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夜郎城卻是一片歡聲笑語。
全城將士盡數沉浸在大敗朝廷十萬大軍的大喜之。
當初全軍上下得知朝廷十萬大軍兵臨城下之時,所有的人心里都暗中了一把汗。
畢竟兩軍之間差距實在是天壤之別,更何況金烏貅的鐵騎也從北方而來,在兩大勢力的夾擊之下,他們猶如海浪中的一葉帆舟,隨時可能傾覆。
可現如今,攝政王李安卻奇跡般的大敗朝天十萬大軍,而金烏貅卻詭異的消失了,如此不可思議的結局,不但讓全軍上下的將士們都暗暗松了一口氣,也讓他們對李安的敬佩與忠心徹底達到了頂點。
此戰過后,北地將徹底屬于攝政王李安,李安也算是真正坐穩了北地國土。
不是靠什麼家族勢力,更不是靠什麼謀詭計竊取所得,而是靠死戰到底的決心,生生的坐穩了北地。
夜郎城中,李安下令全軍上下歡呼三日。
在歡勝大勝的日子里,李安也沒有閑著,他一刻不停的關注著北地的變化,他在等著一個時機,一個讓他可以揮兵北上,徹底將金韃人消滅的絕佳時機。
翌日。
大堂,李安正與一眾文武大臣,推杯換盞。
曾小蟲從外面匆匆走進,拱手道:“啟稟王爺,城外來了一人,自稱是王爺的舊人,想要求見王爺。”
“舊人?”
李安淡然一笑,“本王的舊人多的是,告訴那個人,本王沒時間見他,讓他滾蛋。”
“且慢!”
賈道途了上的酒漬,說道:“王爺莫有著急,王爺剛剛大勝而歸,這馬上就有舊人來了,想必竟然是來祝賀的。”
隨即,他抬頭向曾小蟲,“那人沒說他姓甚名誰?”
曾小蟲急忙回道:“他說他宇文邕。”
“宇文邕大人?他來做什麼?”李安不覺到奇怪。
賈道途似乎早就猜到了,急忙說道:“王爺,宇文大人來得意圖很明顯,這是代表朝廷要跟王爺罷兵言和,若是我沒有猜錯的話,他一定是三相所托,現如今三相損失慘重,已經無力在與我們手,若是自己派人前來,又怕損了面子,所以才請了兵部的人,作為中間人,代為調停議和。”
“原來如此,想不到那些世家門閥竟然會放下面子來求本王議和,真是難得呀!”李安冷笑一聲,讓曾小蟲傳宇文邕進來。
片刻之后,大堂的酒宴已經撤了去,李安高坐于首位,一眾文武大臣肅列左右。
隨著一陣腳步聲,宇文邕慢慢的走進了大堂,作為兵部的元老,此刻他卻難以掩飾心的不安靜。
連他自己都覺得自己沒臉來見李安,朝廷的所作所為與小人何異?戰敗了,卻又讓自己前來議和,說是議和,倒不如說是祈降合適。
李安高座上位,目冰冷寒徹,手里捧著兵書,連看都不看他一眼。
宇文邕掃視一圈,頓時心頭一。
眼前,位列兩側的武將,個個殺氣騰騰,悍勇無雙。
怪不得李安能百戰百勝呢,看他麾下這些武將就能看得出來,他的實力究竟有多強。
從進夜郎城開始,他親眼目睹了夜郎城的軍隊士卒有多了悍勇。
他見過金韃人,知道金韃人的兇悍,可眼前這些軍隊毫不弱于他們。
尤其是大堂外的那些披重甲的士卒,雖然如同雕塑一般一不,可每一個人的眸子都如同野般散發出幽綠的芒。
這只有百戰余生的勇士,才有如此大的。
宇文邕抬起頭著李安,說道:“見過攝政王。”
戰場上的失利,怎麼可能會通過議和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所謂議和也不過是換了個方式,祈求投降而已。
“原來是宇文大人,不知道大人今日前來所謂何事,若是跟本王攀附的話,那本王這就是下酒宴款待大人,可大人若是議和的話,那大人還是請回吧。”
不等宇文邕開口說話,李安直接讓他把后面的話都生生的咽回了肚子里。
朝廷戰敗了,想議和,還想要面子,可哪有這麼好的事。
敗了就是敗了,沒有議和的說法,只有投降。
果然,宇文邕眉頭一皺,暗暗的搖了搖頭,急忙說道:“李安,老夫今日前來確實是為了公事,可你我之間的,就換不回一個面子嗎?”
李安冷冷一笑,說道:“此戰我麾下兒郎折損數千人,傷者不下萬人,你告訴我給你一個面子,可誰給他們一個面子?”
宇文邕也是徹底沉默了,沉片刻道:“實不相瞞,今日老夫前來說是議和,其實就是來求和的。”
朝廷的十萬大軍慘敗而歸,堂堂兵馬大元帥韓忠虎都陣前投降,如此奇恥大辱,已經讓天下人對這個朝廷失去了信心。
宇文邕言又止,只得說道:“那王爺究竟想要什麼?是要這天下共主嗎?”
如此明目張膽的話,卻并沒有讓李安臉上出一漣漪,反而笑道:“本王就是想要這天下共主,誰能阻攔我本王,難道本王沒有資格嗎?這天下若非是本王與麾下忠義軍拋頭顱,灑熱,早在十年前就已經淪為異族之地了!”
宇文邕訕訕笑道:“是啊,可王爺應該知道,一旦兵禍天下,無數百姓又將落苦難之日,今日老夫為了天下百姓特地前來與王爺議和,希能夠從中調停,更希朝廷與王爺各自修兵言和,共同抵異族的侵。”
可此言一出,不等李安開口,曾小蟲開口罵道:“議和個屁,讓三相那三個老烏滾過來,親自給我家王爺道歉,事皆是由他們引起的,自然要讓他們前來道歉。”
曾小蟲一下子就將這議和的遮布揭開了。
這三只老狐貍算盤倒是打的響,打贏了這功勞是他們的,打輸了就找人來議和,這天下哪有這麼好的事。
其他諸將也紛紛點頭同意,囂道:“說的沒錯,世家門閥魚百姓,把我們這些為國流的人不當回事,現在打敗了,就想要議和,門都沒有!”
“就是,如果是今天我們敗了,他們會跟我們議和嗎?他們恨不得砍下我們的腦袋來,將我們滿門抄斬才解氣!”
“說的太對了,既然如此,我們憑什麼答應議和,想議和也行,先把那三個老烏的人頭砍下來,放到我們王爺面前,我們不議和,我們直接投降就行!”
“……”
在場眾將七八舌,反正就一句話想議和,先把三相的人頭砍下來再說。
宇文邕臉微變,卻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表顯得尷尬又張,額頭上冷汗直冒,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了。
眼前這些將領的話,其實就是李安的話。
此刻。
李安抬頭盯著宇文邕,表中帶著一壞笑,故意說道:“宇文大人,你也看到了,并非是本王不想議和,而是麾下諸將不同意。”
“既然如此,你還是盡快返回京城,跟宋桓商量商量此事吧,只要能滿足我弟兄們的要求,要議和也不是不可能。”李安大手一揮,說著就要趕人了。
“且慢!”
宇文邕一口喝斷。
李安盯著宇文邕,沉聲道:“宇文大人,您自己說,您到底是來議和,還是來求和的,一字之差,這其中的意味可是不小。”
“這……”宇文邕怎麼也拉不下這個臉來,畢竟已經年過古稀,竟然向小輩求和,傳出去這輩子的英名可就全毀了。
可不求和,朝廷代的事又該如何置?
現如今他已經上了賊船,進退兩難了。
見狀,李安臉一沉,擺手道:“好啊,既然不是來求和的,那也就沒什麼好談的了,你回去告訴宋桓,讓他把脖子洗干凈了等著,還有三相,待到本王攻破京城之日,就是他們喪命之時。”
三相和宋桓既想要求和,還想要保留臉面,哪有這麼好的事,李安就是要故意迫宇文邕說出求和二字。
果然,宇文邕在最終的迫下,只能說道:“王爺所言極是,老夫的確是來求和的。”
李安看了一眼賈道途,對視一眼,兩人眼中皆是出一不易察覺的笑意。
李安臉稍稍緩和,冷哼一聲道:“既然想要求和就明說,何必如此吞吞吐吐,為了天下蒼生,本王倒是可以考慮求和之事。”
既然已經在聲勢上占了上風,李安自然答應了求和的請求,這樣他也可以兵北上,與金烏貅戰到底,這也是最符合李安的利益的。
宇文邕見到李安同意議和之事,心里自然是萬分欣喜。
可接下來李安的一句話就徹底讓他心頭一沉。
只聽李安緩緩說道:“既然是求和,就要該拿出求和的誠意來,本王有三相的項上人頭來告我戰死的無數英靈!”
“啊,這……這怎麼可能!”宇文邕徹底被李安的話震懵了。
且不說三相能不能同意,就是當今陛下也做不到,世家門閥的可怕力量,絕非是一個普通人能想象到的。
當今陛下想殺三相無異于登天之難,可三相若是想殺當今陛下,卻輕而易舉,亦如反掌之間。
這就是差距?
難道宇文邕以及兵部大員們不想殺三相嗎?
可誰能殺得了他們?
就算是你暗殺了他們,可世家門閥的反撲力量,足以讓整個朝廷徹底毀于一旦。
“王爺,請恕老夫做不到!”
宇文邕無奈的搖了搖頭。
隨即,便聽到李安繼續說道:“既然如此,那就用其他的東西代替三相的腦袋吧。”
“什麼東西?”宇文邕猛然抬頭,臉上出一喜。
“你覺得三相腦袋價值幾何?何種東西能替代他們三人的腦袋?”李安出一抹笑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