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季,手搖風扇賣瘋了。臨著縣城這一片就不說,府城包括省城也有源源不斷的訂單飛來。
程家興想出的好辦法,打著“正宗手搖風扇”招牌的木匠鋪果然團結到一些同行,他們停了手邊其他活,將拼裝一臺風扇需要的零件拆分制造,晝夜趕工,合作掙錢。
大頭還是程家兄弟拿的,其他人也分到不,這兩個月的利潤竟抵得上往常兩年。
搶生意的慢慢也鉆出來,因為周邊這片用得起的幾乎都添置過了,市場已經不像前段時間那樣,最近的單子都是送出去多。要送出去就得搭上商號,利用他們的渠道資源,跟那些人談生意,利潤是讓出去多。
人家大老板還能累死累活掙點薄利?到這階段,掌握了銷售渠道的他們才是拿大頭的,木匠鋪這邊是不會虧,做風扇比做桌椅板凳利潤都大,可要跟之前程家那邊的收益比起來,這生意算做垮了。
還沒出伏,程家興已經收手,程家旺也表示這幾個月太辛苦了,他想好生歇一口氣。
袁氏嫁給程家旺時怎麼也想不到,男人還沒自立門戶,就干出一番大事來,這三個月,他們攢下三千多兩,搖一變了鎮上的有錢人家。
袁氏是鎮上人,家里又是開鋪子的,有了錢想到的不是買田買地,反而想效仿何杏他們,拿多出來的錢去置鋪面,上下兩層的可以,只一層后面帶個院子的也不錯。把想法跟程家旺說了,程家旺沒意見,他很樂意挨著三哥辦個鋪子,只是累過頭暫時不想出去走,說好歹歇它月余時間。
程家旺在歇氣,程家興也在他店里當咸魚,聽老娘以及小舅子跟其他人吹噓,陪他閨,也跟他媳婦兒商量后面的事。
暑氣是還沒過,也熱不了太久,跟著要朝秋天過度,秋天啊……草餅是還能接著賣,這個一年四季都能賣,另外也該上個新貨。
“媳婦兒你不是前頭就在琢磨,琢磨出啥?說來我給參詳參詳。”
何杏說也沒啥,再有段時間就是團圓節,團圓節還能賣啥?賣月餅唄。
程家興想想,說:“我還記得你說咱們蛋黃就是由月餅變過來的,那是不是又要把蛋黃的生意給撿起來?”
何杏搖搖頭:“上新貨吧,你賣風扇這陣子我琢磨出個新式月餅。”
“哦?怎麼個新法?”
“我說了你恐怕還是不明白,就別問了,替我跑趟木匠鋪定套模才是真的。”
本地流行的月餅是一層層皮咬著會散開會掉渣那種,通常是在做出來之后往月餅皮上蓋一枚代表商號或口味的紅印。這種月餅空手就能做,不太需要用到模,何杏想做的不是這種,而是在后世流行起來的冰皮月餅。
也不是原封不照搬,現在這個條件還不足以讓照搬,后世許多隨便就能買到的東西在這里都得自制,有些自制都不容易,還得找替代品。
趁著大家伙兒的注意被風扇吸引,已經把冰皮月餅改過,又囤下不材料,準備工作里面就只剩下模這一項。
“咱們家的月餅不往上蓋紅印,直接用模印上花紋字樣,我用筷子頭蘸墨大致勾了幾筆,你找個人照這樣畫個好的,要印點吉祥紋,還得有咱們程記的招牌。有圖樣了就送去木匠鋪里,定做一套。”
是這種模他都沒去麻煩老四,就在縣里定的,木匠鋪里活不,說盡快給他做,但不保證三五天能拿到,讓他至等一旬再來。還說這種帶浮雕的模比打桌椅板凳費力,里頭細活多,手一抖就要重來。
說是要等一旬,程家興哪來那麼好耐?
過兩三天他又跑了一趟,過去把已經做好的那個拿回來,攛掇媳婦兒做個月餅來看看。有模在手,何杏就試做了個紅豆餡的,自己覺得就還湊合,家里其他幾個深驚艷。黃氏盯著看得不轉眼,問說這是月餅?月餅還能做這樣???
這時候冬菇趁大家不注意手一抓就要往里塞,好險何杏反應快,給奪了下來。
當娘的手往閨臉蛋上一掐:“是小豬變的嗎?怎麼拿著啥都能往里塞?這可不是給你吃的,你啊,消化不了。”
冬菇就要癟。
看要哭,那不得想法子哄一哄?還不滿兩歲的娃能給講大道理不?
店里現有的東西都不合適拿來哄,何杏想想也頭疼。
就這天,程家興又讓媳婦兒使喚跑了另一個木匠鋪,也是去做模,這回就不是為月餅,何杏想做些棒棒糖來哄閨。普通的糖塊怕噎著,棒棒糖底下有兒,大人用手拿著給,方便。里有甜味兒,就不至于看啥都饞。
要做出小孩子喜歡的棒棒糖,小花,小太,小魚模都是不錯的選擇。
程家興訂模去了,何杏準備了一手,次日就熬了一小鍋糖,調的橙子味兒,用自制的糯米紙包了包。這會兒天還有些熱,糖放不太住,就只給冬菇留了幾個,剩下一并給大嫂送去,讓他給鐵牛吃。
有了棒棒糖,程家興功把閨降服住,倒是劉棗花那頭,趁著送錢過來的時候順便提了提,說恐怕再過一陣子缽仔糕就不好賣了,秋天興許還,這一冬誰會買呢?
冬天啊,都想吃點熱乎的。
“弟妹你說我是做點接著做這個,還是收了攤子回鄉下歇一冬等開春出來,或者做點其他什麼?”
何杏想想,給提了個建議,說把缽仔糕收了,再請木匠來把鋪子簡單改一改,冬天里的確應該賣點熱乎的,最合適是啥?麻辣燙唄!
要說到吃麻辣燙啊,頂好是客人們往吧臺前坐一排,老板當面給煮,煮好一手就能送到,這樣老板跟客人、客人跟客人都能說說話,吃起來有氣氛。
正好,這時候的縣城的規模比后世要小得多,人跟人之間都比較,這樣更方便他們說話。
何杏給說了說,劉棗花一聽,中啊!
“那得讓你們老三把馬車借我使使,賣這個估經常要回村收菜。”
“不是素菜,還得做些丸子,還有豆腐豆干以及條。面食不能煮,壞湯底的。”
劉棗花聽著都覺力不小,要學的還多。
想著掙了錢要跟五五分賬何杏也沒為難嫂子,說鍋底清早過去幫忙配,至于丸子以及條怎麼做也教給,讓劉棗花好好干,別小看了麻辣燙,這個在冬天里是比什麼都好賣的。你上酒樓去吃幾口菜就冷了,這個邊吃邊煮,吃多久都是熱乎的。
在掙錢的事上,劉棗花從不掉鏈子,缽仔糕還賣著,就已經在為麻辣燙做準備,不讓程家富去木匠鋪“綁”了老四過來幫設計吧臺,還跟村里頭通氣,讓鄉里鄉親多種點菜,數量包括種類都跟上,那頭要收不。
這都是初秋,一直以來冬夏更長,春秋較短,想著天跟著就要轉冷,劉棗花一迫,總覺時間不夠用。
冬天吶,可不就是養膘的時候?
冷起來人得快,胃口好,能吃,正好做吃食生意。
劉棗花的缽仔糕生意在中秋節前就停了,后面那段時間鋪子里是程家旺帶著程家富在忙活,給改裝。而劉棗花呢?也沒回村,帶著七斤去了斜對面的程記,把閨扔給婆婆看著,幫忙面做月餅。
這一年的中秋團圓節,程記的月餅在本縣大大的出了風頭。
他們提前十天開賣,不費什麼力氣就抵了東西兩家糕餅鋪的生意。老式月餅是年年買年年吃,哪怕做得再好,多都有些膩了。程記一上貨,就帶來從沒有過的新口味,不是說冰皮月餅就比本地的傳統月餅好多,它勝在新鮮,白白的略有些明質的冰皮看著也起食,要說口味其實偏甜,不過吃月餅的大多就是甜口,這也稱不上是缺點。
總之這一年買月餅的最先都往程記這邊來,過來看排隊的人太多,貨不夠,才會改道去香飴坊或者如意齋。
對尋常人家來說沒買上不是多大事兒,城中富戶不這麼想,他們之間存著攀比心,城里最新鮮最時髦的東西他們都要有,還要第一時間有。
就像這冰皮月餅,本來不過是個月餅,但你要是沒買到,還擺出老式月餅來招待客人,就難免要招些笑話。
攀比不是什麼好風氣,卻能讓商人得利。
冰皮月餅也不是人人都吃,就有很多人他不好這口,也一盤兩盤的跟風往外擺,反正不讓其他人嘲笑他是鄉下土包子。
托這些人的福,程記的月餅供不應求,名聲傳遍了,不說下屬的鎮子,府城那邊同樣聽說,還有人在聽說以后特地差人趕馬車過來,天不亮就來排隊,上百個的買。
程記憑月餅又賺一筆,積蓄越來越。
關於嫁給獵戶糙漢後她被寵成小嬌包:顧萌萌自打二次重生嫁給村裏獵戶後就收斂鋒芒,低調行事,終日沉迷與男色過日子中無法自拔。許是看不慣她這等清靜日子,今兒左鄰發現了玉璽要抄家,明兒娘家的教書師父成了太子太傅,後兒連路上撿的狗都成了皇親貴胄。顧萌萌思來想去的,晚上睡覺在相公耳邊吹風:“再這麼下去恐怕咱家也得被滿門抄斬了,咱們要不還是帶著公婆去深山老林住吧!”男色搖了搖頭反手擁住了她:“那娘子就為我生個兒子把這皇位繼承了就是。”**楚墨臨是當朝丹陽王,手握十萬大兵,坐擁十座城池,如此有權勢的他起兵造反,卻被那個鄉下來的太子砍下了頭顱!重生一世,他步步為營,早早部署,還親自麵見了這鄉下太子想給他個下馬威,誰知這一米九渾身肌肉的人對個弱質女流噓寒問暖,乖巧懂事,還言聽計從?等等,這女流不是他上輩子娶回來的王妃嗎?
隆豐二十三年,東宮太子已被廢五年,當年謫仙般的人物,幽禁皇陵,受盡萬般折辱。也是這一年,皇帝昏聵,追求長生大道,讓西廠閹黨篡了權。西廠督主薛恕,權傾朝野一手遮天,就連太子之位,亦能言語左右。宮中皇子們無不討好拉攏,盼他助自己登九五之位。…
【重生+宅斗+雙潔+養崽+追妻火葬場】溫嘉月重生了。 重生回她生下女兒的那一日。 小戶之女嫁入侯府,是她高攀,夫君沈弗寒更是郎艷獨絕,天資卓越,仕途一片坦蕩。 縱然他待人疏離冷淡,連她這個枕邊人也不例外,但成婚四年之久,溫嘉月以為他至少對她有情。 所以就算老夫人嫌她生不出孫子,小姑子蠻橫不講理,她也忍了,一心侍奉夫君,將侯府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條。 未曾想過,沈弗寒竟與長公主有染,她和女兒慘遭毒害,落得個死不瞑目的下場。 重活一回,溫嘉月不伺候了,一心照顧女兒,只想避開禍事,不再重蹈覆轍。 至于男人…… 男人也配和女兒比? —— 沈弗寒總覺得他的夫人最近有些變了。 不再照顧他的飲食起居,不再關心他是否辛苦,那雙笑盈盈的杏眸也不再對他滿懷愛意。 沈弗寒不以為意,他志在朝野,絕不會被兒女情長所牽絆。 直到一次賞花宴,他瞧見溫嘉月與一男子相談甚歡,溫婉的臉上滿是傾慕之色,郎才女貌,好似神仙眷侶。 沈弗寒不動聲色地看了很久,花刺刺入掌心,也絲毫察覺不出疼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