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嫡長女替嫁:禁欲權臣做我裙下臣 第二百三十五章 這是個什麼學生啊

《嫡長女替嫁:禁欲權臣做我裙下臣》 第二百三十五章 這是個什麼學生啊

吳奎山看著自家學生久久無言。

他是第一次遇到吃妻子飯還能說得如此坦的。

尤其,這人還是自己引以為傲的學生!

吳奎山有那麼一刻還在下意識的自省,他這些年……有吃用盧氏的嫁妝嗎?

他不是也吃飯吃得自在坦,還就沒發現吧?!

他一言難盡的看著自家學生,想從他的面上中看出些許異

然后就發現自家學生面上居然還帶著一點詫異,似是在猜他到底在想什麼。

果然,傳言也不一定就全是假的!

“這老山參無比貴,那顧家丫頭當真舍得?”

炮制好的老山參能存放多年,這些東西向來是用做傳家寶。

而且這東西對他們尋常人家來說極其難尋,但對皇帝太后而言也許并不稀罕。

所以東西送進去,也許就只是表一下敬意,在皇帝和太后心里留不下半點痕跡。

陸景之知曉顧瑤的心意,一人參對來說算不得什麼,畢竟空間里隨時都可以種,還能長出年份更長的。

想以小博大就試一試吧,有效果自然好,沒效果……應該就死心了。

“老師,這是到我手上,特意強調希老師幫我送進宮去的。”

“老師幫你?”吳奎山看著桌上的人參又看看自家學生,心瞬間復雜:“景之,你之前一直出陛下的書房,這人參你可以自己送進去的。”

“老師,我雖稱您為老師,但在學生心中一直將您視作祖父。”

一直以來,吳奎山待他都同待吳清河一般,不分親疏,為他著想。

他有這樣的幸運,得到這樣一位為他著想的老師,又如何會不懂恩,想辦法回敬一二。

將這人參拿到吳府,借由吳奎山之手送宮中也是顧瑤的意思。

Advertisement

懂陸景之的心意,也激吳家在安府時對他們的照顧。

若是這人參能了皇帝和太后的眼,那就兩家人一同在皇帝心中留些印跡,為日后鋪鋪路。

若是這種人參在宮里顯得平平無奇,那也無所謂,畢竟……有空間就可以任

吳奎山不知他們夫妻二人有空間任,不把老參放在眼里,他平復著突然涌起激和欣的心,只一疊聲說著好。

“今日天尚早,既然你們夫妻二人已經拿定了主意,那咱們師生二人就去宮門前運氣。”

看皇帝封筆準備過年后,是否還愿意見他們這兩個‘不開眼’的大臣。

陸景之回府換了袍,同顧瑤簡單代了一番就驅車趕往皇宮。

師生二人相約在宮門前面,他到時吳奎山已經往宮中遞了牌子,兩人等了一刻多鐘就有宮人過來,引他們二人到了前殿。

他們到時皇帝還沒過來,辛辛苦苦一整年,好不容易封筆,皇帝也想好好歇一歇,然后在后宮里靠一己之力,再添上五六七八個皇子皇

他剛剛到寵妃宮里,滋補的湯湯水水剛喝進肚子里,就收到他們二人要進宮求見的傳報。

要不是知道吳奎山和陸景之都是極有分寸的人,他今日本不想出來。

可就算整理袍出來了,也是帶著滿火氣。

進到前殿,看向吳奎山和陸景之的眼神中都帶著刀子。

吳奎山著皇帝滿的火氣,瞬間就猜到了他們來得……不是時候。

也不等皇帝出聲詢問,忙給陸景之遞了個眼神,就將他們二人今日進宮的目的講了出來。

而陸景之也適時的將錦盒打開,一無比濃郁的參香瞬間在整個大殿中溢散開來,讓同來的吳奎山都忍不住側目。

Advertisement

這參香如此濃郁,年份應該不止百年吧?!

這麼極品絕佳的人參,這對小夫妻怎麼就舍得拿出來?!

不怕極品送出來又得不到任何好嗎?

吳奎山這一刻怔神間,已經在幫他們兩個心疼。

皇帝滿的火氣在聞到參香的瞬間就被悉數下,百年人參皇宮里從不缺。

不說每年太醫署還有各州府尋到都會敬獻,宮中的這些嬪妃手中都不缺名貴藥材。

可不論是太醫署中的,還是嬪妃敬獻出來的,都不及此時陸景之手中這一

參須黃中帶紫,明明只是尋常錦盒,可他就是看出來其的紫金之氣。

這人參……也許當真會對太后的痼疾有奇效。

皇帝上前一步,不等王公公先將錦盒接過,就直接從陸景之手中將人參接了過去。

他將錦盒湊到面前,將其的人參仔仔細細的打量了一番。

“好,很好,你們有心了,傳,讓徐太醫和溫太醫速速宮。”

皇帝此時哪里還顧得上他沐浴更妃,長舒了口氣就帶著陸景之和吳奎山二人直奔慈安宮。

太后這段時日一直昏昏沉沉,半夢半醒。

聽到耳畔有人說皇帝來了,也無法從疲累的夢境中離。

只能聽到殿中傳來腳步聲和說話聲,又不知過了多久后,又傳來兩道急促的腳步聲。

徐太醫和溫太醫在來的路上已經得知陸景之向皇帝敬獻了一百年老參。

可這種年份的人參對現如今氣兩虛、里已經虧空得要無力維持生機的太后來說,已然無效。

這事他們早已晦的同皇帝提起過,怎麼會如此急匆匆的傳他們宮?

兩人在宮門前對視一眼,各自心中都揣著疑,跟在宮人后一路疾行到了慈安宮。

Advertisement

然后,就看到了被皇帝抱在前,不肯放下的那小兒手臂的人參。

兩人無比震驚,對著表皮帶著紫金之氣的人參連連吸氣。

不需要皇帝吩咐,就忙將人參接了過去,一人去偏殿小心翼翼的切片,另一人忙開了方子,讓人去太醫署抓藥。

將滋補的湯藥熬好,由太后旁的嬤嬤一勺勺喂進太后口中,外面的天已經徹底暗了下來。

所有人都顧不得用晚膳,全都在殿外等著兩位太醫的會診。

皇帝心焦的在廊檐下來回踱步,若是這樣的人參都沒辦法的讓太后的子有所好轉,開恩科……真的能行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