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將軍令 第336章 京城震動,天下亦是震動!

《將軍令》 第336章 京城震動,天下亦是震動!

 周圍那些將士皆是殺氣騰騰,憤怒到了極點,饒是韓忠虎一肚子反駁之言,卻是難以張開口來。

 李安盯著他,語氣愈來愈烈道:“韓帥你也是為大淵朝立下過汗馬功勞,可宋桓何等將你當做親信來看你,你凱旋而歸的第二日,恐怕就要出兵權,然后日夜機監的監視,再看看那些世家門閥,他們可曾為大淵流過一滴,可結果呢,他們位高權重,榮華富貴,連你們的兵權,也于他們,難道這就是你以死效忠的朝廷?”

 韓忠虎徹底陷了沉默,沉的臉上,已經看不出本來的臉,可在心中,已經是翻江倒海一般。

 韓忠虎越是沉默,心越是暴怒。

 李安知道,自己的一番話已經是深深的了韓忠虎,現在就差最后一擊了。

 李安嘆了一口氣,憤然道:“當今朝堂乃是世家門閥把持朝政,這些世家門閥位高權重最善于排除異己,也最是容不下有功之臣,想當初本王也是立下赫赫功勞,結果他們不只要奪本王的兵權,還有奪本王的命,想當初宗帥何嘗不是如此,前車之鑒就在眼前,你覺得以你的功勞,世家門閥會放過你?”

 聽到這話,韓忠虎也是陡然一驚,神大變。

 這些話,可謂是深深的了韓忠虎,令他在一瞬間幡然驚悟。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前車之鑒就在眼前。

 這句話猶如一道閃電在他腦海中閃爍而出,久久不散,當場震驚的他膽戰心驚,脊背冷汗直冒。

 宗帥難道不是忠心耿耿,為國為民,可結果落得死道消。

 李安的功勞更不應多言,幾乎是力挽狂瀾于大廈將傾,為這個王朝續命了幾十年。

Advertisement

 可結果呢?

 一杯鳩酒,命落黃泉。

 即便是現在那些世家門閥依然想盡了辦法,有李安的命。

 那個所謂的當今陛下卻一直在背后推波助瀾,連宗帥的死,也與他不了干系。

 現如今,他卻是兵敗被俘,那些世家門閥豈能輕易的放過他?

 韓忠虎一言不發,神復雜變化,眼眸也閃爍不停,腦海中卻已經開始浮現出了一片慘狀。

 不管他今日是否能活著回到京城,他必死無疑,而他背后的韓家恐怕也難辭其咎,很有可能也是落得滿門抄斬的慘狀。

 半晌過后,他不得不承認,這擺在眼前的慘狀,世家門閥絕不會輕易的放過他。

 韓忠虎的臉變化,又豈能逃得過李安的眼睛。

 “當今陛下心狹隘,不義且無,絕非是明主,而朝堂上那些世家門閥又是一群爭權奪利的小人,韓帥,你為何不歸順本王,等到本王平定北地,自然會揮兵南下,為天下人討一個公道!”

 對于韓忠虎,李安也不再拐彎抹角,直接讓其歸順自己。

 再看韓忠虎,臉上的決然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猶豫不決。

 看看眼前的現狀,他還有別的路能選擇嗎?

 麾下兒郎盡數死傷慘重,投降的投降,四散而逃的四散而逃,在他的周圍,數不清的悍卒依然是殺氣騰騰,只待李安一聲令下,他立刻就被生生的撕了碎片。

 眼前,李安手持方天畫戟,冷峻的眸子里滿是殺意。

 話已說到了這般,若是韓忠虎依舊不肯投降,那李安也決計不會留他一命,必然要拿他的項上人頭,震懾天下。

 擺在韓忠虎眼前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是投降,還是自盡,只能他自己選擇。

 權衡許久,韓忠虎深深的嘆了一口氣,沉的臉上慢慢舒緩過來,隨即將配劍丟在地上,翻下馬,快步走上前來,著李安,便是雙膝跪拜。

Advertisement

 “承蒙攝政王看得起,韓忠虎今日愿意投降王爺,為王爺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韓忠虎終于還是投降了。

 見到降韓忠虎,李安再也按耐不住心頭的大喜,趕從馬上一躍而下,雙手將其扶起,大喜道:“韓帥能歸順本王,乃是天助我也!”

 韓忠虎可是當今天下擁有帥才之人,而今自己的麾下雖然悍將無數,可能獨擋一面,把握全局之人,也就只有閆清順一人,而今多了韓忠虎,不亞于如虎添翼。

 如此一來,李安平定北地,滅金韃之功,也再進了一步。

 李安當即下令,由韓忠虎接替自己,統領全軍。

 此令一出,在場諸將無不大驚失,就連韓忠虎也是吃了一驚。

 自己才剛剛歸順攝政王,竟然就委以重任,將全軍兵馬之權由自己,是這份信任就足以讓其拋頭顱,灑熱,百死難報。

 “啟稟王爺,本帥不過是一個剛剛歸降的降將而已,還是戴罪之,王爺就將兵馬大權給在下,實在是不妥當。”不只是其他人,就連韓忠虎自己都覺得不妥。

 可李安搖搖頭,“本王一向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看看本王麾下的大將,哪一個不是投降歸順本王的,本王待他們絕無二心,待你也是如此。”

 這番話著實讓韓忠虎的熱淚盈眶,當即屈膝跪拜,“末將韓忠虎在此對天發誓,此生此世絕不負王爺,如有違背,五雷轟頂。”

 “哈哈哈!”

 李安大笑一聲,將象征自己王權的虎符給了韓忠虎,這也將代表著韓忠虎了二號人

 “多謝王爺!”韓忠虎再一次拱手道。

 李安高高舉起方天畫戟,昂頭大笑起來,那笑聲回在天地之間,久久不散。

Advertisement

 全軍將士,無不歡聲雀躍,猶如沸水般的呼喊聲,震破蒼天。

 當日。

 李安攜大勝之勢直奔夜郎城,至于圍困夜郎城的兩萬大軍,包括其中的一萬五千騎兵也盡數投降。

 此戰,李安再一次大勝而歸,朝廷十萬大軍連同韓忠虎大帥,以及麾下百位將領盡數投靠李安,至于那位監軍大人朱廷元則是第一時間狼狽不堪的朝京城狂逃而去。

 京城。

 李安再一次擊敗朝廷大軍的消息,不脛而走,瞬間就傳遍了整個京城,乃至于整個大淵朝,最驚奇的莫過于京城了,整個京城已經被攪的滿城風雨,街頭巷尾皆是議論紛紛,談論著北地的戰事。

 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絕大數人都萬萬沒有想到,李安帶著萬人的軍弱旅,那群以兵油子,紈绔子弟類聚的軍隊,竟然百戰百勝,一路高歌,收復北地數座巨城,就連朝廷的幾次大軍都飲恨西北。

 當然,其中不人都在怒罵李安不忠不義,大逆不道,竟然敢造反,但普通百姓,有志之士卻對李安抱有很大的期,覺得是朝廷不仁不義在先,李安不過是不得已才出手的。

 而且李安之前一心為了收復北地萬里江山,解救萬民于水火之中才不得已而為之。

 可朝廷相反卻是掣肘,斷絕李安的糧草供用,差點讓李安的人馬全軍覆沒,這著實讓無數有志之士大罵朝廷黑暗。

 也難怪天下百姓如此,李安乃是大淵戰神,當年若非是李安力挽狂瀾于大廈將傾,大淵朝早就淪為金韃人的牧原了,大淵百姓也淪為金韃人的奴隸,大淵朝這個國都早就不復存在了。

 可即便是如此貪天之功,李安得到了什麼?

 大淵朝對他的賞賜無非是一個攝政王的空頭名號而已,其他本沒有任何賞賜,反而還將他的兵權一一分割,將他揮下的八大將全部調離京城,最后還一杯鳩酒,差點要了李安的命,如此這般的對待有功之臣,早就引得朝野上下議論紛紛。

Advertisement

 而今,朝廷竟然不顧金韃人的鐵蹄,暗中與其私通,又有置李安于死地,如此喪權辱國,不公天下的做法,更是激的民怨沸騰,天下百姓多有怨言。

 再加上李安為國為民的義旗所在,天下百姓皆是站在了他這一旁。

 此時。

 蔡相府,卻是一片哀怨之氣盛行。

 大堂之上,三相分別落座,每個人的臉上皆是沉無比,看不見一點喜

 這天下百姓的輿論風,或多或,都傳了他們的耳朵,真著實讓他們惱火不已。

 若非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他們都想將這天下翻過來,將這些多多舌的愚民通通殺

 一群賤民竟然敢同李安那個國賊,反而對他們這些貴族暗中辱謾罵,這豈能不讓他們震怒。

 “這群不知死活的賤民,難道他們忘了他們吃的是誰的糧,種的是誰的地,穿的是誰的,竟然敢吃里外向著那個國賊,當真是可恨之極!”蔡相第一個站了起來,氣的幾乎是七竅生煙,怒不可遏。

 左右秦相與國師也是紛紛出暴怒之

 秦相氣的咬牙切齒,拍案而起,“這些賤民真是生平久了,以我看來應該屠殺一批賤民,讓他們長長記才是,讓他們知道這天下是我們世家門閥說了算!”

 “說的太對了,本國師早就有此想法,待到這些賤民聚集之時,我等派出軍隊將其包圍,然后全部屠殺!”國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引得其他兩人大聲好。

 三相一拍即合,決定在京城搞一次“屠民”行

 讓天下百姓長長記,有畏懼之

 可他們不知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父親……父親……大事不妙!”

 就在這時,大堂之外,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以及一聲聲驚呼。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