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爸,這好像是北宋 第四百五十二章 孫悅訓話(上)

《爸,這好像是北宋》 第四百五十二章 孫悅訓話(上)

得知了是這麼個謠言,孫悅簡直是哭笑不得。

畢竟新軍從頭到尾幾乎就是他搞出來的,而新軍最大的支援工廠幾乎又全都在,以至于平日里這幫軍隊自己的家眷進不去,卻每天看著里面總有人出來跟他們吹牛,換了誰估著心里都不會太平衡的。

的這點兵馬,大半都是后蜀和南漢的降兵淘老汰弱剩下的,一開始大家都沒什麼好抱怨的,畢竟俘虜麼,這工資待遇比之原來還好多了,高興還來不及呢,都在贊揚大宋家仁德,可年頭一長,難免就會有歪心思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人從來如此。

以前大家都是欺負南方的菜,也明白相比之下北邊的契丹才是真正的骨頭,所以這好歹也算是個理由,現在一聽說要北上打契丹,馬上就忍不了了,這不是典型的同工不同酬麼,于是怨念這東西就這麼有了。

對此,孫悅其實也表示理解,尤其是這地方那可是差一點就了首都的,將士們都幻想過天子遷都過來之后他們可以被整編新軍呢。

于是一時間軍營里就說什麼的都有了。

為了了解況,孫悅還特意在軍營里住了幾天,命人四下打聽這謠言到底傳播到了什麼地步了,會不會影響戰心,結果是目驚心難怪韓崇訓都不敢管了。

一開始的時候可能真的只是對同工不同酬的抱怨,可后來漸漸的就走樣了,而且走的邪乎,現在軍中居然有一個頗為主流的聲音在說,請朝廷落實了待遇再去出征,否則打契丹不比打南唐,一個窮且,一個富且,除了一點軍功將士們都沒啥奔頭,可特麼新軍的軍功那才特麼功勞,軍的軍功于大頭兵來講有個用不落實了這個問題,咱特麼的干脆不走了。

Advertisement

這說法是不是很悉陳橋兵變之前,將士們也說殺敵立功無用,孤兒寡母不懂,不如先讓太尉做了天子,然后我等才好心里有數,才能勇殺敵。

特麼的一個意思啊這是

這是主流的聲音,至于那非主流,不是更溫和,相反卻是更暴力,有的大兵干脆鼓吹起遷都來了,也不知從哪聽來的詞,張口就是遷都千年大業云云,朝廷應該先遷都,然后再考慮打仗的事兒,否則軍心不定。

這說法拿到開封去在軍隊里恐怕都是有市場的,畢竟他們的家眷就在啊。再激烈一點的,就有囂先打開封的了,還有的干脆說先帝之死蹊蹺,要立燕王為帝的。

別說韓崇訓不敢管了,就連孫悅也有點麻爪了,說到底晚唐以來國家近百年,悍將逐君王這句話是有一個前綴的,驕兵驅主帥啊

當兵的服你,你是得給我們這些當兵的實惠的,你給不了,老子就換一個人來領導我們,所以主帥為了不斷給將士創造福利,到最后可不就只能逐君王了麼。

趙匡胤這個君王做的固然很好,威德行全都深得戴,為了他們趙家天下延續可以說是耗盡了心

頭之,并以舉國之力來建設新軍,其實問題都已經被解決的差不多了,如果按部就班的來,等到這都城一遷,軍中選其優良充新軍進行一擴編,保管什麼問題都沒了,可他不是還沒遷就先掛了麼。

的兵可不是新軍,這是純粹的五代式軍,有就是娘。

軍心似海,將帥若船,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誰敢擰著將士們的本利益來再說鬼知道這謠言背后有沒有人安排策劃,八是特麼的有的,當年陳橋兵變的時候趙匡胤也不可能是真的毫不知,甚至于正常人第一反應就是孫悅自己干的。

Advertisement

這特麼太冤枉了,因為這太符合他們孫家的利益了。

那除了孫悅還能有誰呢趙、孫春明、呂蒙正、或是韓崇訓自己。這特麼查與不查好像也沒什麼意義。

這問題那是一定得解決的,否則別說打仗了,能不能領的走都是問題,于是孫悅干脆,把將士們集中在校場上聽他訓話,也不局限于韓崇訓這點人了,田欽祚那邊估著軍心也沒穩定到哪去。

把點將臺掏空里面放上大水缸,起到擴音的效果,然后拿起一個簡易喇叭,孫悅對著臺下的眾將士大喊道:“將士們~我是孫悅,之前當過你們的都監。”

哪知一放下話筒下面的將士居然全都沸騰了,嗷嗷地大喊孫將軍孫相公之類的,那場面跟后世的見面會也差不多,孫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有了這麼高的軍心了。

不過這總是好事兒,至這代表了自己不會輕易的就被驅掉。

“我知道,最近軍中傳出了一些謠言,其實也不能算謠言了,我們的日俸雖然不比新軍低,甚至還高了一些,但其他方面的待遇卻是差了十萬八千里,這是誰都不能否認的事,你們心中有不服,也很正常。”

“趕巧呢,新軍這事兒打一從頭開始就是我提出來的,目前這些工廠,也是我們父子倆建的,甚至就是現在我也還掛著樞副使的職位,軍委司也是我在負責的,我還納悶呢,你們不服怎麼也不來找我反應反應。不過既然你們都不來找我,那我就主來找你們嘮嘮吧。”

“有人說啊,同樣都是大宋的兵,同樣都是打契丹,憑什麼他們就一人當兵全家益,老了還有朝廷幫著你們養老啊,這話沒病,可是呢,又特麼有那麼一點問題。

Advertisement

你們這些人,絕大多數,應該都是從后蜀和后漢來的吧,巧了,都城就是我破的,領著三千新軍破的,打后漢的時候呢,我就已經是正兒八經的監軍了,可是真正用的新軍銳也就是三千來人。”

“也就是說,諸位將士你們現在雖然都是我大宋的兵了,可是于我而言,你們都是我的手下敗將,我說的沒病吧。

后蜀有多兵馬呢全加一塊差不多二十多萬吧,后漢就更夸張了,往說也有四十萬了,當年的你們,可是幾十萬都擋不住三千新軍的,你們現在抱怨新軍的待遇比你們高,這是不是有點太不懂事兒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