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科幻未來 災變時代:我能點亮科技樹 第840章 恒星捕捉計劃

《災變時代:我能點亮科技樹》 第840章 恒星捕捉計劃

地球歷4460年。

泛人類聯邦疆域,距離開普勒452恒星系29.7年之外。

那是一個單恒星恒星系,主星為一顆型較小的紅矮星。

說是恒星系,其實整個恒星系除了一些小行星之類的小天之外,本沒有一顆行星。

稱得上一聲孤家寡人。

這樣的星系在宇宙中其實有很多。

通常況下,這些恒星系是不會有文明造訪的。

就像它,雖然開普勒452恒星系附近,也算是泛人類聯邦的首都區域,但上千年來,從來沒有戰艦進它的恒星風范圍。

甚至,由于它的型較小,人聯巨構工程部在鋪設戴森球的時候都把它略過了。

但這一天,一支艦隊的到來打破了這個恒星系原有的寧靜。

那是一支完全由巨構工程組的浩大艦隊。

五百多艘【摘星者】,和一艘【夸父】。

……

人聯科學院,中心研究所。

一名名院士正神而忐忑地著全息投影中的畫面。

畫面中,赫然是那顆被數百個巨構工程層層包圍的紅矮星。

這是人聯第一次捕獲恒星實驗。

先前,科學院通過【摘星者】與【夸父】相互配合,在小宇宙中塞進了一百多顆不同規模的行星。

克萊因瓶的口看起來并不算大,只有一百多公里。

但那畢竟是四維結構在三維空間中的投影。

其真實結構的龐大程度是眼無法觀測的。

據科學院的計算,別說恒星了,就是恒星,也可以輕而易舉地被吞其中!

Advertisement

正常來說,“選”小宇宙寶貴席位的恒星,起碼也應該是一個g型黃矮星。

紅矮星這樣的小個子,還不了科學院的眼。

但這畢竟是第一次進行恒星捕獲實驗。

穩妥起見,科學院特地選擇了一顆型最小的紅矮星。

當然,捕獲功以后,它會被丟回原位——沒辦法,小宇宙的空間太過張。

據科學院的規劃,小宇宙起碼需要塞進五顆質量大于等于太的中等恒星。

換句話說。

在一個方圓一年的區域里,總共要塞進五顆中等恒星和一百余顆規模不等的行星。

度,就是銀河系中心區域來了都得喊一聲大哥!

你可以想象一個穩定運行的五星系統嗎?!

你可以想象數十顆行星運行在同一條軌道的場面嗎?

不錯,在科學院提出的瘋狂計劃里,這一百多顆天,將會在人為的干預下形一個穩定運行的五星系統,同時,那一百多顆恒星也會平穩地圍繞著這些恒星運行。

計劃的提出者……

毋庸置疑,是葉夫尼院士。

這很合理,不是嗎?

……

全息畫面中,一艘艘龐大的巨構【摘星者】飛向那顆被選中的紅矮星。

這是科學院最新的技

通過【摘星者】的相互協作,足以搬運大部分中小規模的恒星。

當初【十】提出的搬運恒星的要求,人類文明終于將其實現了!

五百余艘【摘星者】在零的控制下展開結構,并通過大統一場相互連接。

Advertisement

【摘星者】功率逐漸提升。

這顆表面泛著紅褐的紅矮星,逐漸開始了搖!

與此同時,【夸父】也開始全功率運行。

經過科學院加固和改造克萊因瓶結構逐漸變得清晰起來。

漸漸地,它變了一個表面散發著點點芒的標準球

那是小宇宙中各種大規模人造設施產生的亮

在零的準控制下,【夸父】和【摘星者】們相向而行。

當那個象征著克萊因瓶口的球結構與紅矮星接的那一刻,神奇的現象出現了!

呈標準球的紅矮星,在這一刻出現了嚴重的扭曲。

隨著兩者的不斷接近,紅矮星的型也開始以眼可見的速度小起來。

十多分鐘后。

這枚紅矮星徹底消失在了茫茫宇宙之中。

而那個原本大部分區域為黑的球結構,此時正散發著淡淡的紅褐芒——那是來自小宇宙的紅矮星芒!

功捕獲目標恒星!”

波瀾不驚的電子合音響起。

“正在進行釋放實驗……”

話音落下,【夸父】改變航行方向,緩緩向后退去。

不僅僅是【夸父】,位于小宇宙的【摘星者】們也拖拽著恒星朝相反的方向退去。

又是一陣極度扭曲的畫面。

一個紅褐的星球由小變大,由扭曲至正常,最終再度出現在大宇宙之中。

功釋放目標恒星。”

“【夸父】狀態正常。”

“【摘星者】狀態正常。”

“目標恒星狀態正常。”

Advertisement

“實驗功。”

著全息投影中那依然在緩緩釋放和熱的紅矮星,呂永昌一邊鼓掌,一邊從椅子上站起來。

“立刻開始恒星捕獲計劃。”

“對了。”

他像是想到了什麼,扭頭說道:“先派這批【摘星者】去一趟帝國要塞那邊。”

“從它的附近區域找一個恒星帶過去。”

“當初答應的那場易,也該畫一個句號了。”

“收到。”電子合音響起的那一刻,五百余艘【摘星者】依次離開紅矮星附近,排整齊的隊列駛向了深空。

ps:謝浩月之冬的大神認證!

謝多時一道的善哉善哉的大保健!

今天又是五章。

各位讀者大大們,手指,點點用發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