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現代言情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 第192章 農具變玩具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 第192章 農具變玩具

早在家里拿到稻種的時候,程小棠就想到了曾經被寫進詩里的秧馬。

問過二叔和蕭昀舒請來的莊頭,都沒見過類似的農

所謂秧馬,是一種用來輔助拔秧秧的農,可提高效率,減輕勞強度。

程小棠在系統里一搜,還有兩種樣式:一種比較復雜,外形似小船,頭尾翹起,還有存放秧苗的船艙,也秧船。

另一種是初版,就是把一個板凳安在了兩頭翹起的木板上,也能讓人坐著干活,在稻田里行。

程小棠選了簡單好做的那種,蕭昀舒畫的圖紙也很形象。

在一個恰當的時機,把圖紙拿出來給大人們看,說是從書里看到的,做出來可以。

然后,程小棠就收獲了一個袖珍的搖搖馬。

家里人還夸機靈,才上了幾天學,就能琢磨出新玩來。

至于下地演示,別說家里人不讓,程小棠一個理論派,就不會。

程小棠被夸得很郁悶,又無人傾訴,只得寫信給蕭昀舒,告知二人的農改造計劃,出師不捷。

蕭昀舒的回信很快,也不知用了哪個品種的信鴿。

他在信里安先坐著小秧馬玩,等他返回關凌村,會帶一個很擅長看圖造的人回來。

程小棠這才將秧馬放置一邊,轉而研究起能用來收小麥的農上。

最初找出來的是麥釤,又名麥綽子,備注上還寫著“掠子”,看起來像一個戴網兜的大簸箕。

Advertisement

描述是“古代割麥子的主要勞之一,收割效率是鐮刀的5倍”。

然而依舊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沒人會用。

與秧馬不同,麥釤不僅作更復雜,邊沿還要裝上一把鋒利的割刀。

程小棠都不用問,就知道家里不會同意用能傷人的鐵做實驗。

現在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年紀太小,就算說是書上看來的,因為自己不會用,也很難讓家里人相信會對干農活有幫助。

畢竟眾所周知,讀書人都不會種地。

程小棠和蕭昀舒聯手畫出來的十七張圖紙中,有九張是大飛機、小轎車之類不可能實現的障眼法。

剩下八張,才是程小棠真心想做出來的農

目前只有滾式打谷機,獲得了程二牛、程三牛、蕭家莊頭以及凌把式的一致認可。在學期間,幾人日夜琢磨,已經做出了雛形。

這還多虧了凌把式多年來四給人做工,見識廣,看圖能想到里面的滾筒是靠腳踏帶的。

否則還是只能等蕭昀舒帶人回來,

不過其中像狼牙棒一樣的滾筒,需要去縣城里的鐵匠那里定制。

這一來一回,剛好是今日取回來。

程族長大清早過來,就是為了能第一時間看到被寄予厚的打谷機。

“棠寶,來跟大寶下一盤五子棋吧。”

程族長的聲音,喚回了程小棠發散的思緒。

“好呀,大寶哥哥要用黑子還是白子?”程小棠欣然應下。

Advertisement

程大寶掰著指頭算了半天,“這次,我要用白子!”

謝玲花端來兩個竹編的棋簍,囑咐閨道:“玩歸玩,可不準再拿大寶哥哥的東西。”

“不怪棠寶,那是我自愿的。”程大寶很講義氣地解釋道。

“那也不行。”程老太嚴肅道,“下棋是好事,輸了就要給贏家彩頭,那什麼了?”

程小棠乖巧地點頭,“,我知道啦。”

上次是覺得跟程大寶玩太沒挑戰,才說一些彩頭,后來程天壽、關小飛以及程二蓉也加進來。

每個人都能贏程大寶,給孩子輸哭了。被大人知道后,每人都挨了訓。

兩個孩子高不夠,就站在石桌邊玩。

程大寶并不笨,就是子跳,經常顧頭不顧尾。

不用上學的程小棠心很好,不著急贏,慢悠悠教他幾招,回頭去贏關小飛。

程族長挲著手里的茶杯,笑呵呵地看著孩子們下棋。

聽程大牛說,在石桌上刻圍棋盤也是棠寶出的主意。說是從書上看到,下圍棋能讓人變得聰明,學過石匠的程鐵牛立即就給刻上了。

刻完棋盤才想起來,老程家沒人會下圍棋。

程天祿原先在學堂學的是四書五經,家里窮得寫字都得省著紙墨,本沒有閑錢去研習琴棋書畫。

蕭昀舒倒是自小就陪祖父下棋,也樂于教程小棠。

可惜剛教會基本的規則,祖宅那里就來了急信,不得不暫時離開關凌村。

Advertisement

不過程小棠也沒讓棋盤閑著,全用來玩五子棋了。

規則簡單,老咸宜,連程老太學會后,閑暇時都要瞇著眼睛玩上幾局。

棋子全是程天壽撿來的鵝卵石,由程大牛親手打磨,謝玲花負責染上一半的黑,湊出三百六十一顆棋子,不花錢又耐摔。

“小叔和大哥二哥回來啦!”

程天壽風一般地跑進來,搶先傳達好消息,“二哥考進臨江書院啦!”

“當真?”

程族長驚喜地站起,笑得臉上皺紋都了一團。

向來穩重的程老太也坐不住了,快步往外走,“人在哪兒呢?怎麼還沒到家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