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都市爽文 開局在出租屋里撿到一個億 第183章 到此為止了

《開局在出租屋里撿到一個億》 第183章 到此為止了

另一邊——葉楓這邊。

“誰打的電話?”

一家環境幽靜的餐廳

葉楓一邊往口中送食,一邊看向周書瑤。

“一個租戶,向我打聽,賓山公寓的房東是誰。”

周書瑤將手機放到一邊,繼續用餐。

“他打聽房東干什麼?”

葉楓有些好奇。

“不知道,聽他的語氣,好像著急的。”

周書瑤搖了搖頭,突然又補了一句:“那租戶好像也是中海大學的學生。”

葉楓吃飯的作一滯,臉上出古怪的笑容。

他大概已經猜測到,對方為什麼要打聽房東了。

看來,這幫人的作很快呀。

“我們剛才聊到哪了?”

……

與此同時,中天湖景別墅的直播還在繼續。

孫文宇幾人的道歉聲明,將直播間的熱度推向了高

此時觀看直播的人數,已經達到兩萬五千人之多。

很多其他的師生,也都慕名前來圍觀。

“我是農學院的,被朋友推薦來看的,現在直播進行到哪里了?”

“我是海洋學院的,聽說咱們學校出了一位神豪,真有那麼厲害嗎?”

“我是旅游學院的,剛才找到什麼值錢的東西了嗎?”

很多剛剛進直播間的人,都好奇的詢問起來。

立刻就有中海大學的學生給他們科普。

“你們來晚了,剛才的節目簡直太彩了,比前面幾期加起來都彩。”

“沒錯,看得我皮疙瘩都起來了。尤其是那塊翡翠原石,沒想到一塊禿禿的石頭,竟然有人花六個億購買。”

Advertisement

“而且那麼貴重的一塊原石,竟然被葉楓放到門口,也不怕弄掉了。”

“是啊,剛才張學姐進來的時候就差點弄掉。如果真摔壞了,傾家產也賠不起呀。”

“我覺得最彩的,還是剛剛在雜間發現的那些房產證,差點沒把我嚇尿。”

“是啊,剛開始只看到1號別墅的房產證時,就已經很令人吃驚了。后來又發現一屜,差點沒把我眼珠子驚掉。到后來又發現了一箱子房產證,我差點當場去世。”

“這就是咱們跟人家有錢人的差距。對于咱們來說,可能斗一輩子,也才能拿到一張房產證。但是對人家葉楓來說,那些房產證就跟廢紙一樣,居然扔在雜間。”

“我跟你們不一樣,我覺得最彩的,還是孫文宇他們。剛開始還對人家葉楓不屑一顧,沒想到打臉來的那麼快,居然集給人家道歉哈哈哈……”

“他們那自作自,在事沒搞清楚的況下,就污蔑人家葉楓弄虛作假,道歉已經便宜他們了。”

“你們說葉楓到底是什麼背景呀?居然能讓那幫富二代公開道歉,恐怕來頭不小呀!”

“廢話,能擁有幾十億房產,來頭能小得了嗎?”

看著中海大學的學生,都在直播間興高采烈的聊著,后面進來的那些人,都看得一臉懵

“他們在說什麼呀?什麼價值六個億的原石?什麼一箱子房產證?我怎麼聽不懂呀?”

“我也聽不懂,還有價值六個億的原石呢?這也太扯了吧?房產證還能用‘一屜’、‘一箱子’來形容嗎?”

Advertisement

“什麼道歉?誰道歉了?為什麼道歉呀?他們做錯了什麼?”

“我剛才陪朋友逛街去了,早知道節目這麼彩,打死我也不去。”

“節目有沒有回放呀?前面到底發生了什麼?”

先進直播間的那些人討論的越激烈,就越發引起后進來的人的好奇。

直播間就在這兩種聲音的互相織下,熱度節節攀升。

此時,中海大學的節目組已經離開雜間,開始繼續探尋。

不過,讓他們失的是。

接下來,他們又連續搜尋了幾個房間,卻再也沒找到什麼值錢的東西。

節目開始進了無聊階段。

“這房子的一樓里,應該沒什麼值錢的東西了吧?還有繼續探尋下去的必要嗎?”

“是啊,葉楓又不是開銀行的,能有幾十億家產就已經很嚇人了。”

彩的部分已經過去了,我覺得大家可以散了。”

由于節目長時間沒有發現新的點,很多人都失去了耐心,紛紛退出了直播間。

直播間的人氣,從巔峰時的兩萬五千人,很快便降到了兩萬人左右。

要說節目組中誰最心急?

那就要數茜茜了。

和周啟明、王秋雨三人,被邀請來節目做特邀嘉賓,幫助觀察員張春紅一起探尋藏的線索。

今天剛一進門,王秋雨就幫忙辨認出了那塊翡翠原石。

而周啟明,剛才也幫忙找到了那些房產證。

兩人今天都發揮的不錯。

非但沒有任何發現,反而還因為之前幫導師購買原石,讓在眾目睽睽之下出爾反爾,丟盡了面。

Advertisement

如果今天不發現點什麼線索,那,真的無面對那些支持了。

茜茜越是心急,就越是事與愿違。

一幫人幾乎將整個中天湖景一號別墅的一樓搜了個遍,都再無任何收獲。

很快,就只剩下角落里的一個保姆間。

茜茜這下徹底絕了。

連一樓的其他房間里都一無所獲,保姆間就更別想了。

畢竟,誰會把貴重的東西放到保姆間里?

看來今天是丟人丟定了。

這可以說是參加節目以來,表現最差的一期了。

想著這些時,有些無打采的推開了中天湖景一號別墅保姆間的門。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