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勇讓同學們相互介紹了自己。
他們班是一班,數學組共有八個班。
學生來自不同的省份。
黃勇對大家說:“我們一班取的都是績最好的二十五個同學,所以大家都是尖子中的尖子,最后的一等獎應該基本都是在我們班產生吧?”
他重點介紹了潘大章幾個績最好的學生。
“上次的考試題目相對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特別是最后三道大題,很多人都沒法下手。但是我們班有十個同學以上,都答對了那三道題。有些同學只答對了其中的一種解題方式,其實這三道題都是有二種解題方法的,全部答對的只有潘大章同學一個人。”
他讓潘大章到前面來,給大家講講三道題的解題方法。
他把三道題寫在黑板上。
潘大章上去后,回憶了片刻,把當時的答案寫了上去。
“你能不能試著講講解題的過程?”
黃勇說:“給同學們解解。”
潘大章簡單分析了題目給的條件,結合自己學到的奧數知識,認為合適的解題方法。
“當時也想到有兩種解題方法,而題目上也要求了,所以就寫上去了。兩種解題方法解題的結果都一樣,可以相互驗證。”
潘大章解題后回到自已桌位。
林斌懊惱地說:“唉,我怎麼就沒有想到呢。”
幾人都對潘大章豎大拇指。
一個班25個同學,15個男同學,10個同學。
大家都佩服潘大章。
雖然才一個月,為了方便班級管理,也選拔了幾個班干部。
潘大章不出意外地當選了班長。
發了一本特訓課上的教材,像正規學習一樣,課后安排了作業。
利用課間休息十分鐘把老師安排的作業完了。
第三節課韋教授給他們講解新的題型,他外表憨厚,平時看起來不善言談,但是講起課來妙趣橫生,枯燥乏味的奧數題在他的講解下,也了喜十足,生命力十足。
原來奧數還可以這樣理解。
潘大章都覺眼前一亮,開拓了眼界,思路清晰了許多。
四十五分鐘的課時,仿佛很快過去。
難怪他可以稱之為北大數學界的韋神,人家憨厚的外表下是一顆對奧數熾熱的心。
第四節課也是韋教授的。
下課鈴聲響起,他準時收起教案離開。
潘大章在教學樓下接到溫小芹,十幾分鐘后回到了黃宅。
黃云裕在畫室繪畫,張秋嬋拿出幾本字帖讓他們自己選。
“歐詢,趙孟頫,王羲之的都有,你們自己選一本字,堅持練上一段時間,對繪畫有很大幫助。對你們也有幫助,大章還是一名作家和詩人呢,已經是名人了,寫得一手好字,才更顯得你名人的氣質。”
以前溫小芹也從書店買過字帖回來,閑余時間去臨摹練習。
他們兩人寫字的水平也提高了許多。
潘大章寫的字也已經是有模有樣,頗見水平。
幾次他臨摹過王羲之的字,也有了一定的心得,但是這次他選擇了趙佶的瘦金。
溫小芹問張秋嬋:“師娘,練瘦金,有助于工筆畫技的提高麼?”
張秋嬋說:“宋徽宗不僅字寫得好,其工筆畫也是獨樹一幟,他的畫作多是工筆花鳥一類。或許他正是因為經常畫鳥類翎和花卉等細的東西,需要用到長鋒且較細的筆,久之就形了一種習慢。所以他創造出了瘦金文字。所以練瘦金字肯定有助于工筆畫繪畫。”
溫小芹繼續臨摹王羲之的字。
張秋嬋見他們做事認真,就覺得沒必要在現場監督,于是對他們說:“半小時后吃午飯,飯后休息半小時,再練字半小時,然后就去學校。”
溫小芹說:“要麼我去炒菜,吃過午飯再練?”
張秋嬋白了一眼說:“雖然你的廚藝不錯,但是比起你的前途,這些都不算什麼。以后午餐就由小李去做,晚上有空你再進廚房。”
孩子也不能因為柴米油鹽的瑣事而埋沒了自的才華。
不應該被鍋碗瓢盆被耽誤了。
瘦金書運筆飄忽快捷,筆跡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轉折可明顯見到藏鋒,鋒等運轉提頓痕跡。
創造該字的宋徽宗確實花費了不心。
潘大章歷史知識以較富,知道這個老趙,心思不花在治國理政上,天天畫畫寫字玩個人好。
最終皇帝寶座丟了,了階下囚,小命都斷送了。
或許他天生就是舞文弄墨,當畫家的天分,命運偏偏讓他去理政。
或許他若不是皇帝,其命運肯定不至于結局凄慘。
午飯后又繼續練了半小時的字,黃云裕從畫室出來后,還特意去看他們。
“其實我們天生就是勞碌命,每天不找點事做,就覺得渾不自在。以前刻板雕木頭是為了一日三餐,你說現在什麼都不缺。就算天天去游山玩水,似乎也不用愁生計了。可是一閑下來就覺得渾難,總要拿起畫筆,才似乎覺到真實活著一樣。”
潘大章兩人認真臨字,他就跟他們聊這些閑事。
憑他現在的名氣,以及多年積攢下的財富,一輩子也用不用擔心沒錢用了。
可是錢多了其實就是一筆數字,人活著的意義似乎不在于擁有財富的多。
他何嘗不是這樣。
已經擁有了一千多萬財富,憑他重生過來的經歷,他知道,就算此生什麼都不干,有了這錢,這一生也不會缺錢用。
在文壇上闖出了名氣,似乎錢多錢都無所謂了。
前世有一個年輕人十三歲寫出一篇小說,好象也是高中都沒畢業。后來憑他在小說上取得的績,也是混得風生水起。
他認為這些遠遠不夠,沒有這些就,單靠學習他都認為會有另一種輝煌人生。
準時趕到學校,參加下午的課程學習。
他剛把車停下,抬頭看見一個悉的影。
張景森教授。
上次見過幾次面,所以認識。
此人極力想拉攏他,但是潘大章對他并不冒。
看見他下意識想躲開,故意裝作不認識。省得麻煩。
但是戴眼鏡的張教授眼力還是相當不錯的。
“這不是潘大章同學嘛,我們又見面了。”
他也是這次特訓班的特聘的化學老師,其實他從名單中看見了潘大章的名字。
也問過黃勇。
黃勇告訴他潘大章申請了外宿,一般上課前十五分鐘會趕到,因此他是掐著時間故意在這里堵他的。
看見張教授,溫小芹低聲對潘大章說:“張教授今天上午教了我們的課,我忘記跟你說了。”
跟張景森點了點頭,朝化學教學樓走去。
“張教授好,好巧,原來張教授也擔任了授課的任務。”
張景森點頭說:“是呀,其實來這里擔任授課的老師,都是幾大名校突出的教授或者專家。上級對特訓班都是非常重視的,教授和各基礎課室導師,也非常重視。很多人在這里培養的對象,為以后保研做準備。”
“小潘,你文學水平這麼高,詩歌和小說都寫得這麼好,想不到對奧數還有這麼濃郁的興趣。搞文學的人一般對理科課程是很頭疼的。”
潘大章說:“興趣都是可以培養的,數學只要學進去了,其實也是一門趣味十足的課程。”
他愿意跟他閑扯這些無聊的話題,最煩的就是他約他去參加什麼活。
果然張景森馬上轉換了話題。
“小潘,這次在這里學習一個月時間,可以充分利用這個機會,跟京城有名的詩人、小說家,以及一些思想理論家多流,接一些先進的思想理念。小趙要是知道你來了京城,會很高興的……”
潘大章及時打斷了他的臆想。
你說的先進思想,是不是先進還不好說。
但是我的人生我要自己掌握。
你們前世的結局是浪跡國外,而我留這片熱土,愿意在這片土地上終老。
“張教授,我恐怕沒有多余的時間。每天我的時間都是安排得很滿。早上六點起床,鍛煉,然后跟黃大師學習畫畫。吃過早晨趕到特訓班學數學,中午回去練一個小時左右的字。晚上練素描,工筆畫。我現在是黃云裕大師的徒弟。同時,我還要用閑余時間把其他幾門課程補上去。”
潘大章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合盤告訴他。
張景森聽了都是震驚不已。
“我知道你很用功,但是不知道你簡直是超級變態的用功。何必把自己到這個份上,何況你已經是很功,很優秀了。一個人一輩子不可能所有領域都做得很好,只要某個方面做得比較出,就已經了不起了。”
潘大章笑笑說:“沒事,年輕時多學點東西沒什麼不好,反正現在力好,思維也敏捷。”
他看時間也不早了,于是對他說:“張教授,很快到上課時間了,我要去教室了,再見!”
他轉快速離開了。
下午上課的老師是一名姓余的教授,他專門負責講平面幾何的容。
韋教授講的是數論方面知識。
黃勇是講代數方面的,排列組合另外一位老師講解。
競賽容主要講的也是這些方面的容。
下午同樣是四節課,后二節課由一名姓葉的教授講排列組合的知識點。
每節課后都會安排作業。
潘大章都會利用課間休息時間完。
林斌和白曼曼幾個都在說他:“潘班長真的很用功,一點時間都不浪費,這些作業留著晚上做也行呀。”
潘大章說:“晚上有晚上的事,我現在跟大畫家在學繪畫呢。所以每一分的時間對我來說都是寶貴的,以后能不能為畫家,就看這個月的學習果了。”
雙胞胎姐姐呂奕星提議:“為了驗證潘班長的繪畫學習果,希你閑時幫我們畫張肖像畫,以做留念。你是詩人,寫首詩也行。”
潘大章說:“寫詩肯定不行,給個人寫詩,除非是詩,但我擅長寫的是哲理詩。寫詩的話,我跟我對象都沒有寫過。畫肖像可以,誰想畫就跟我說一聲,反正師娘每天布置我們畫張素描,我就利用閑時都可以畫出來。”
白曼曼抓住了他話語中的一破綻說:“你自己都承認有對象了,是吧?這不是我傳播的哦。”
林斌幫腔說:“潘班長這麼優秀,有對象也很正常。若是沒對象,恐怕你們幾個生上課都會集中不了神。”
他對潘大章有了一定的了解。
知道了他的許多事。
下午下課后,潘大章開車帶溫小芹到煙酒公司買了幾件茅臺酒和幾斤黃金葉煙。
蔣老喝酒,師傅煙斗,這兩樣東西是專門買給他們的。
又去農貿市場買了幾瓶油和幾包大米,幾包制面。
回到黃云裕家,看見蔣青,還有一個高大個和另外一個三十多歲的男青年。
蔣青看見他從車上提了三件茅臺酒,還有幾個鐵罐的黃金葉煙,笑瞇瞇地說:“小潘這小東西就是會做人,懂得恰到好地討好人。”
黃云裕罵道:“蔣老有酒喝,就會夸獎人。”
他看見幾罐煙,也是欣喜說道:“你怎麼就知道我喜歡這款煙,你破費我都不好意思了。”
看見潘大章又提油,又提大米和面,他臉上有點不高興了。
潘大章解釋說:“師傅,我們跟你學繪畫,本來應該去大飯店請酒席的,你說沒必要。再說這些油米面是日常所需,多備些放家里也無妨,反正也是要用的。況且我兩個年輕人飯量也比較大哦。以后這些出力的活,我們干就行。”
他朝那個高大個說:“你就是封紀才老師吧,幸會!”
朝另外一個三十多歲的男青年點頭:“你是管淇軍管哥吧,你好。”
兩人都點頭。
管淇軍說:“我跟你寫過幾封信,你發表在《江山文藝》文藝上的那篇《陌生城市》我每期都讀,是你忠實的讀者。”
封紀才說:“不敢當老師,你小潘的大名才是如雷貫耳,你以后就我老封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