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策行三國 第188章 攻心(書友兢兢業業寂寞哥萬點打賞加更)

《策行三國》 第188章 攻心(書友兢兢業業寂寞哥萬點打賞加更)

勒住馬繮,回頭看了一眼,淚水奪眶而出。

“志才,若是早聽你的,不至於如此。”

戲志才臉平靜。“將軍不必如此,局勢還沒有到不可收拾之地。不過,將軍可不能再錯了。”

用力的點點頭,淚珠飛灑。他沒法不傷心,實在是太慘了。伏擊袁、孫策失敗,被孫策殺死殺傷兩千多人,已經是元氣大傷,但厄運卻還沒有結束,周瑜率領近萬人追了上來,一口氣追了一百多裡,他連口氣的時間都沒有,人困馬乏,邊只剩下不到二十騎。夏侯惇的眼傷發作,時而昏迷時而清醒,曹仁也了重傷,急需治療,其他人也好不到哪兒去,一個比一個狼狽。

再往前走幾十裡就到魯關了,但是戲志才反對去魯。他建議曹北上,從小道穿越伏牛山,去。魯關還控制在袁的人手中,說不定正等著他們自投羅網,以他們這點兵力本闖不過去,不如從小道去,聽說朱儁正駐軍,曹可以去投靠他。

猶豫了很久,最後還是接了戲志才的建議。損失折將,大敗而歸,一萬東郡兵全軍覆沒,他就算逃回東郡,這東郡太守也做不了,袁紹肯定會安排其他人接管東郡,他要麼歸田園,從此不問兵事,要麼徹底向袁紹臣服,甘心做袁紹手下的一個普通將領,總之不可能再讓他獨領一部了。

與其如此,不如另尋出路,依附朱儁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朱儁曾經平定南黃巾,與皇甫嵩、盧植並稱大將,就連孫堅都曾經是他的故吏,威重天下,眼下能和袁氏兄弟抗衡的人屈指可數,他勉強可以算一個。

Advertisement

“走吧。”曹下馬,將繮繩扔給親衛,走到夏侯惇的擔架前,俯對夏侯惇說道:“元讓,堅持住,我們去。”俯擡起擔架,大步向前走去。

曹仁、曹洪等人紛紛下馬,歸隨其後。

——

周瑜接到消息,下令停止前進,返回宛城。

驚弓之鳥,就算不死也沒什麼威脅了。袁生死未卜,宛城局勢隨時可能生變,孫策重傷,武關急需支援,有太多的事需要他去做。

一路追來,雖然小規模的戰鬥時常發生,但曹軍已經鬥志全無,基本是一即潰,小部分人逃到山野之中,大部分人做了俘虜。周瑜一邊走一邊收拾,回到宛城時又多了一千多人,幾十匹戰馬。

剛剛駐大營,還沒來得及洗漱,楊弘來了。

楊弘主請纓,去輜重營面見黃承彥,希他能顧全大局,率領輜重營的工匠趕去武關,卻被黃承彥婉拒了。黃承彥說,小了傷,不宜遠行,我夫人又不在這裡,我得陪著。至於輜重營的工匠,他們來去自由,只要他們願意,你看中了誰都行,我不干涉。

楊弘了一鼻子灰,明明知道黃承彥是藉口,卻無可奈何。他著頭皮去輜重營,召見工匠,許以重賞,本以爲至會有一半人心,結果本沒幾個人理他。一問才知道孫策輜重營的工匠與衆不同,普通工匠能領百石俸祿,組長則有二百石,雖然不可能暴富,但勝在長久,可以拿一輩子,兩相一比較,楊弘所謂的重賞本沒什麼吸引力。

更何況,有能力的工匠自認是木學堂的學生,黃承彥的門生,既然先生不去,我們也不去。

更重要的是工匠們認爲,除了孫將軍,沒人會尊重他們,用得著的時候還有幾句好話,用不著的時候本不把他們當人看。之前奉命配合諸將攻打莊園,就有人對他們呼來喝去,如果不是孫將軍給他們撐腰,說不定有人會被殺。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比了一圈下來,只有孫將軍最在乎他們。沒有孫將軍的命令,我們哪兒也不去。

Advertisement

楊弘費了半天口舌,威,最後還是沒什麼用,倒是有幾個工匠願意去,但杯水車薪,本不夠。再後來,那幾個人被其他工匠威脅,又打了退堂鼓,索一個也不肯去了。

楊弘無奈,只得來找周瑜。

周瑜很客氣,耐心地聽完楊弘對當前局勢的分析,點頭表示贊同。“先生說得對,當以大局爲重。伯符不是不明事理之人,他會支持先生的建議的。”

楊弘苦笑道:“正如你如言,孫伯符有大仁,擔心西涼兵侵,南會像潁川一樣生靈塗炭,答應了我的要求,可是輜重營的工匠沒有孫伯符那樣的見識,他們拒不服從命令,不肯去武關……”

周瑜角一挑,瞥了楊弘一眼,出略帶調侃的笑容。楊弘心虛,頓時語塞。

“公瑾,你……有辦法?”

周瑜笑了。“文明先生,你屈尊枉駕,來營中見我,我激不盡。不過有些話,我覺得還是說明白的好,免得誤會。你說輜重營的工匠不服從命令,敢問是誰的命令?是袁將軍的命令,還是孫將軍的命令?”

楊弘訥訥地乾笑了兩聲。

“如果都不是,那我想問先生,還有誰有資格給那些工匠下令?先生,你想奪孫伯符的兵權嗎?”

楊弘大赧。他的確有這樣的心思,可是面對溫潤如玉的周瑜,他無論如何也說不出口。孫策立了功,反而要奪孫策的兵權。現在周瑜也立了功,是不是也要奪周瑜的兵權?

周瑜語調從容,落落大方,沒有一不敬,甚至連一點生氣的覺都沒有,卻堵得楊弘啞口無言。楊弘尷尬無比,想拂袖而去,卻又不甘心。除了向周瑜求助,他真的無計可施了,總不能看著武關陷落。

Advertisement

“先生,若不是朝廷猜忌皇甫義真、盧子幹諸君,奪他們的兵權,又怎麼會讓董卓坐大?大漢今日之劫難,雖說是先帝行事荒悖,張讓、趙忠弄權所致,卻也有朝中諸公權謀之的一份功勞。殷鑑不遠,先生還是莫要輕信流言,自毀干城的好。”

楊弘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尷尬之極。

周瑜喝了一口水,幽幽地說道:“孫伯符若是對袁將軍不利,只要像諸將一樣袖手旁觀,袁將軍就命喪曹之手了,何須多此一舉。不知到了那時候,先生該如何面對袁將軍在天之靈,蔡伯喈將來又該如何記載先生的深謀遠慮、千秋大計。”

楊弘駭然變,汗如雨下。

謝書友兢兢業業寂寞哥萬點打賞,加更一章。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