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都市爽文 重生1983年 607章 競賽獲得一等獎

《重生1983年》 607章 競賽獲得一等獎

第二天溫小芹早早起床了,潘大章看見捧著一本化學競賽書,正在認真地看著。

“這時候應該放松,不要搞得這麼張。”

潘大章寬說:“據前幾次的考試經驗,題目應該都是老師所講過的,只要上課時認真聽講了,難度不會那麼大的。”

溫小芹自認平時上課還是很認真的,而且老師布置的作業,每道題都爭取做出正確答案。

要是題目都是老師講解過的,自信也不會考得太差。

計算過要是據前三次的考試績來平均計算,等于獲得一等獎的名次還差那麼一點。

只有最后這次考試來個超常發揮,的名次才可以沖上去。

“我這也算是臨陣磨槍,希有點用。”

潘大章也不去打擾,跟師傅去荷池晨跑,還去寫生。

師傅跟他說:“你購買那些畫家的作品,可以臨摹他們的畫做為平時的練習,從中掌握各個畫家的技巧特點。但是要記住,臨摹別人的畫只是用來學習,一定要有自己跟跟人不同的特點才行。”

他把昨晚在樊增家十幾個畫家作品的特點都跟大章做了介紹。

潘大章聽在耳里,覺得師傅分析得特別到位。

吃過早餐提前趕到學校。

九點鐘才進行考試負責購買機票的學校老師,把購買好的機票送到各位同學手里。

同學們都在利用這短促的時間加復習,系統從頭到尾看一遍。

因為最后這次考試,題目是從全部容中篩選的,不像前三次是階段的知識。

潘大章已經把全部容都復習了一遍。

這些容他基本上都已經爛于心,今天繼續考個好績,肯定也不是什麼難事。

自重生以后,他的記憶力,以及理解能力都是超乎常人。

Advertisement

有些題目甚至不用講解,他都知道怎樣解。

有時老師在前面解,他聽著都能聽出老師有時錯誤的理解觀點。

他有過目不忘,舉一反三,聽過的知識隨時都能應用自如的境界。

黃勇老師最后還囑咐他們:“別給自己大多力,正常發揮就行。”

他相信一班的25名競賽生都能取得優異的績,高考后都可以如愿進心儀的大學上課。

課間休息十分鐘后,開始考試。

老師把試卷發下來,填上名字后開始閱卷。

仿佛聽見同學的嘆息聲。

題目不簡單,難度有點大,需要多思考。

確實是老師上課時所講過的容,但是需要舉一反三的能力去思考。

老師出題的角度,以及求答案的方式有所改變。

當然這些對潘大章來說都沒有難度。

他快速把比較容易的題目解答出來了。

此時他抬頭了一眼班上其他同學的神

只見林斌抓耳撓腮,神呆癡地陷思考中。

班上其他幾位平時績好的同學,似乎也做得不是很順利。

監考老師的目正在掃視著班上每個同學的表現。

教授也是監考老師之一,不過他可以流在每個考場走。

其他學習績差的,他也不興趣。

開始他在一班轉了一圈,潘大章和其他幾個平時績好的學生,都沒有讓他失

都在嗖嗖嗖的做題。

特別是潘大章似乎一刻都沒停頓,而且卷面還非常整潔,沒有一點涂改的痕跡。

學習水平的高低,從考場學生表現就可以看出來。

潘大章此時開始思考幾道比較復雜的題目。

他習慣把容易答的題目先做出來,這些題不用花時間思考,看見題目心里就已經有了答案。

Advertisement

再把有點難度的題目,花很的時間思考,將題目答案寫出。

最后再思考比較難的。

今天試卷題目總上比前三次更難,特別是后面幾道題,解答起來還是有點繁瑣。

他看了看時間,還有二十多分鐘。

又重新檢查了一遍,確認沒有其他的疏忽。

最后幾道應用題,也反復驗證了。

這時下課鈴聲響了,他第一個把試卷了上去。

左右掃瞄了一眼,發現許多同學后面幾道題都是空白,無從下手。

監考老師也開給催大家卷。

潘大章并沒有在走廊上停留,因為他約了十幾個畫家在校門口收畫。

到了樓下,看見溫小芹滿臉春風從化學教學樓走下來。

“看樣子,小芹芹今天考得不錯哦。”

“那當然,我覺得這次的試卷比前幾次都更容易。”地說。

兩人來到外面校門口,只見十幾個畫家準時拿著自己的畫作在等他們。

兩人將他們畫作都按每平尺68元收購,并且對他們說:“以后有作品都可以聯系我,或者聯系我師傅也行,我會放一筆錢在師娘手里,讓幫我收購各位的畫作。以后的話,我也會經常跑京城,特別是寒假和暑假期間。”

眾人高興應諾了。

每平尺68塊,靈來了一天搞他幾平尺都不是難事。

以前畫作出來,送到字畫店換錢,還要費盡周折。

現在好了,一手錢一手貨,爽快。

此時的潘大章也沒有想到,他直接在畫家手上收畫,快速影響了許多靠畫家字畫謀生的文化掮客的生意。

他們兩人把幾十幅畫作搬到了車上。

溫小芹問他:“怎辦?這些畫還是送到銀行倉庫去保管,上次租來的兩個大保險柜可是已經塞得滿滿當當了哦。不過那個放瓷罐的保險柜還可以塞一些。”

Advertisement

潘大章說:“師傅說了,讓我們有空多臨摹其他畫家的作品,當作平時的練習,所以這幾十幅畫我們帶回去,有空就拿來臨摹,當作業完。”

幾十幅畫買個大一點的皮箱裝,重量也不重,路上攜帶也方便。

開車回到師傅家。

“考試考得怎樣?拿個一等獎沒問題吧?”師娘關心地問。

“一等獎應該沒問題。”

潘大章肯定地說:“我不得一等獎,就沒人可以得一等獎了。”

溫小芹也高興地說:“我這次考試比上幾次考得好,應該也有希得一等獎。”

上三次考試績,平均下來也靠近前二十名了,加上這次考試績,進前二十名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

師娘和師傅兩人也為他們到高興。

潘大章提出想讓師傅師娘幫忙收購其他畫家的畫作。

“我放五萬塊錢在這里,錢收完我再匯錢過來。”

黃云裕好奇問:“你小子到底手上有多錢?這些畫你收來不賣,你有這麼多閑余資金麼?”

潘大章笑著說:“師傅,我手頭上有足夠的閑余資金,我銀行有一千多萬存款,而且我有三個礦,每天都可以幫我創造幾萬塊錢的財富。”

黃云裕:“想不到,你小子還是暴發戶,竟然有一千多萬錢存銀行,你完全可以跟晉省那些煤老板平起平坐了。把錢給你師娘,讓幫你做這件事吧。”

潘大章另外給五千拿給師娘。

“師娘,這錢是孝敬你和師傅的,在這里一個月時間讓你累了。以后有空我兩個都會進京來看你們。要多保重。”

張秋嬋本來不肯收他的五千塊錢。

“我幫你收畫就行,并且幫你做好記錄,到時來了跟你對賬。你不用給我錢,你師傅畫的畫銷售不錯,我們也不缺錢用。”

Advertisement

潘大章兩人執意要收下。

師傅也說:“你就收下吧,這小子一天進賬都幾萬,這五千塊對他來說是雨,不用跟他客氣。”

他在想:這年頭銀行有千萬存款的,全國也不一定有多個吧?

一個十七歲的千萬富翁,在全國恐怕也是只有他一個吧。

吃午飯時,蔣青打來了電話。

師傅接的電話。

“小潘小朋友還沒有回去吧?”

“今天考試完了,已經買好明天的機票了。怎麼樣,今晚過來喝酒?”

蔣青:“行,我早點過去。”

因為下午三點半才去學校領獎,潘大章和溫小芹開車出去買了一個大皮箱,用來裝畫。

又去菜市場買了許多菜。

買了幾瓶茅臺酒和上等特制烤煙。

蔣青年輕大了喝起酒來還是沒有節制,還有師傅一天到晚煙斗不離手。

煙和酒對都有傷害,還是找個機會勸他們把量控制下來。

回來把東西搬進去,然后看時間差不多,就趕往學校。

學校公示欄上了一張紅紙,上面寫著本次競賽特訓班獲獎者的姓名。

來的路上潘大章還問溫小芹:“有希獲一等獎麼?”

溫小芹也不敢保證。

“我只能說二等獎是肯定的,至于一等獎,我心里也沒底。”

一到校園看見公示欄那里圍了許多同學,圍得水泄不通。

無奈不進去。

溫小芹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墊起腳跟往里看。

潘大章笑著說:“我把你放到我肩膀上去,那樣你就能看見了。”

溫小芹見人多,那樣的話眾人目盯著,會覺得不好意思,于是拒絕了。

潘大章把拉到旁邊化學教學樓二樓走廊,下面就是公示欄。

只是這里離公示欄至有十多米距離,紅紙上筆寫的字又小,一般人不可能在這里看得見。

“站這里也看不見呀,等他們走了我們再過去看吧?”

可惡的是那些在公示欄前面的同學,似乎要把獲獎名單上的每個名字都記住似的,一直都不挪位置。

何志宏和蘇婉蓉也在外圍長脖子往里看。

潘大章低聲對小芹說:“我站在這里可以看得見紅紙上的名字,等我看看化學績榜上有沒有你的名字。”

他掃了一眼數學績榜,果然排在第一位的是他的名字。

他也聽見了同學羨慕的聲音。

“數學果然是潘大章第一。”

大章說看得見,小芹也不表示懷疑。

什麼事發生在他上都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那你幫我看看,我獲得了什麼獎?”

潘大章此時己經在化學績榜上看見了的名字。

第十六名,獲得一等獎。

蘇婉蓉在一等獎的最后一名。

“恭喜小芹芹,獲得化學競賽績第十六名,獲得化學競賽一等獎。蘇婉蓉也獲一等獎,很幸運恰好排在二十名。”

他小聲對溫小芹說。

“那太好了!”

溫小芹高興地問:“我們化學組誰績第一?”

“趙冠科,那小子化學績還是不錯哦。”

溫小芹嘟囔著說:“管他好不好?你呢,你是數學排名第一?”

“那還用說。我的數學總績比第二名的多了三十多分,無敵手。”

“還是我家小表哥厲害。”

潘大章又看了理組競賽績,在二等獎一欄看到了何志宏的名字。

看見樓下兩人還在外圍急得團團轉,潘大章于是把他們上來。

“我已經看見你們名字了,上來我告訴你們。”

何志宏、蘇婉蓉兩人都還不信。

“剛才我還看見你們兩人在外圍團團轉,并沒有進去,你是怎麼看見的?”

兩人還是走了上去。

潘大章說:“我說得不準,你可以罵我。何志宏績排在35名,獲得二等獎,蘇婉蓉化學績排在20名,獲得一等獎,恭喜!”

俞督中學來的四個人,三個獲得一等獎,一個二等獎。

績在岡州地區都是名列前茅。

獲得一等獎的人數在贛省都是排名第一。

他在數學績表上,看見林斌也獲得二等獎。

白曼曼和呂奕星排在十八和十九名,獲得了一等獎。

何志宏對于自己能夠獲得二等獎,也是很滿意。

蘇婉蓉也是長舒了一口氣。

四人都算是到了名牌大學的門楣了。

這時差不多到三點半了。

大家統一到廣場上集中。

全部參加特訓班的同學有一個多個人,按照各班級順序位置坐下。

輔導員黃勇招呼1班同學座,潘大章坐在他邊。

“黃老師我們班的同學發揮不錯,二十五人,十五人得一等獎,十人得二等獎。”

黃勇苦笑說:“你不知道去年1班,20名一等獎全部在一班,另5名是二等獎。”

他拍拍他肩膀高興地說:“可喜的是你的競賽績是歷屆數學競賽績最高的,你創造了歷史。”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