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科幻未來 災變時代:我能點亮科技樹 第834章 環形科研工程

《災變時代:我能點亮科技樹》 第834章 環形科研工程

在嘗試了數次之后,呂永昌逐漸明白了這個異常時空結構的“開關”。

簡單地來說,當探測艦的曲率引擎輸出功率在43.8%至49.7%這個區間,它都可以出現在這片星域之中。

但測試結果顯示,只有當曲率引擎輸出功率在46.2%時,這個時空結構的穩定才是最高的。

過低會導致其變得“模糊”,過高又會導致其變得“扭曲”。

不得不說,人類的運氣真的很好!

在發現這個規律以后,呂永昌不由發出了嘆。

第一次消失的129c探測艦不用多說,經過這片區域的時候,曲率引擎的輸出功率正好位于這個區間

至于第二次消失的1531c探測艦,那就更不用說了。

正在全力加速的探測艦,不管是早一秒還是晚一秒,都會讓人類文明徹底錯過這個神奇的時空結構。

對這個異常時空結構的探測行正式開始。

其中一艘探測艦負責用曲率引擎穩定其存在,另一艘探測艦負責對其周圍的時空進行全面探測。

呂永昌暫時放棄了讓一艘探測艦進這個扭曲克萊因瓶的想法。

畢竟,以先前兩艘探測艦的況來看,這只會是有去無回的下場。

在尚未搞清楚這個扭曲的克萊因瓶背后的種種謎題前,呂永昌不準備繼續這種無謂的浪費了。

……

地球歷4402年。

從開普勒452恒星系出發的科研實驗艦和工程艦功抵達了這片死寂星域。

在工程艦和機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個圍繞著時空異常結構的環形科研工程被搭建了出來。

其中,有度更高的大統一場生裝置,也有更高度的探測裝置。

由此帶來的,是更多有價值的數據信息。

Advertisement

……

人聯科學院中心研究所。

整整兩年的研究。

在呂永昌的帶領下,維度實驗室和時空理論研究中心相互合作,在大量的數據支撐下,終于構建出了這個扭曲的克萊因瓶的一部分四維模型。

通過這半個四維模型,科學院至知道了兩艘探測艦失去聯系的原因——問題就出在這個扭曲結構上!

打個比方。

把一個泡沫球放在平靜的水面上。

下,這個泡沫球在水底的投影,應該是一個圓形的影。

但如果水面泛起波紋,泡沫球的影子就會變一個不斷扭曲的類圓形影。

這個類圓形影的扭曲程度,會隨著水面波程度的加大而不斷加大。

克萊因瓶也是如此。

眼前這個龐大的克萊因瓶結構,其四維結構的穩定程度應該相當不錯。

但克萊因瓶的口和出口,其實是其在三維空間的投影。

時空就是海洋。

在曲率引擎的作用下,時空海洋不斷波,自然會導致其在三維空間的投影出現扭曲。

而那兩艘經過扭曲克萊因瓶的探測艦,不出意外的話,已經被時空的力量徹底摧毀了。

……

研究獲得了果,這本應該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

但中心研究所的氣氛卻顯得格外凝重。

原因無他。

隨著對扭曲克萊因瓶的深研究,謎題越來越多了。

為什麼它一定要在時空波況下才會出現?

它的出口又在哪里?

這個克萊因瓶到底通向何

一個個疑問在呂永昌和其余院士們心中不斷浮現。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呂永昌提出了一個方案。

依然是派遣探測和探測艦,嘗試進口進行更深層次的探查。

Advertisement

但和前兩艘失聯的探測艦不同。

這一次,科學院首先需要據現有的半個四維模型,找到一個讓它的三維投影不再扭曲的方法。

只有這樣,探測才能順利、安全地通過這個克萊因瓶的口!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科學院對這個克萊因瓶所在的區域進行了各式各樣的實驗。

環形研究工程,大統一場造的引力波源源不斷地產生著。

在呂永昌的命令下,它不斷嘗試著找到一個影響較小的時空波模式。

但……

無濟于事。

直到呂永昌重新研究克萊因瓶口的出現和消失規律,他才發現了一個一直被所有人忽略的問題。

并不是時空波導致其出現。

準確地來說,是時空“凸起”導致了這個克萊因瓶結構的出現!

還是那句話,時空就像海洋。

海面的凹陷,也就是時空的凹陷,形了引力。

但時空并不是只能凹陷。

曲率引擎的作用原理便是讓一部分時空凸起,一部分時空凹陷。

由此形的時空海浪,也是如此。

過去兩年里,曲率引擎制造的時空海浪太過集,這也給科學院帶來了一個假象——只有在時空波況下,這個克萊因瓶結構才會呈現出來。

直到科研艦隊和工程艦隊抵達,環形科研工程的建,實驗步細化的程度,才讓呂永昌發現了其中的奧妙。

……

找到問題所在后,事就變得簡單了。

在環形科研工程的大統一場控制裝置的作用下,目標區域的時空開始緩緩凸起。

它不再和以前那樣上下波,而是像一座在時空海洋上緩緩聳立的小山一樣!

“檢測到異常時空結構。”

零的電子合音響起的那一刻,全息投影中也出現了一個神奇的景象!

Advertisement

環形科研工程的中央區域,不知何時出現了一個表面無比圓的球結構。

黑暗、深邃。

的星在經過它的時候,全數被吞了其中。

這就是巨型克萊因瓶口的標準三維投影!

它不再扭曲。

這意味著,人類已經可以嘗試派遣探測艦進其中!

但呂永昌心中卻生出了一

理論上來說,它不應該是徹底黑暗的啊。

克萊因瓶是雙向結構,通道一旦完構建,即便在也能看到出口的“畫面”。

雖然心中疑,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實驗都到這一步了,他總不能因為這個終止實驗吧?

于是,呂永昌將腦海中的顧慮拋到了腦后,再次低頭查看了一番環形科研中心傳回的檢測數據。

在確認沒有問題后,他深深地吸了口氣,并下達了一道命令。

“釋放探測艦。”

“目標:巨型克萊因瓶口!”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