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錦衣夜行 第八百八十四章 1箭雙雕

《錦衣夜行》 第八百八十四章 1箭雙雕

第884章 一箭雙雕

夏潯候得午朝結束才趕到宮中,他的時間把握的剛剛好,朱棣此時剛剛小憩結束。(百度搜索贏話費,讀看 看小說網)

朱棣起來,喝了一杯釅茶,神清氣爽之際,敬事房太監趕來,向他稟報一些務。

這老太監葉鐸格,歲數是真大了,是宮裡歷經洪武、建文、永樂三朝的一個老太監,因為老實本份,與人為善,不好爭權,在宮裡面很有人緣兒,歷經三朝,直到前年初才混上敬事房大太監的位子。

葉太監躬著道:“皇上,這宮裡頭連著好幾年沒進人了。娘娘慈悲,曾經幾次裁減宮中年老的宮。循例,年初的時候,宮裡又把一批年長的宮遣返回家了,這宮裡頭得用的人手實在不足,眼下只有幾位貴妃娘娘那兒人手還算夠用,其他各殿連灑掃、打理的人都不夠了……”

原來,這宮裡頭的太監主要來源是自閹、貢獻和戰俘。大明這時節,混到要閹了宮才活得下去的還是數,因此自閹宮的侍最,主要來源是兩條:一是從被打敗的戰俘和被鎮的造反者家中擇選年的孩子閹了宮侍駕。二就是向朝鮮等屬國索要。

而宮的來源就不同了,你自願宮也進不去,除了向屬國索要一些秀,就是由朝廷選秀。而朝廷已經從建文初年起就沒選過秀了,建文剛一登基就忙著宰他叔叔,然後燕王就造了反,兩下裡打得不可開,哪顧得上這些事兒。

朱棣當國之後,忙於南征北戰,后宮之事概由徐後掌理,徐娘娘也是個節儉的人,並未舉行過選秀。從洪武末年到現在度已經超過十年,許多宮人年紀大了,陸續被遣出宮去,宮裡頭得用的人手不足,這老太監職責所在,便來向朱棣稟報。

Advertisement

朱棣聽了不以為意,頷首道:“朕知道了,等春闈結束,選一次秀就是了。”

葉太監好不歡喜,連忙答應,點頭哈腰地退下。

這時有人稟報,輔國公到了。 ~

朱棣一見夏潯,便笑道:“你這待不住的子,剛從瓦剌回來,正要你在家好生歇養幾天,怎又跑來?你來見朕,絕不會嘮家常的。”

夏潯也笑:“皇上聖明,臣的確是有一件急大事稟奏!”

“哦?”

朱棣知道夏潯為人,斷然不會打誑語,忙人看了座給他,待他坐定,問道:“什麼事如此著急?”

夏潯道:“皇上可還記得東海雙嶼麼?”

朱棣容道:“雙嶼出了什麼事?”

夏潯笑道:“雙嶼風平浪靜,不曾出什麼事。皇上還記得麼,當初雙嶼還在海盜手中時,那些義盜曾援救三位皇子離開,後來皇上極,雙嶼群盜便接了朝廷招安,因那雙嶼百姓一向以海市貿易維持生計,皇上恤,特允他們繼續與諸蕃貿易?”

朱棣頷首道:“喔,記得,怎麼?”

夏潯道:“臣聽說,九邊之地有將領暗中與番邦部落易買賣,私相往來,這是犯了朝廷規矩的。皇上下旨嚴武將、朝廷吏役擅與異邦易,可這並不包括普通百姓啊。奈何都察院僉都使俞士吉巡訪邊務,到了東海,卻不問青紅皂白,了雙嶼百姓貿易。那方百姓無地可種、僅靠捕魚所獲又,許多商賈有苦難言,因著當年奉旨去雙嶼招安的乃是微臣,他們就找了臣的門路,向皇上陳……”

朱棣恍然,心中便想:“原來是為雙嶼通商之事來的,這事算得甚麼急大事?”

夏潯話風一轉,卻道:“臣想,百姓安與否,便是朝廷安定之本,此事雖隻限於東海一隅,卻也不宜等閑視之。便留那海商,仔細詢問了些東海貿易形,以便向皇上陳,商量個妥善的法子出來。不想臣隨意詢問幾句,竟從他們口中問出一件大事來!”

Advertisement

朱棣這才曉得夏潯真正要說的話題還沒說出來,他忙聚匯神,盯住了夏潯。

夏潯把日本的天皇權力之爭、征夷大將軍繼承權之爭兩件事對朱棣仔仔細細說了一遍,鄭重地道:“皇上,日本太政大臣足利義滿崇尚中土文化,他那北山殿簡直就是收集我中華文萃菁華的一所在。而他的義子足利義持卻非常仇視我大明。

日本的所謂天皇只是一個象征,實權掌握在幕府手中。如果足利義滿過世,足利義持掌權,恐怕對我大明必生不恭之心。雖則我大明不懼東海區區一島國,然而飄洋過海發兵討伐,終究是一件勞民傷財的事。若我天朝能幫助足利義滿,助他親生兒子上位,便了許多麻煩。”

朱棣頷首道:“足利義滿對朕一向恭順,連年遣使上貢,東海倭寇殘余偶有犯邊,一道旨意過去,他也能認真剿寇,小心做事。那足利義嗣是他親生兒子,既有親子,自然當由親子繼位,何況那足利義持對我大明又頗懷敵意,嗯……,理應予以幫助。”

夏潯欣然道:“皇上明見!臣想,用不了多久,足利義滿就會遣使再來,他想改立自己的親生兒子為征夷大將軍,自然要日本天皇點頭,可是更需皇上您首肯才!”

這句恭維話說得朱棣須一笑。

夏潯又道:“還有那日本天皇之爭,雖則日本實權在幕府手中,可這天皇在民間頗有威信。日本幕府現在還在足利義滿把持之下,對我大明還算恭馴,然而寄於他人的友好,不如把主掌握在自己手中。臣以為,若巧妙利用日本南北兩皇之爭,對我大明會更加有利。如此,兩皇對峙,他們將更加依賴我天朝,同時,一旦兩皇對峙,足利義滿便大有作為,他要讓足利義嗣繼位,也就有了大把的機會。”

Advertisement

有些目的是不能地說出來的,夏潯稍稍一點,朱棣便心領神會。

分而治之,自古便是控制其他勢力、地區的一種絕妙手段,或挑唆、或扶植,或同時扶植兩勢力,使他製於你,還要心甘願地求助於你,這種手段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被政們玩得滾瓜爛了。

朱棣神一振,道:“不錯,運用的好,便可不戰而屈人之兵,將之牢牢把握。那麼,你的意思是?”

夏潯道:“足利義滿若來求助於皇上,皇上自然是要表態支持其親子足利義嗣的。”

朱棣頷首。

夏潯又道:“如此,朝廷就是站在足利義滿一邊,同時,不得要與現在的日本天皇后小松打打道。”

朱棣聽出了他的弦外之間,目微微一閃,說道:“朝廷應該扶持後山爭位,可足利義滿又是後小松一邊的人。幫助足利義滿爭奪將軍之位,與我大明有利,扶持後山爭天皇之位,與我大明亦有利。可這兩個人卻是對頭,我們不能他們覺得,我大明在同時幫助他和他的對頭。”

夏潯道:“正是!所以,皇上需要一些人,一些表面上不是朝廷一方,實際上卻由朝廷控制的人,站到後山一邊去,為他出錢出糧,助他招兵買馬!”

“唔……”

朱棣站了起來,在殿中徐徐踱了一陣,返問道:“資助後山造後小松的反,所費不菲,這群商人靠得住麼?”

夏潯忙道:“皇上,這些商賈的在我們大明啊,要利用他們,他們的妻兒老小自然是要控制在咱們大明的。再者,他們都是商人,他們要做這種事,自然要保持商賈份,以通商貿易達於日本。資助後山,不過是一筆錢,他們能得皇上恩準,複於海上貿易,這利益卻是源源不斷的,他們豈會因一時利益,放棄這長遠利益?”

Advertisement

朱棣聞言輕輕點了點頭。自古顛覆、策反、收集報,利用最多的就是商人,這的確是最合適的份,尤其是大明不能暴同時支持兩邊的態度,利用他們就更是最好的選擇了。

朱棣頷首道:“興師十萬,出征千裡,百姓之費,日以萬金,,不得事者,數十萬家,相爭數年,方奪一日之勝,能以上智為間而大功,才稱得上是明君賢將!

就這麼辦吧!形,你去料理,經營所費,核算個數字出來,由戶部撥付。東海巡檢司嘛,隻負責緝盜治安等一應事務,東海百姓是否有經商資格,由當地市舶司核準。不過,朝廷員不得經商,這一條令卻依舊是不得及的!”

“臣遵旨!”

夏潯一番話,兩樁大事都有了著落,還立馬還了陳瑛一記大耳,他馬上興衝衝地領旨而去。

夏潯剛走,紀綱就鑽進了謹殿。其實他早就來了,隻比夏潯晚了一步,他不想與夏潯面,這才候在外面,直到夏潯離開,這才進殿見駕。

紀綱把啞失木兒與韃靼使節有所聯系的事添油加醋地對皇上一說,永樂頓生警覺,立即吩咐道:“雖說瓦剌之事乃是絕,可隨行往瓦剌一行的,皆為軍中千卒,數千號將士,人多口雜的,難免會泄些消息,落在有心人耳中,說不定就能察覺些甚麼。

縱然啞失木兒不曾被韃靼收買, 若他偶然聽到過這些事,又於無心中泄於韃靼人,朕的大計亦將毀於一旦!這件事不可不慎,你要好好查一查!若是有什麼可疑,先把他控制起來亦無不可,總之,瓦剌那邊的事,斷不容有一分一毫的差遲!”

紀綱得了這句話,立即大喜領旨。

朱棣卻未察覺他的神變化,正要吩咐他退下,忽又想起一事,便喚住他道:“哦!對了,宮裡使喚的人手不足,朕已吩咐敬事房,春闈結束後便即選秀,這件事,由你錦衛同監一起辦吧!”

紀綱又得一件差,更是喜不自,忙道:“是,臣遵旨!臣一定盡選全國佳麗……”

朱棣打斷他的話道:“選秀就不要這麼大乾弋了,只在應天府一地,選八百秀宮便是!”

諸友,端午節快樂!俺不收粽子,俺收推薦票,把您的推薦薦票投來,做為節日禮吧!

¥b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