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咎想到“廣告”法兒就是“文以載廣告”。
這段時間李咎已經編好了基本教材,文學相關一大本,數學相關一小本,基本科學常識一小本,只等農忙過去、生產部分轉移,接下來就好上課了。
自從王得春接手了賬簿子,自家產業全面開花步正軌,李咎反而得了閑。
他讓阿柱帶著初三和十八兩兄弟往青山縣的書肆將各書本都盤了一冊回來,沒日沒夜略看了遍,大致弄清楚了文學發展的階段。
大約相當于地球位面的元、明之,雜劇已經興起,也頗出了些好本子。
李咎重點看的是歷史和雜劇,一邊看一邊和地球位面做對比,發現相似的地方很多。比如這個位面也出現了三國鼎立的時代,當時也有一大批英雄豪杰,其中一部分名人和地球的名人還是相同的,流傳下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并且這些故事與地球上的故事也頗有相類之,例如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白渡江。
但是《三國演義》這部巨作還沒問世。
李咎在計劃的第一欄寫下了《三國演義》,并且將楊慎寫給秦漢的那首臨江仙謄抄在旁邊: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事,都付笑談中。”
……
李咎準備用連載的形式發布《三國演義》,這樣又能給大家足夠的時間悉、傳抄劇,又能給他足夠的時間修改不合時宜的容。
嗯到時候讓大發明家黃月英發明一下青山筆(鉛筆)和青山泥(水泥),再讓貂蟬穿上“青山虹霽”(月華尾)跳個舞,再讓大喬小喬用青山皂(香皂)洗臉,用青山胭脂(未來即將上線的彩妝線)打扮。
以《三國演義》橫掃幾百年譽全球的威力,帶一下青山縣的“特產”,問題應該不大。
等改抄完《三國演義》,再把《竇娥冤》《西廂記》《牡丹亭》給它抄了,到時候有什麼新貨都給植進去,一定要把青山縣打造江南的典故中心,如此,文人墨客即便自己不來,也得用上青山縣的典!
什麼石榴、郁金,在傳世之作里常有出現,如今也該到月華了!
李咎讓孟田旺去主持改良紙張和油墨,也是這個原因。他需要將書本的本降下來,才能讓自己的故事能傳揚得更遠。
同時,等農忙一過,李咎馬上回將讀書識字掃盲這件事提上日程,不出今年,青山縣的底層人民識字率會有個飛躍,會有更多人能看得懂、復述李咎的故事。
識字率和傳播本直接決定傳播效率,考慮到蜂窩煤是今年秋末冬初的項目,中間有很長一段時間李咎不準備搞出新東西來分薄既有產品的影響力,那麼中間這幾個月用來解決識字率和傳播本,比較合適。
染織陳也是有一定鑒賞力的,看了定場詞,就拍掌道:“好!”
李咎道:“只可惜不是我自己所作,乃是一位大才子的名篇。”
說罷,李咎又落下了“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一句。
染織陳道:“這句不假,不過中間的這幾個彎彎曲曲的符號是什麼?”
“乃是句讀(dou)。”李咎道,“這個故事我預備命人印在紙上,去外面傳播,要請那些說書的、認字兒的給大家念出來。我覺得加上句讀之后,說書的能說得更明白些。你看,一撇是中間停頓,一個小圈兒是一句說完了。”
李咎說完,對照所看的本位面歷史,又往下改編了兩段,例如這個位面沒有秦朝,那“周末七國紛爭,并于秦”就需要改為其他的表述。
古代已經有了句讀,只是缺乏一個系統的約定符號罷了。李咎拿出來的只有逗號、句號和冒號三種,還未涉及引用、嘆詞,因而很好理解。
染織陳看了一段就明白了這些符號的意義,對李咎是更加服氣了:“先生神人也。”
李咎道:“不敢當,乃是先祖的智慧。”
第一章是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如果能配上圖畫就更好了,至樂意看的人會多一點,也更方便夾雜廣告。
“陳兄,煩請幫我找個能畫畫的人。畫工不用太好,也不需要是知名的人,只要能把人畫好就行。”
李咎速寫了一幅三兄弟結義的線圖,雖然只有線條,劉關張三人的形象、背景、脾躍然紙上,襯著山石草木,栩栩如生。
他將速寫給染織陳,道:“就照這樣,讓人臨摹,選個好的定下來。等油墨和紙做了,就刻雕版,拿去印刷,一次能印幾百份,豈不痛快?”
“包在我上。”染織陳痛痛快快地答應下來,收好畫紙,又催他繼續寫,“這兩段就極好,十常侍禍國殃民,然后呢?”
李咎記得住節,卻記不住那麼多原文,哪里還能繼續往下,當即笑回說要去翻翻祖上傳下的書再抄出來。
染織陳再三叮囑,原稿抄完趕給他送過去,還有別忘了那個床墊也給他弄一個,順手又揣了一瓶好酒,這才心滿意足地回去辦事了。
曾經,蘇晚晚被全網嘲沒禮貌耍大牌,是全網最不願讓自己愛豆合作的藝人。但突然有一天,蘇晚晚變了。一手古琴一手笛子一個比一個厲害 一支舞蹈艷冠古今 一手書法張揚大氣 就連性格……都和以前不一樣了 但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只是一個從古代來的靈魂而已。一個為了實現夢想不斷努力,還不小心當上了團寵的靈魂。當總裁的大哥:妹妹,哥哥給你量身打造了一部電影!當影帝的二哥:妹妹,哥哥免費陪你演每一部劇!當電競冠軍的三哥:妹妹,哥哥帶你直播漲粉兒!被三個哥哥擠到一邊的某總裁:寶寶,你想要什麼我都給你,咱不跟哥哥玩兒了行嗎? (這文沒啥,甜就行了!)
李青穿越明初,機緣巧合下拜張邋遢為師,一直過著清閑日子。 恰逢馬皇后病重,御醫束手無策,朱元璋為治好馬皇后,派錦衣衛尋找仙人張邋遢。 無良師父率先跑路,李青被錦衣衛逮個正著,只能硬著頭皮進宮為大明皇后治病,至此開啟了他的大明之旅。 他曾經歷洪武一朝的血雨腥風,也曾卷入靖難之役的殘酷戰爭。 他看過永樂萬國來朝的風華,也見過仁宣之治的繁榮盛世。 他曾做過錦衣衛,也曾入閣拜相。 他戰過韃靼、瓦剌,也打過倭寇。 他與王陽明是摯交好友,也和唐伯虎游逛青樓、風流狎妓…… 他是一個被時間長河遺忘的人。
國家衰落,從來不是外族之禍;朝堂之亂,才是國亂根本。一個華夏第一特種兵,從戰死他鄉到穿越異界,成為大武帝國的六皇子,但顯得極為光耀的身份,在整個大武皇朝上下,卻成為了被人嘲笑、諷刺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