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查法是一個數學方法,但是由於它對理學的意義,也足夠獲得一個諾貝爾理獎,所以如果諾貝爾理獎以這個名義頒發給林曉的話,他就算是以數學家的份獲得理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了。
當然,以數學家份獲得諾貝爾理學獎的科學家還是多的,比如馬克斯·玻恩,再比如今年的羅傑·彭羅斯,就都是以數學家的份得到的。
不過這其中其實仍然有一些差別,因為查法是更加純粹的數學方法,其不僅能夠用於解決理問題,對於數學領域來說,同樣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而馬克斯·玻恩以及羅傑·彭羅斯則不同了,因為他們都是用數學方法來發展理學的,比如馬克思·玻恩是對波函數的統計解釋,而羅傑·彭羅斯則是發現黑的形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語言,和查法都有所不同。
當然,這也需要等到明年才能確定了。
說不定諾貝爾委員會覺得林曉太過年輕再等個幾年才會頒發給他。
不過,這個名額肯定是跑不了了。
想到這一點,這些理學家們都不由朝林曉投去了羨慕的目。
諾貝爾理學獎啊,這對他們這些理學家來說,都是一種認可。
「林,聽說你還沒有朋友?咱們雖然是搞學的,但是也是需要生活的。」一位老教授笑瞇瞇地說道:「我孫是哈佛大學的經濟學碩士,長得很漂亮,要不要我給你介紹一下?」
「夠了,老吉米,你之前不是還跟我們吐槽你那孫大學了五個男朋友嗎?」旁邊另外一名教授毫不猶豫地說出了這位教授孫的黑歷史,然後笑瞇瞇地對林曉說道:「林,我孫在劍橋大學讀歷史學,年齡和你一樣,你要不要考慮一下?」
「拜倫·溫斯頓!」
之前那位教授頓時氣憤地朝這位教授喊道。
於是兩位教授就這樣吵了起來,讓旁邊的林曉也有些哭笑不得。
不過,一旁的德華·威滕又悄悄地對林曉說了聲:「林,我也有孫……」
林曉無奈地攤手道:「威滕先生,咱們還是不要糾結這個問題了吧。」
德華·威滕聳聳肩:「好吧。」
旁邊的斯特林他們見到這一幕,都不由覺得有趣,那位拜倫·溫斯頓教授當初在他們面前可是氣勢洶洶的,再一看現在這個態度,真是有趣。
時間很快過去,67分鐘,在不知不覺間過去了。
終於,大屏幕上的進度條來到了99%,同時旁邊顯示著剩餘時間:1分鐘。
所有人都停止了聊天,屏息凝視,甚至機房中的人也比之前更多了,因為又有許多得知消息的人也跑了過來,想要見證這歷史的一刻。
而剩餘時間也從1分鐘跳到了59秒。
58秒。
57秒。
……
直到最後十秒時,有人忍不住開始跟著讀起了秒。
「10!」
「9!」
「8!」
喊的人越來越多,彷彿火箭發一樣。
而時間也終於來到了最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