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時辰前,黃猗被孫策了兩個耳,臉上還沒消腫,咽不下這口氣,帶著自家的部曲來報復,沒想到一見面就被典韋放倒一個。看到孫策,他已經慌了,卻沒想到孫策這麼客氣,居然有意讓出荊州刺史。
變化太快,黃猗有點反應不過來。可是聽到“別跟婦人一般見識”,他頓時有遇到了知音之,不連連點頭,跟著孫策走到了側院。孫策還沒說話,他就拱手施禮,行了一個九十度的大禮。
“將軍,剛纔一時氣急,口不擇言,對令尊不敬,我疚得很。這不,趕來想給將軍道個歉,卻又趕上丈人棄世,也沒來得及說。”
孫策笑笑。“黃兄放心,我這人不記仇。”
“將軍懷,非等閒人可及。我家丈人將這重任託付給你,真是慧眼識人啊。”
“黃兄過獎了,前面說話。對了,剛纔夫人說你不能做荊州刺史,卻是爲何?”
兩人一邊說一邊向前走,聲音越來越小,屋裡的袁權雖然豎起耳朵聽,卻還是隻聽到寥寥幾句。不過這幾句已經讓清楚孫策沒安好心,什麼不記仇,當時兩個大耳可響亮得很。本想起去攔,可是一想剛纔黃猗一聽說孫策願意讓出荊州刺史就了三分的腰桿,一種莫名的嫌惡油然而生,也懶得去管他,回頭再問是怎麼回事也就行了。
不管怎麼說,能將黃猗安住也是必要的。黃猗之所以和鬧,正因爲袁嫌棄黃猗誇誇其談,不肯讓他做。如果孫策真的願意讓黃猗做,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見孫策向自己請教,黃猗的自尊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他向孫策解釋了一下任之法,重點講了一下三互法。其實孫策很清楚三互法是怎麼回事,甚至可以說比黃猗本人還要清楚,但他還是聽得很認真,一副如夢初醒的模樣。
“還有這麼回事啊,怪不得袁將軍不肯自領豫州牧。”
黃猗大笑,很有就。
孫策很失。“照這麼說,黃君豈不是既不能任荊州刺史,又不能任豫州刺史?”
黃猗也很尷尬,恨不得自己一個耳。說這麼多幹什麼,先把荊州刺史印弄到手再說啊。“這……事急從權,也是有特例的。三互法並非古制,乃是孝桓帝所制,施行之來多有不便,蔡伯喈就曾經上書反對過。將軍若是不信,待會兒等蔡伯喈來,你可以問問他。”
“這倒也是,待會兒我問問蔡先生。不過,我還有另外一個想法,不知道黃兄有沒有興趣。”
黃猗脯拍得咚咚響。“孫將軍,我知道時局艱難,你我當同舟共濟,不管是什麼事,只要我黃猗能辦到的,絕不推辭。”
“監軍,願意屈就嗎?”
“監軍?”黃猗出幾分猶豫。
“董卓派人侵奪南,武關一帶很快就要大戰,僅憑橋元茂是不夠的,還需要增派援兵,去增援的將領能不能和橋元茂共事就了一個問題。原本大家都差不多,袁將軍若在,他指定誰是主將,誰是副將,沒人敢有異議。我剛剛接手,資歷太淺,門第又低,他們未必能聽我的。黃兄是袁將軍長婿,江夏黃氏又是名門高第,如果你做監軍,從中斡旋,我想他們應該能給你幾分面子。”
黃猗聽了,連連點頭,腰桿又直了幾分。他覺得孫策說得太對了,他簡直是最適合做監軍的那個人。監軍好啊,不用領兵作戰,又能節制諸將,威風得很。
“如果孫將軍信得過我,我願意走一遭。”
孫策鬆了一口氣。“有黃兄做監軍,武關無憂矣。黃兄,依你之見,誰最適合統兵增援武關?”
黃猗鄭重其事地想了想。“我覺得陳公瑋最合適。一來他資歷最長,又與將軍不太和睦,留在宛城,說不得要和將軍起衝突。讓他增援武關,既可見將軍對他的尊重,又可以將他調離,從容行事。”
孫策挑起大拇指。“黃兄不愧是讀書人,思慮周全,我怎麼沒想到這一點呢。不過,他願意去嗎?”
黃猗傲然一笑。“將軍,如果你信得過我,我願意做將軍的說客,鼓三寸不爛之舌折服之。”
“好!”孫策大笑,用力拍了拍黃猗的肩膀。“那我就把武關給你了。”
黃猗拱手施禮,欣然從命。“敢不效命。”向後退了一步,昂首,轉就準備走。孫策一把拉住他。“莫急,反正他們待會兒都要來的。趁著這個機會,我再向黃兄請教一些問題。與君一席談,勝讀十年書。我以前真是浪費了太多的時。”
黃猗滿面紅,眉飛舞,欣欣然有睥睨天下英雄之意。
——
周瑜趕到黃承彥營中,屏退衆人,開門見山。
“黃先生,後將軍傷重不治,已然棄世了。”
黃承彥皺了皺眉,卻不驚訝。他知道袁傷勢很重,即使有名醫張伯祖、張仲景師徒在,也未必能救他命。他對此早有準備,看到周瑜來找他,他一點也不意外。
周瑜看在眼中,暗自讚歎。這前輩就是前輩,什麼事都瞞不過他。不過,接下來這件事,他可能就不一定猜得著了。
“後將軍臨死之前,將大事託付給伯符。他還要伯符許下三個諾言。先生能猜到是什麼嗎?”
黃承彥眉心微蹙,沉片刻。“其一應該是與袁紹爭鋒,爲他爭一口氣。其二應該是救回他的兒子袁耀,或者爲袁耀報仇。這其三……我就不清楚了。”
周瑜一聲輕嘆。“他將兩個兒託付給了伯符,還要伯符娶他的小兒袁衡爲妻。伯符不應,他就抓著伯符的手不鬆,手腕都青了。”
周瑜話音未落,黃月英的臉就變了。黃承彥看得真切,眼神一黯,搖搖頭,苦笑道:“這袁公路,臨死也不失路中悍鬼本,連婿也用搶的。”他頓了頓,又道:“他的眼不錯,孫伯符的確是塊璞玉,奇貨可居。不過孫伯符眼很高,恐怕不是什麼子都能得他歡心的。縱使袁氏門第高貴,袁公路命難違,正妻之位無人可爭,將來能不能琴瑟和諧也是不好說的。我聽說,黃猗對袁權的怨言可不。”
黃月英咬著脣,眼神如飛刀。
章節報錯
大明朝正德十二年冬,徐晉穿越到江西上饒縣一名窮困潦倒的儒童身上。這一年,明朝皇帝朱厚照正在邊鎮宣府遊玩。這一年,江西寧王朱宸濠正暗中運作準備謀反。這一年,家徒四壁的徐晉尋求出路,最終選擇考科舉,從縣試、府試、院試,再到鄉試,一路過關斬將,卻一步步捲入了寧王朱宸濠造反的漩渦……
隋朝末年,朝政腐敗,社會動盪,四方豪傑紛紛揭竿而起.李旭是邊塞的一個平凡少年,在隋末的風雲際會中結識了一大批當世豪傑,並在逐鹿混戰中大放光彩,顯露英雄氣概.歷史漸漸遠離了它應有的軌跡.
蘇晨一覺醒來,系統覺醒! 可以在大唐和現實之間來回穿梭! 在大唐蘇晨結識了老友老李,兩人成為忘年交! 老李:“這土豆是何物,能畝產三十石? 老李:這二鍋頭為何如此之烈? 老李:賢弟,這電動車為何比我的烏騅寶馬還快? 當有一天蘇晨拿了一個地球儀送給老李! 從此以后老李不斷送給他一些奇怪的東西! 什麼權杖啊,王冠啊,寶刀啊! 現代社會! 專家:臥槽這是羅馬教皇的權杖!? 這王冠是天竺國王的? 這刀是第一人天皇的御刀?! 直到有一天,整個世界都插上了大唐的龍旗! 整個大唐的朝臣都來到蘇晨的酒館面前,李二在朝臣中央對著蘇晨說道:“好賢弟,你可認出來我來了,我是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