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漢天子 第一千零八章 被困複鄉

《漢天子》 第一千零八章 被困複鄉

劉秀在戈村這裏,總共接應了六撥漢軍,與隗囂軍大大打了十餘場仗。

隗囂軍的兵力,劉秀便率部力戰,隗囂軍的兵力多,劉秀便率部撤退,避其鋒芒。

隨著越來越多的漢軍抵達隴關外大營,雲集過來的隗囂軍也越來越多。

不日,臧宮也抵達漢營。

耿弇、馬武、王霸在一前就已經到了,臧宮是最後一個。

現在清點人數,營的漢軍將士有五萬多人,另外的四萬多將士,除掉戰損,應該還有近兩萬人沒能返回漢軍大營,這兩萬人現在都在哪裏,連漢軍自己都不清楚。

中軍帳。

劉秀和眾將圍站在沙盤旁。

來歙手指著沙盤,道:“據報,敵軍都在向隴關一帶集結,敵軍之兵馬,不下十五萬眾,對我軍形包夾合圍之勢。”

耿弇皺著眉頭,道:“陛下,以當前之戰局,我軍需立刻撤出漢才是。”

王霸道:“可是,還有兩萬多將士未能撤回!”

如果己方現在撤回三輔,那麽,還未能歸營的兩萬將士,都得死在漢

來歙道:“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我軍也得被困於漢,難以!”

劉秀問龍淵道:“現在還是一點消息都沒有嗎?”

龍淵麵凝重地搖搖頭。

兩萬將士未歸,己方現在的確還不能撤,可己方不撤,又會陷到隗囂軍的包圍中,甚至都有全軍覆沒之危。

此時,無論是劉秀,還是麾下將士,都陷到兩難之中。

劉秀低頭,仔細看著沙盤,道:“按照敵軍行進的速度,還需兩才能完合圍,我們……再等等。”

來歙看眼劉秀,言又止。

現在還未能撤回大營的將士,恐怕都已兇多吉,即便還活著,隨著敵軍的包圍圈越來越,他們也很難穿過敵軍,回到大營。

Advertisement

不過非要讓陛下放棄兩萬將士不管,立刻撤軍,這樣的話,來歙也很難得出口。

下午,劉秀正坐在中軍帳裏,查看各方傳回的報,龍淵從外麵走了進來,道:“陛下,複鄉有急軍傳回!”

複鄉位於隴關東北方,複山的山腳下,與隴關相距百餘裏,是一座擁有數百人口的鎮子。

複鄉並不是什麽戰略要地,複鄉的西麵就是複山,可以這裏是一個死胡同,隗囂軍在複鄉沒有設置守軍,漢軍也沒有特意去攻占複鄉。

對於雙方而言,複鄉屬肋之地,沒有太大的戰略價值。

這麽一個雙方都不願意爭取的地方,現在卻傳回急軍,劉秀也是意外的。

他道:“把斥候帶進來!”

龍淵答應一聲,轉走了出去,時間不長,一名灰頭土臉、滿汙的漢兵走進中軍帳。

大帳裏,這名漢兵普通一聲跪在地上,向前叩首,道:“人拜見陛下!”

劉秀打量這名兵卒一番,問道:“你不是我軍斥候?”

兵卒聲道:“人隸屬討虜將軍麾下的第一營第一曲。

陛下,現我軍一萬多將士被困複鄉,請陛下救援!”

著話,兵卒一頭磕在地上。

聽聞這話,在場眾人同是一驚。

一萬多將士被困複鄉?

這一萬多將士怎麽能跑到複鄉了呢?

劉秀子向前探了探,問道:“到底怎麽回事,你給我清楚點!”

目前複鄉,真就有一萬多漢軍被困,這些漢軍,不是一起過來的,而是一撥一撥過來的。

漢軍雖有化整為零,但隗囂軍也有層層設堵,跑到複鄉的漢軍,都是為躲避隗囂軍的堵截和追擊,才被迫往複鄉那邊跑。

隗囂軍也有意在複鄉那邊開個口子,放漢軍進去,不過進複鄉的漢軍再想跑出來,可就沒有機會了。

Advertisement

目前,被困複鄉的漢軍中,軍階最高的是一名偏將軍,名呂進。

呂進看穿了隗囂軍的計謀,派出十數撥銳漢軍,向外突圍,請求援軍。

結果突圍的十多撥漢軍,隻有一撥僥幸穿過隗囂軍的包圍圈,而這一撥漢軍中,也隻有這名兵卒一人活著跑到了漢軍大營。

聽完這名兵卒的講述,在場眾人的心頭同是一震,難怪己方莫名其妙的消失了兩萬將士,原來他們都被困在了複鄉。

劉秀向這名兵卒又詳細了解一番複鄉的況,而後讓人帶他下去休息。

他看向地圖,找了好一會,才算把複鄉找出來,他抬手點了點地圖,道:“複鄉在這裏,距離我軍大營,有百餘裏。”

來歙麵凝重地道:“陛下,以眼下之局麵,我軍難以救援複鄉啊!”

如果己方傾巢而出,前去複鄉救援,無異於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來歙繼續道:“微臣擔心,隗囂軍對複鄉圍而不攻,所用的是圍點打援之策!”

耿弇諸將點點頭,覺得來歙的懷疑不是沒有道理。

馬武臉一沉,大聲質問道:“我軍一萬多將士被困複鄉,難道要見死不救?”

來歙攤著手道:“出兵救援,隻會讓我軍的損失更大!”

馬武怒聲道:“那可是一萬多的將士!你們貪生怕死,不敢去,我去!”

著話,他向劉秀拱手道:“陛下,請給微臣五千兵馬,微臣願去複鄉,救援被困之弟兄!”

來歙急聲道:“馬將軍,現在可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

馬武大聲道:“我沒有意氣用事,為了自己活命,棄萬餘將士於不顧,這種事,我馬武做不出來!”

王霸抬頭,看看馬武,又看看在場眾人,最後,他的目落在劉秀上,道:“陛下,微臣願隨馬武一同去往複鄉!”

Advertisement

這次,他難得的和馬武站在了同一邊。

一萬多同袍弟兄,棄之不管,這種事王霸也做不出來。

倘若不知道這些兄弟在哪,也就罷了,可現在明明已經知道他們在複鄉,還知道他們都活著,怎麽能什麽都不做,自己先撤走呢?

來歙急聲道:“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才乃匹夫之勇啊!”

馬武道:“即便是死,我馬武也要和弟兄們死在一起!”

王霸角揚起,笑道:“算上我一個!”

來歙沒詞了,利害關係已經清清楚楚的擺在麵前,可馬武、王霸還要去找死,他能有什麽辦法?

他喃喃道:“兩位將軍好好想一想,為了救援一萬多將士,而導致更多的將士戰死沙場,這到底值不值得?”

“值得!”

這話不是馬武的,也不是王霸的,而是出自於劉秀之口,一直沉默不語的劉秀看向來歙,道:“有些事,不是看損失大或損失來做依據。”

一萬多將士被困,己方派出將士救援,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救援的將士連同被困的將士,一並戰死。

如果看表麵的數據,這種做法的確很愚蠢,讓己方白白多損失了許多將士,可是,事不能看表麵,得看到更深的層次。

派出援兵救援,可能損失更大,但卻向世人表明,隻要你加漢軍,你就如同有了數十萬的手足兄弟,一旦你陷險境,你的兄弟們一定會來救你,哪怕是碎骨,哪怕是萬劫不複,他們也一定會來,漢軍將士,鐵板一塊,他們絕不會扔下一名同袍,絕不會丟下一名同伴。

反之,不派援兵,的確可以止損,但問題是,從此以後,漢軍將士都會效仿這種做法,漢軍部,哪怕還有團結可言?

在戰場上,人人都隻顧自己活命,不管同袍兄弟的死活,這樣的軍隊,又豈能長久?

Advertisement

劉秀環視眾人,道:“明日一早,建威率我軍主力撤退,今晚,我親率五千將士,救援複鄉。”

他此話一出,讓眾人不約而同地倒吸口涼氣,來歙急聲道:“陛下萬萬使不得!”

“陛下,微臣……”耿弇、馬武、王霸、臧宮等人還要話,劉秀擺擺手,正道:“去的人太多,目標太大,即便順利趕到了複鄉,也難以,由我率領五千弟兄,趕去複鄉救援,最為合適。”

“陛下……”馬武和王霸齊聲道:“還是讓微臣前往吧!”

劉秀搖頭,道:“無論是子張,還是元伯,率五千將士救援複鄉,都難以

隻有我親自前往,還有一線生機!”

他畢竟是子,子所在,將士們的士氣都能提高一大截。

若讓其他的將領率軍前往,無論是馬武還是王霸,都不會有這樣的效果。

這兩,劉秀的腦海中總是會浮現出竹竿戰死前的那一幕,漢軍當中,還要許許多多像竹竿這樣的年輕兵卒,他把他們帶到了涼州,帶到了漢,他就有責任再把這些年輕的將士們都帶回去。

所以,無論是從大義上講,還是從私上講,劉秀都不能對被困複鄉的一萬多將士坐視不理,他必須得去救援,盡自己最大之努力。

劉秀斬釘截鐵地道:“你等都不用再多言,我意已決!”

“陛下……”眾人都急了,紛紛跪地,在他們看來,陛下隻帶著五千將士去救援複鄉,那都不能是九死一生了,而是十死無生。

“陛下不可!”

“陛下三思!”

劉秀站起形,語氣決絕地道:“耿弇,我不在軍中,你為主將,馬武、王霸、臧宮、來歙等,輔佐之!”

“陛下……”“你部的向,可以牽製大量的敵軍,如此,也可便於我部對複鄉的救援。”

劉秀掃視眾人,正道:“撤回到三輔後,如果隗囂軍趁勝來襲,你部可避其鋒芒,回到長安駐守。

長安城防堅固,易守難攻,可敵軍主力!”

來歙急道:“陛下乃一國之君,萬乘之軀,又豈能親自涉險?

陛下三思!”

“請陛下三思!”

其餘眾人也都齊齊跪地叩首。

劉秀沒有理會,邁步向外走去,同時道:“我去點兵!”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