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帶著倉庫回古代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安之兆

《帶著倉庫回古代》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安之兆

南下青山縣的路上,老劉掌柜把能做的都做了。

李咎特意將瘧疾、天花、鼠疫、麻風、傷風、狂犬癥等常見流行病的病理、傳染方式和自我保護的方法都給李園人講授過。老劉在李園跟著學了些這方面知識,平時趕路又用李咎寫的《百家雜學》等書刊打發時間,倒是將流行病的防治學了個七七八八,知道怎樣盡可能地保護自己、防止傳染。

這一路上他和妻子不村鎮,不見人群,不共食同宿,時刻注意洗手洗防蚊蟲……許是瘧疾確實傳染有限,總之老劉掌柜是沒染上病,但是寧氏的狀態一天比一天差。

老劉心急如焚,不想越急越容易出錯,這不,暴雨中車陷進了泥坑里,不僅車走不了,寧氏被從褥子上甩下來磕在馬車車棚上,本來就因為發燒而暈沉的腦子更加了漿糊,胃里也是一陣翻江倒海。

老劉掌柜穩住形,將面巾帶上,匆匆進了車廂里面,將寧氏抱回褥子上,不知是安還是安自己:“不疼不疼啊,阿寧,你忍忍,咱們到了李老爺家就好了啊,就好了啊,啊?”

寧氏“哇哇”干嘔了半天才緩過勁兒來,往老劉相反的方向蹭了蹭,勉強笑道:“老聽你,說李老爺……這里好,那里好,真想看看他到底怎樣,真好奇啊……李老爺就在青山縣,又不會跑。你先出去,咱們慢慢走,別淋著雨了風。生病啊,真難,你可不要生病……”

老劉抹著眼淚,將馬車關上,找出木板撬桿等,冒著大雨趕著馬將馬車從泥坑里拖出來。兩人一馬在林中撐起雨棚稍微休息片刻后,又匆匆啟程趕路。

往常要走一個月的路,老劉掌柜趕慢趕的,中途換了兩次馬,半個月就趕到了青山縣。

Advertisement

這天的青山縣也是淅瀝瀝的雨下個不停,李咎在大門外的茶棚里坐著吃茶,聽見來往的行人嘮嗑家常。

今年的雨有點過于多了,還沒到黃梅時就綿綿地下了半個多月,到了黃梅天更是如此……倒不是會引起洪澇的那種暴雨,但是天一直不放晴,多對莊稼的收會有影響。再者,這種小雨降水超出山負荷范圍導致的坡也是江南常見的地質災害。

連王縣令都帶著縣衙的人去各個村里訪查,唯恐哪里做得不到位就導致什麼禍患。

茶棚的老頭兒時刻注意著李咎碗里的釅茶,一時了就要來添。于是李咎索不去那杯茶,卻又引得老頭兒惴惴不安地問是不是茶泡得不好等等。

……李咎哪里喝得出好壞來,再者,這里的茶也就那樣,好壞并沒有特別的區分。

正好這時沒有客人,老頭兒將桌子得锃亮后就沒什麼事可做了。李咎于是住了他,問他家里的田地現在如何。

老頭兒出憂心的神,又地說:“地里倒是還好,只是一直不見日頭,恐怕不是個收的年份。不過大家伙兒都說有老爺您在,咱們就什麼都不用怕了。老爺這幾天看著也是在發愁,不知道可有了法子麼?”

未來能調節雨水干旱,那也調不照和風力大小,李咎也是一籌莫展,只能搖搖頭:“暫時想不出什麼辦法,只能希這個雨天早些過去。”

老頭兒便嘆息一聲,繼續坐在攤子后面發愁。

李咎確實也沒什麼法子,頂多不過是多準備糧食以備今年減產后救人罷了,又或者最多再加上收割后盡快補種其他能吃的東西。這時就不用管什麼口,又是什麼營養了,不死就行。那些生長周期偏短的食種子可以先找出來以備套種。

Advertisement

放夠了風,李咎起正要回去繼續死磕騾機的部件加工和組裝,遠遠地就看見三個自家醫學生穿著大白袍子,套著深藍的褡護比甲等急匆匆地趕來。

他們戴著口罩,將頭發扎得的,乍一看和現代的醫生也不差什麼。

李咎瞅著他們的表,再看看他們急急匆匆的步子,猜測是有什麼要的事,于是也迎頭上去。

打頭的是兩個坐館大夫帶來的學徒錢英,他看見李咎,眼前一亮,忙又小跑幾步直沖到李咎跟前,氣吁吁地說道:“劉掌柜回來了,帶的個病人,得的是瘧疾。劉師姐在那邊照顧著,我們不敢讓他進城,特意來問老爺怎麼辦。”

“瘧疾?糟糕啊,這個天氣蚊蟲厲害,蚊蟲最容易傳染這個病……你去貨行找老陳配齊殺蟲、消毒要用的石灰和其他消毒劑、煤炭。你去牲口棚套車,準備送這些貨品去學塾。你去通知你師父守好李園。我去找縣丞通知此事,稍后我們學塾見。”

慌了手腳的年輕人仿佛找回了主心骨,穩定了心神,按照李咎的吩咐各自散開行起來。

李咎從馬廄牽了阿宅出來,先往趙縣丞府上告知此事,讓他們有個心理準備。如果能把瘧疾按死在城外,那是最好,萬一不幸傳染開了,他們府得有個心理準備。

趙縣丞深知其中利害,無需李咎多言,他便翻出既往理其他瘟疫時的舊例請李咎幫忙看看改改,最后拿著李咎的改版為本,給王縣令謄抄了一份送去,另一份就放在上,一旦事出不妙,立刻就能按例行事。

府反應是重視又快速,李咎便放下心來,打馬去了李園的學塾。

學塾里正在組織大家調制石灰進行殺蟲,劉五娘獨自一人照顧寧氏,劉掌柜因為傷風寒,略有冒的跡象,已經被單獨隔離在一個學生的實驗室里。

Advertisement

李咎一到,就有人來匯報什麼況,怎麼個理法兒,開的什麼藥方等等,聽上去井井有條,一不錯。

劉五娘給寧氏開的方子正是酒冷萃法萃取的青蒿。其他的方法都太遙遠了,唯有這一個冷萃青蒿是現有的驗方加上未來的化學醫學科技加持的,除了它,李咎也想不到其他辦法。甚至劉五娘的萃取方和用藥方已經比較完善,比李咎能想到的還要像模像樣。

劉五娘找對了方子,李咎又沒有更好的辦法,于是寧氏的治療方案就用了劉五娘的方子。藥房切配拿著方子自去抓藥萃取不提,李咎則套上一件細紗外套,去實驗室找老劉問個仔細。

終于回家了哈哈……

看著好朋友找到屬于自己的興,開心!

就是累啊……累死啦……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