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午後,李小暖和古蕭從瑞萱堂吃了飯回來,古蕭拐了個彎,去了前院二門。
小廝山水早就抱著個小包袱站在二門外翹首以盼了,見古蕭出來,忙滿臉笑容的長揖著,將小包袱遞給了古蕭,古蕭接過小包袱,急忙進去松風院找李小暖去了。
李小暖微微有些激的接過包袱,這是這個世間現如今的流之一,而且是最最重要的流,這些賣得最好的書籍,就是這世間這會兒最主流的思想脈搏!
古蕭莫名其妙的看著顯得有些激的李小暖,看著解開包袱,取出包袱裡的三本書攤在了幾上:三字經,說文解字,學瓊林,看著李小暖目瞪口呆的樣子,古蕭更加莫名其妙起來,忙解釋道:
“掌櫃說,千字文、千家詩、增廣賢文什麼的,其實和這幾本賣的一樣好,你說要三種,我就沒敢多買。”
李小暖眨著眼睛,看著攤在幾上的三本書,頹然垂下了頭,小學生教材當然是賣得最多的書了!怎麼忘了這茬了!
莊子裡陸陸續續送了年貨進來,各個商號鋪子的帳也進來了,周夫人忙碌著查收著莊子、商號鋪子一年的收益,和莊頭、掌櫃們仔細對著帳,看著婆子管事們把莊子裡送進來的年貨依舊例分了,送到族人家中,一時間忙得早晚不閒,每天到瑞萱堂匆匆請了安,就得出去忙碌著。
李老夫人吩咐瑞萱堂小廚房燉了湯水,早晚送到翠薇廳給周夫人吃。
李小暖拉著古蕭,隔個三天五天的,就去一趟前院書房還書借書,換兩卷邸抄捆在蘭初小上帶回來,日子過得不亦樂乎。
莊子裡送了些活的鳥雀兔貓進來,給府裡的孩子們玩耍,古蕭拉著李小暖,興致的挨個看了個遍,挑了幾隻鮮豔的畫眉、鸚鵡拎回來,掛在了松風院廊檐下,又要了只渾雪白乾淨的小貓,非要李小暖養著。
李小暖厭惡的看著小貓,拼命搖頭拒絕著:
“我不喜歡貓,要養你放到梧桐院去養著,我要養,也要養條狗!”
古蕭看著懷裡的小貓,猶豫遲疑了好大會兒,才不捨的把貓給小丫頭送了出去,
“你不喜歡,我也不養了,回頭跟莊子裡說一聲,讓他們下次送只小狗來。”
古蕭看著小丫頭抱著貓出了院子,才轉過頭,看著李小暖,笑著說道:
“大舅母也喜歡小狗,屋裡養了只小獅子狗,長長的,雪白雪白的,只有這麼大,跟個雪球一樣滾來滾去,可好玩了,回頭咱們也找一隻小獅子狗養著。”
古蕭比劃著小獅子狗的大小,李小暖笑意盈盈的搖著頭,看著古蕭認真的說道:
“我不喜歡這樣的小狗,這種狗跟貓有什麼分別?我喜歡大狗,很兇猛的那種大狗,聽說極西極寒之地,有一種狗,比老虎還厲害,我就喜歡這樣的狗,這才狗啊!”
古蕭瞪大眼睛看著李小暖,怔怔的撓著頭,一時說不出話來。
十二月裡的第二張邸抄,在比京城晚了幾天後,送進了古府瑞萱堂,放到了李老夫人面前。
李老夫人仔細的一個字一個字的看著邸抄,看著邸抄上的吏任免,看了一遍,又仔細看了一遍,才慢慢放下邸抄,重重嘆了口氣,面鬱起來。
周夫人坐在榻前的扶手椅上,起端著杯子遞了過去,笑著說道:
“母親喝口茶。”
李老夫人接過杯子,喝了口茶,把杯子放到幾上,揮手斥退了屋裡垂手侍立著的丫頭婆子,沉默了片刻,重重的嘆息了一聲,低聲說道:
“邸抄上頭說,趙遠明任了永興路同州知州,蔣濟深任了西京路大同州知州。”
周夫人滿眼茫然的看著李老夫人,陪著笑說道:
“有任就有免,這大過年的,若能調任還好,這免的人家,不知道這年要怎麼過呢!唉,總是有喜有悲!”
李老夫人垂著眼簾,沉默了半晌,擡頭看著糊著棉紙的窗櫺,又過了半晌才轉過頭,溫和的看著周夫人,低聲解釋道:
“大皇子第三房小妾,是趙遠明嫡長,蔣濟深的座師,是大皇子的授業恩師,這兩個都是大皇子的人。”
周夫人怔怔的看著李老夫人,一時聽不明白李老夫人的話意,笑著說道:
“大皇子哪年不薦幾個人上去的?!他是嫡長,又是了年的皇子,與國分憂是本份,這兩年守著北疆,上上下下誰不誇他是個有才幹的?他薦的人,想必也是好的,就算不好,看著他的份、念著他的功勞,皇上也要多給他幾分面子不是。”
李老夫人微微閉了閉眼睛,半晌才緩緩點了點頭,聲音失著低落下來:
“你說得極是!”
頓了頓,李老夫人轉頭看著周夫人,緩緩說道:
“你說的雖有道理,可這些個事,還是要多思量思量,雖說大皇子每年都薦人上去,可象今年這樣,上個月任了兩個,這個月又這樣一下子任了兩個知州,又是在北邊的永興路和西京路上,你想想,那裡可是大皇子將兵之,這中間好象有些不尋常。”
周夫人擰著眉頭,仔細想了一會兒,困的看著李老夫人,低聲說道:
“永興路和西京路?那裡也算不得富庶,母親的意思,媳婦想不明白,請母親指點。”
李老夫人苦笑著看著周夫人,耐心的說道:
“大皇子領兵駐守在北邊,挨著永興路和西京路,這兩路上的地方吏若是自己人,自然萬事妥當方便得多,皇上這是……添了大皇子的助力,重著大皇子。”
周夫人更加莫名其妙起來,
“大皇子是嫡長,四個皇子裡頭,可只有他是皇后親生的,他又那樣能幹,論份、論才幹,還有哪個皇子能及他一半的?!皇上自然要重他,不重他,難道要重別的皇子去?雖說咱們元徵朝沒有早立太子的規矩,可誰都知道,這太子之位,除了大皇子,還能有誰去?”
李老夫人彷彿極其痛楚般閉了閉眼睛,半晌,才睜開眼睛,勉強笑著說道:
“我這口痛的病總也不見好,這會兒也累了,想躺著歇一歇,你也回去歇著去吧。”
周夫人微微有些不安的站起來,
“要不要個大夫進來把把脈?”
“不用了,我歪一歪就好,你去吧,我沒事,兩個小丫頭過來給我捶捶,我睡一會就好,你去吧。”
李老夫人溫和的說道,周夫人忙曲膝答應著,雖覺得有些不安,可又想不出哪裡不對,疑著告了退出去了。
春節一天比一天臨近,過了小寒,很快就又過了大寒,這天一大早,李小暖睜開眼睛,冬末上前掛起簾子,笑盈盈的稟報道:
“姑娘快起來看雪去,外面下雪了,半夜起就開始下了!”
李小暖急忙起來洗漱更,冬末取出厚棉給穿了,蘭初從炭盆裡仔細揀了幾塊炭出來,燒上了黃銅手爐,李小暖梳洗停當,穿得厚厚的,捧著手爐出了屋門,站到了廊檐下,院子裡已經鬆的積了一寸多厚的雪,纖細的湘妃竹被得彎著腰,一個小丫頭正站在遊廊下,用一細桿子將竹子上積的雪搖落下來。
李小暖深深的吸了口清冷的空氣,只覺得整個人也跟著清爽神起來,笑盈盈的往前走了半步,瞇著眼睛,仰頭欣賞了一會兒還在飄灑著的雪花,才轉過,不不慢的往瑞萱堂請安去了。
路上的積雪已經清掃乾淨了,幾個使婆子拿著大掃帚,來來回回不停的掃著新落下的雪。
李小暖進了瑞萱堂,翠蓮迎了出來,曲膝福了福,笑盈盈的說道:
“表小姐快請進來,外面冷!”
李小暖笑著微微欠還了半禮,將手爐遞給蘭初,跟著翠蓮進了屋,翠蓮邊引著李小暖往裡間進去,邊笑著說道:
“老祖宗剛讓人過去各院傳話呢,今天落著雪,天冷地上又,晚一些,等雪停了再來請安也不遲。”
說話間,兩人已經轉進了東廂,李老夫人正坐在榻上,過半開的窗戶看著外面飄舞的雪花,見李小暖進來,溫和的笑著,招手著過去。
李小暖恭恭敬敬的曲膝行了福禮,側坐到了榻沿上,李老夫人手了李小暖上的襖子,又了手,李小暖笑著回道:
“還有手爐呢,老祖宗這屋裡暖和,就放到外頭了。”
李老夫人滿意的點了點頭,
“你院子裡的丫頭還算盡心!”
李小暖笑著點了點頭,擡起頭,擔憂而關切的看著李老夫人,這兩天,李老夫人心象是突然鬱結了起來,臉也晦暗了很多。
| |
宋書綺重生了,在一切悲劇未發生之前。斗庶妹,打登徒,復仇之路不亦樂乎。只是為什麼又會遇見前世臨死那個來救她的冤家?這冤家還未卜先知,算無遺策?“上官錦,你到底從哪來?”“從夫人來的地方來,往夫人去的地方去。”…
薛寧一睜眼發現自己重生回到上輩子。她本是侯府嫡女,卻在十二歲那年被告知自己其實是被人與真正的侯府嫡女惡意相換的農家女。上輩子,身份揭穿后她以養女身份繼續留在侯府,卻因與嫡女爭寵下場凄慘。這輩子,她爽快請辭,卻發現親生父母住在牛棚不說,親生父親還癱瘓在床。開局就是人生低谷,幸好她有異能在手:賺銀子,建房子,治父親……眼看著日子越過越紅火,惦記她的人越來越多,某世子坐不住了……
嫡姐嫁到衛國公府,一連三年無所出,鬱郁成疾。 庶出的阿縈低眉順眼,隨着幾位嫡出的姊妹入府爲嫡姐侍疾。 嫡姐溫柔可親,勸說阿縈給丈夫做妾,姊妹共侍一夫,並許以重利。 爲了弟弟前程,阿縈咬牙應了。 哪知夜裏飲下嫡姐賞的果子酒,卻倒在床上神志不清,渾身似火燒灼。 恍惚間瞧見高大俊朗的姐夫負手立於床榻邊,神色淡漠而譏諷地看着她,擡手揮落了帳子。 …… 當晚阿縈便做了個夢。 夢中嫡姐面善心毒,將親妹妹送上了丈夫的床榻——大周朝最年輕的權臣衛國公來借腹生子,在嫡姐的哄騙與脅迫下,阿縈答應幫她生下國公府世子來固寵。 不久之後她果真成功懷有身孕,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嫡姐抱着懷中的男娃終於露出了猙獰的真面目。 可憐的阿縈孩子被奪,鬱鬱而終,衛國公卻很快又納美妾,不光鬥倒了嫡姐被扶正,還圖謀要將她的一雙寶貝兒女養廢…… 倏然自夢中驚醒,一切不該發生的都已發生了,看着身邊沉睡着的成熟俊美的男人,阿縈面色慘白。 不甘心就這般不明不白地死去,待男人穿好衣衫漠然離去時,阿縈一咬牙,柔若無骨的小手勾住了男人的衣帶。 “姐夫……” 嗓音沙啞綿軟,梨花帶雨地小聲嗚咽,“你,你別走,阿縈怕。” 後來嫡姐飲鴆自盡,嫡母罪行昭彰天下,已成爲衛國公夫人的阿縈再也不必刻意討好誰,哄好了剛出生的兒子哄女兒。 形單影隻的丈夫立在軒窗下看着母慈子孝的三人,幽幽嘆道:“阿縈,今夜你還要趕我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