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日升青鸞 第172頁

《日升青鸞》 第172頁

跟他商議著,“你別惱文鏡了。他這些天對你愧疚難安,我看他人都瘦了一圈。”

裴顯抬手擋住一過來的松樹枝, “殿下進去車廂裡些,剛才差點被山間樹枝打到了。殿下哪裡看出臣惱火文鏡了?這些天偶爾見面,連重話都不曾說過一句。”

薑鸞把風帽往下拉了拉,擋住樹枝簌簌落下的積雪,

“是,你不止重話不曾說過一句,見面了你本連一個字都不說,眼風都不給一個。剛才文鏡還跟著車呢,你看你現在過來了一趟,文鏡早不知到哪兒去了。該不會躲後面哭去了吧。”

茸茸的紫貂皮風帽往後探,往隊伍後面喊,“文鏡人呢,他過來!”

的聲音天生溫,大喊也傳不遠,隨行親衛們聲聲往後傳遞,片刻後,文鏡分開護衛人群,策馬趕上來。

文鏡耷拉著腦袋,微紅著眼眶,果然是一副極不好的模樣,低聲道,“殿下有何吩咐。”

薑鸞把遮住眼睛的風帽往上抬,仔細地瞅車外的靜。

馬車的前方和後方分別跟隨著兩匹駿馬,後頭跟車的是垂頭喪氣、頭都不敢抬的文鏡,前方跟車的是神、把視線轉去山林的裴顯。

上說不惱火了,騙誰呢。

多年主帥,積威深重,他一句重話不說,一個眼風不給,就能把文鏡折騰得寢食不安。

薑鸞現在瞧著文鏡可憐了。軍中看重忠義,他如今了東宮,的人。聽的命行事吧,對舊日主帥不忠;不聽的令吧,對東宮儲君不忠。一個人夾在中間,兩邊夾板氣。

Advertisement

一橫心,對裴顯說,“你別折騰他了。他現在是東宮的人,不聽我的令聽誰的。他沒做錯事。你要罰他什麼,我接著。早晨上山時不是說要蹲馬步?我每天早晚蹲兩次馬步。你給個確切日期,要我蹲幾天。”

文鏡驚愕地抬頭,“殿下!”

裴顯勒慢了馬,視線從側的山林雪景轉過來,在薑鸞臉上轉了一圈,臉上沒什麼多余的神

“殿下願意維護東宮的人,是東宮臣屬之福。”

還是不肯應承下來。

薑鸞有點心煩,趴在車窗邊,指尖噠噠噠地敲著木窗。

一時間,誰都不吭聲,車駕往前行了好長一段路,中途只有車軲轆的轉聲和清脆的馬蹄聲響。

薑鸞一咬牙,舉起三手指,應諾道,‘三十天馬步!不能再多了——’

裴顯卻也在同時開口道,“扎馬步就不必了——”

兩人同時開口,又同時住了口。薑鸞驚喜萬分,“你自己說的,不用扎馬步!”

裴顯鎮定地立刻接口,“冬□□衫臃腫,扎馬步尤其艱難,出汗了又容易引發風寒,馬步先不急著扎。每日先練上盤的力。上次的那對鐵護腕繼續戴起來。殿下自己應承的,三十天。”

連戴三十天的鐵疙瘩,薑鸞想想就覺得牙酸。

但一轉頭,余瞄見文鏡小媳婦似的低頭跟在後頭。

文鏡奉命從兵馬元帥府裡弄出了盧四郎,這些日子心不好,連帶著吃飯也不香,睡覺也睡不好,薑鸞有次白天午睡多了,夜裡睡不著,臨時起意出去轉悠了半圈,居然看到文鏡半夜坐在庭院裡,眼神直勾勾地對著腰刀。

Advertisement

他隨的那把腰刀,是他從前在河東升任中軍營將軍的時候,裴顯送他的。

“一言為定。”薑鸞咬著牙應下了。

趴在車窗上,期待地瞅瞅裴顯,又瞅瞅後面跟著的文鏡,眼神裡全是催促。

裴顯勒馬停步,回看了眼文鏡。

文鏡驚慌地差點從馬上摔下來。

裴顯搖搖頭,罕見地出點無奈慨的神,手腕一抖韁繩,駿馬轉頭往後,瞬間往隊伍後面奔出去幾丈。

薑鸞探出腦袋瞧著,眼看著他策馬奔到文鏡側,兩人說起了話。

說了不超過十句話,文鏡原本像個遭了霜打的蔫茄子,突然就神起來了,哽咽大喊一句,

“是……是!末將念督帥的記掛!末將多謝督帥!”

薑鸞隔著大老遠距離都聽見了。

“奇了。他跟文鏡說什麼了?簡直像是起死回生似的……”正和側的秋霜小聲嘀咕著,忽然後車隊的後方約奔馬的聲響。

雪後的山路不好走,車隊行駛極為緩慢,連帶著跟隨護衛的輕騎也速度極慢,馬蹄聲都是緩慢地“噠、噠、噠。”

後方突然響起的一陣狂風驟雨般的奔馬聲響,和車隊行進的聲響截然不同。

文鏡立刻勒馬轉頭,帶領著一隊護衛兵馬往後方疾奔過去探查。

不到短短一炷香時辰,快馬疾奔回薑鸞的馬車邊。

“殿下!”文鏡臉微變,聲音還算鎮定,沉聲回稟,“布置在別院周圍的探哨,剛才察覺有不明人馬窺探院中。數目有兩三百之眾。是別院看守將士的三倍數目。”

Advertisement

聽到他的回稟,薑鸞唰地開了車簾。

卻沒有急問文鏡後續,而是和前方跟車的裴顯互看了一眼。

裴顯微微頷首。

那是事先已經安排妥當,一切盡在掌握的意思。

薑鸞出京探貍奴別院,不是頭一回了,如果暗中有人想要救出盧四郎的話,尾隨的隊伍後頭是個最好的辦法。

每次都大張旗鼓地出京,隨行帶隊數百強壯兵馬,前後打起回避儀仗,以遊獵的名義預先知會過二兄,前呼後擁地出城門。除非對方想要頂上‘謀害皇太’的不赦罪名,否則不敢攫鋒芒,和的隊伍直接對上。

Top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