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牌匾之外,還有一份專門給小阿玉的嘉獎,是一枚金的令牌。令牌上書“育兒有方”幾個大字,竟然是直接贈予劉氏的。
“劉氏,你育兒有方,養育的王如玉小姐真誠仁善,小小年紀就如此聰慧機敏,實屬罕見,堪當大昌兒郎之榜樣!”傳信笑瞇瞇的,將金牌雙手遞給劉氏,語氣有著并不算明顯的恭敬,“劉氏,接著吧。”
劉氏寵若驚,忙把孩子給馬氏抱著,自己又去凈了兩遍手,這才恭恭敬敬接過來。
這份嘉獎,不僅是東岳城的功勞,還有邱老爺子專門給皇帝寫了一份家信,向皇帝夸獎了這位救了自己外孫的“小神醫”。
天家也不管這小神醫是不是真的,但想到小阿玉的另一層份——秦懷的小未婚妻。便也樂得給孩子多加一道恩典。
與此同時,一樣的金牌,被送了勇國公府。
勇國公夫人拿著金牌進了門,恰逢秦皇后又來了國公府,便把金牌給了對方。
秦皇后將金牌上的字瞧了一眼,眼里過冷意。
育兒有方?
“沒什麼用,拿去融了吧。”這是實打實用金子做的,厚厚一大塊,足有半斤重。
勇國公夫人:“……”
想到自家兒和貴婿仍然繃的關系,到底是沒說什麼,嘆了口氣,就把東西帶下去了。
萬幸的是,懷兒尚且活著,而且還活得這般好、這樣優秀,那麼兒和天家的關系,總會緩和起來。
日后會變什麼樣,當真是未可知。
如水,日月如梭,一群孩子們在大昌國土四游歷,見識了不風土人,也結了一些好友,都有了極大的長。
時間眨眼而逝。
明華二十三年,初春,正月二十,北郡臨空城城郊。
一群難民正聚集在城郊的大道上,各個面黃瘦,眼里卻有著灼灼的。
有些孩子躺倒在地上,旁的大人忙喊:“別睡了,不要睡覺,馬上就到臨空城了,到了那里,就有吃的了!”
有人不斷吞咽唾沫,肚子咕嚕作響,咂著說:“聽說整個北郡,如今都沒有殍,也不知是真是假。我如今什麼也不求,只求能有一碗稀粥,給我墊墊肚子也好啊!”
“別怕,我們縣令說了,早在旱災之前,北郡的郡守就給周圍的兄弟縣城發了函,說是愿意接收難民的,也不必籍,日后還能回鄉去。”
“北郡的郡守是新上任的吧?是不是故意這般說,好把我們騙過去,到時候也不給籍,到礦場去做苦力,到死了都不給你放出來,啊——”
后頭這人沒說完,就被另一人給踹了一腳。
他怒視回頭,本來抬起一只腳,想要立刻回敬對方,結果卻看到一個穿絳紫圓領長袍,頭戴玉簪的貴公子。
貴公子的腳早就收回了,里嫌惡道:“諒你是來討飯求生路的,便免你一死,若日后再讓本公子聽到你如此造謠,定嚴懲不貸!”
這人說完后,又聽得馬車轱轆滾的聲音,回頭一看,便是四輛馬車緩緩行近。
排在第三的馬車最是高大,外面吊著淡金的穗,紅珠為鼎,一瞧就貴氣非凡。
里頭一個不贊同的聲音傳來:“寧公子,不是說過了嗎,不要欺凌弱小,這里可不是黃沙城啊!”
言畢,便有掀開車簾走出來,穿著淺碧的上下裳,擺繡了兩只飛燕。
眾人以為那便是出聲的貴人,卻不想,這位彎了彎腰,將簾子掀得更高,又一個從中走出。
難民們見到這的模樣,便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好一個翩翩小佳人!
“這是小仙子下凡了吧?”一個原本奄奄一息的孩子,忽然坐起來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