:“戲班子倒是熱鬧,百姓也喜歡。只是兒子總覺得它耽誤了正事,此其一。又激起了人們爭先,引得矛盾不知多,夫妻吵架、父子不睦,禍在彼,此其二。聽說‘德云社’正在金陵義演,父親為何不約束一二?”

尤南正歪在榻上想著“德云社”送來的戲本子,咂著《牡丹亭》辭藻極其華艷。自從李咎送了那本子來,他得手不釋卷,十個兒子也比不得一個本子了,因而對尤晉的話只是聽一句沒一句的。

Advertisement

聞得兒子說起“德云社”來,又問他何不約束一二,尤南想都沒想,順口接道:“你等一下去給唱《竇娥》的萬艷送幾票。幾個本子里《牡丹亭》最好,《鎖麟囊》次之,給千紅們幾個唱真是糟蹋了。特別是這個千紅,原是咱們家的舞姬,神韻極好,可是這個唱腔嘛……真是被萬艷給比下去嘍……你楞在這做甚麼?快去搬兩袋雜糧給萬艷**。回來再給李伯休寫封信,讓萬艷去唱《牡丹亭》。千紅沒個本子,我去給寫個本子嘛!”

尤晉滿臉的一言難盡,不知如何應對才好。

李咎遠在青山,也聽說了“德云社”在外面出的好風頭,且有那些腦子靈活的便效仿起來。“德云社”是極好的,可惜只得這麼一個班子,來了這里就去不得那里。而到都有人想看“德云社”的戲,于是巨大的市場就催生了一大堆效仿“德云社”的地方戲班子。

這些戲班子有些是富豪人家自己出錢置辦的私家戲班,也兼去外頭賣藝;有些則是窮苦人家自己咬咬牙,借了錢辦起來的,用當地的民謠荒腔走板地唱聽來的外面的故事。

能寫劇本的讀書人一時貴重了起來,他們中真的有那種能寫本子的,也有自己沒什麼故事只能寫得一篇四平八穩的駢文,便從《李氏三國》和《三言二拍》里選那些彩的篇章敷衍四折八折十三折的大戲,竟也似模似樣。

有市場、有藝人、有劇作家,幾方湊合到一起,剎那間江南的地方戲班和民間故事本子如雨后春筍般的冒了出來,能飲水皆能歌曲子小調,頗出了些大雍本朝的新奇話本。

別人尤可,只染織陳等氣得不行。

這天已經到了冬月里,江南奇跡似的返了一陣兒暖。染織陳在街上聽見大家說李家戲臺子對面又開了個戲臺子,可以租給外面的戲班上去唱戲,便也去聽了一回,然后就忿忿地朝李咎抱怨來了:

Advertisement

“……哪有這樣造假的,你有《牡丹亭》,人家唱《牡丹行》,你寫《竇娥冤》他們整一出《逗鵝冤》,不服不行……哎你笑什麼,你就不管管?”

李咎聽過那《逗鵝冤》,黃一小調,下里人的確實大家伙兒喜歡,于是笑道:“這是好事啊,唱戲的多說明聽戲的多,聽戲的多說明大家手里有了糧食,不慌了,這豈有不好的?多早晚你我還擔心外頭人趁火打劫呢!”

“那不行,你的戲班里還有我一份錢呢!他們這是搶我的飯吃!”染織陳忍不住翻了個白眼,從懷中抖出一把雕龍刻甲折扇扇起風來,一邊扇風,一邊從李咎手里搶了他的茶就顧自己喝。

李咎容得他排遣自己,另換一個杯子來繼續喝他自己的白水。

染織陳叨叨了半天,總算氣過了頭,探著腦瓜過來看李咎在寫寫畫畫些什麼:“這是啥,兩個大轱轆,能站穩?”

李咎拿著尺子,將圖紙上的微型部件放大數倍謄下來,說:“自行車,能穩,等我造出來你就知道了。”

染織陳聽說有新東西,立刻把剛才的憤怒扔到了腦后。李咎做新東西,那不就是準備掙錢了嗎!那個騾機還沒到手呢,這就出新東西了?

李咎擱下筆,說:“之前不敢弄這個,是因為路不好。路不好它兩個轱轆就容易翻,就算不翻車,顛簸著也難。”

現在有沒有橡膠,也沒有大規模可采集的耐好的替代品,因此車都得用棉花去填,那個震可想而知。之前外面的路破破爛爛坑坑洼洼,晴天七八糟雨天到積水,就算做出來原始自行車,又能往哪用?

現在就不一樣了。

外面到都在修路,等明年春天,就會有五六七八條平坦的水泥路,可以認為初步備了自行車上場的條件。

Advertisement

而今年騾機被造了出來,明年就會小規模裝配,必然會有大量的原材料和品需要運輸。運輸就得有運力啊,難道全部用人力畜力去運嗎?別搞笑了!這活兒得是壯勞力來做,青山縣能有多多余的勞力?這樣能拉車拖貨的壯勞力,他的工廠都招不到幾個,何況就算有多余的人力、畜力還得先滿足糧食耕種和棉花耕種呢?李咎勢必得找個能倍提高運輸效率的工

思前想后,李咎就想到了自行車和三車,這兩個東西可以大大加快兩地的流和商品流通。一個壯勞力的運輸效率可以提高數倍,已經可以暫時滿足李咎的需求了。

至于將來……那不還有短途木軌軌道運輸車嘛!到了要用的時候再說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