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科幻未來 災變時代:我能點亮科技樹 第133章 切片觀察

《災變時代:我能點亮科技樹》 第133章 切片觀察

外部消殺工作完后,白亦軒等人微微松了口氣。

“玄二號注意,開啟艙門后不要出艙,樣本會有專人收取!”

無線電中傳來了呂永昌的指揮聲。

于是……

幾分鐘后,白亦軒幾人呆呆地坐在駕駛位上,看著幾名穿嚴防護服的工作人員走進機艙,將所有樣本搬運了出去。

“隊長……”

洪凡的聲音中充滿了哀怨:“劇本應該不是這樣的吧?”

“咱們這時候不應該在參加慶功宴嗎?”

“咳咳……”白亦軒眼角再次,“別,別急。”

“說不定等等到了隔離點,咱們就能吃大餐了!”

話音剛落,就有幾名穿防護服,提著醫療箱的工作人員走進了機艙。

看著徑直朝自己走來的“大白”,六名宇航員臉都變得僵起來。

“白亦軒隊長,麻煩配合一下。”

“我們需要對你們進行全方位檢查。”

說著,為首的那名工作人員打開醫療箱,取出了一堆瓶瓶罐罐。

“麻煩提供一下尿,糞便樣本,等等還需要化驗。”

末了,那名工作人員還補充了一句:“這些都是呂教授安排的。”

洪凡臉有些蒼白地看著眼前各式各樣的儀,微微咽了口唾沫。

“麻煩問一下,等這些檢查完了,我們可以吃火鍋嗎?”

幾名工作人員的作微微一頓,隨后,一同抬起頭看向洪凡。

即便隔著防護面罩和口罩,洪凡也到了幾名工作人員眼中的笑意。

“想什麼呢?”為首的那名工作人員沒好氣地說道,“隔離點有專門的飲食,為了防止出現意外,這14天里你們只能吃特定的食。”

Advertisement

“更何況,14天每天都要進行這樣的檢查,這也是為了排除飲食對檢測結果的干擾。”

白亦軒六人:“……”

……

夏國第一實驗室,生子實驗室。

作為一個剛建造不久的實驗室,里面的設備自然是最新,最先進的。

畢竟,生實驗室的作用可不僅僅在于冬眠技

人類基因的改善,壽命的延長,以及對外星病毒或細菌的理,都離不開生科技。

在地球上可能還不到。

可一旦人類真正進宇宙,為一個星際文明,那人類這區區70多年的平均壽命是完全不夠看的。

呂永昌穿防護服,緩緩走進實驗室。

“呂教授!”

一個略顯興的男聲從遠傳來:“這邊!”

呂永昌眼神微微一,迅速朝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

看著遠朝自己揮手的人影,他眼中流出幾分笑意。

即便是隔著厚重嚴的防護服,他也在第一時間認出了那個人。

正志,科學院院士,夏國生科學界大咖。

年僅36歲,算得上是科學院中最年輕的一批院士。

和方旭一樣,正志與他這個二十一歲年輕人的代不怎麼深,平日關系也融洽的多。

呂永昌加快了幾分腳步,迅速走到正志邊,點了點頭笑道:“哥,怎麼樣,樣本取出來了嗎?”

對面的“大號防護服”連連點頭,語氣中帶著幾分興:“當然!”

“我可等你半天了!”

說著,正志轉朝一間隔離實驗室走去。

在經過了一番細的消毒流程后,兩人進了一間燈明亮的實驗室。

第一時間,呂永昌就被實驗臺上的樣本給吸引了。

Advertisement

他加快腳步,迅速走到了實驗臺前。

過防護面罩,他仔細地端詳著面前的生

呈現深褐,表面干的布滿了皺紋,就像一干枯的樹枝一般。

只不過,這“樹枝”扭曲程度顯然要高多了。

整段“樹枝”扭曲了線團狀。

呂永昌眉頭微微皺了皺,心中卻升起一猜測。

這應該就是它的自我保護措施吧?

呂永昌下意識拿起一旁的鑷子,將其兩端夾住,輕輕扯了扯。

有明顯的阻力

為了避免損傷樣本,他放棄了自己解開這個“線團”的沖

“在你來之前,我們測過長度。”進實驗室后,正志的語氣嚴肅了一大截。

“我們總共測了幾十個樣本,平均長度在20厘米左右。”

呂永昌愣了愣神,下意識喃喃自語道:“這麼長……”

“雖然還沒確定,但我們估計,這種真菌應該類似于地球上的蘑菇。”正志的聲音繼續傳來。

呂永昌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有做過切片觀察嗎?”

正志連忙搖了搖頭:“還沒來得及做。”

呂永昌輕輕點了點頭。

也是,樣本送來也就幾十分鐘時間,哪有那麼快的研究速度。

能夠測量一下基礎數據已經算不錯了。

“那現在先做切片觀察吧!”

說著,呂永昌手從一旁取來材,小心翼翼地用鑷子撕取了一點真菌組織,將其放在了載玻片上。

真菌表面很,在撕取過程中,他到了極其明顯的阻力。

但有句話怎麼說來著,大力出奇跡。

在用力的撕扯下,真菌樣本還是被撕開了一個口子。出了部呈現絮狀的組織。

Advertisement

隨后,平鋪,蓋上蓋玻片,染……

一系列作行云流水。

為了準確地觀察真菌樣本,呂永昌和正志兩人制作了幾個真菌不同部位的臨時裝片。

學顯微鏡的畫面被投到電腦屏幕上之時,兩人都愣在了原地。

“這結構……”

正志輕輕吸了一口氣:“和地球上的真菌細胞結構好像。”

呂永昌神凝重地點了點頭:“大致差不多,但還是有些區別的。”

“至,它的細胞壁要比地球上的種厚得多。”

“而且……你沒發現,這真菌的細胞,只占據了整個細胞壁的十分之一大小嗎?”

一邊說著,呂永昌一邊調整了一下學顯微鏡的倍數,讓其能顯示更多的細胞。

正志神一怔。

果然,有些細胞甚至到了細胞壁空間的二十分之一大小!

他下意識地想要挪載玻片,以便觀察更多的細胞。

“等等!”

呂永昌的聲音中出幾分驚訝:“它們在吸水!”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