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筠晚上就用了半碗清粥,幾口炒青菜,半個咸鴨蛋,吃過飯用桃花香泡的水漱了口,屋里開窗通了風,保準沒半點味道。
春玉把布坊的時興花樣帶了過來,兩塊暗紋棱花布料,適合家中老人,剩下幾樣是給年輕小娘子準備的,鮮亮,鵝黃綠櫻,都是些常見的。
只因各家染料配的有些許不同,細微差別,但是不仔細看看不出來。
布的織法上有斜紋平紋,料子很結實,沒有異味,若真要找出個生意不好的緣由,只能是盛京布坊太多,賣得還都是這種料子。
價錢還都差不多,被這麼多布坊一,生意很難越眾而出。
顧筠嘆了口氣,要想生意好要麼跟城南陳家一樣料子極好賣得貴,別人爭相來搶,要麼和城東徐家一般,賣得便宜,賣的越多賺的越多。
不當不正地在中間,生意想好都難。
可是染坊的伙計手藝在那兒放著,若是能染出花樣好看的料子早就染了,何苦勉強維系到今日,降價也是條沒門的路,本錢擺著,再降真該賠了。
顧筠了眉心,裴殊只知道喝酒賭錢,從沒想過他花出去的大把銀子是怎麼賺來的。
正想著,書房門被推開,香味徐徐飄進來,顧筠抬頭,看見裴殊站在門口。
裴殊左手提著一個油紙包,右手提著個油紙包,清韻在他后捧著個木匣子,一副言又止的模樣。
裴殊道:“剛回來,沒打擾你吧,我下午在街上轉了轉,聞著燒和鹵味實在香,就買了點回來。”
“清韻說你吃了,不妨再吃點。”裴殊轉頭對清韻道:“去小廚房盛兩碗粥過來,再剁點辣椒榨油,加點醋放在小碟子里。”
裴殊說的極快,顧筠都來不及說話,把布樣放下,“我剛吃過了,現在不想吃,你去前廳用吧。”
書房吃些味道淡的還行,這燒的香味都快飄到正院去了,一會兒書上還不都得染上燒味。
一下午就去街上閑逛,不過還知道帶燒回來呢,聞著是香,但晚上吃多了會胖,顧筠不敢吃。
裴殊道:“那夫人陪我去正廳用吧。”
就喝點粥怎麼,本來就瘦,還看這老些賬本。
顧筠沒,裴殊過去,拎著油紙包在眼前晃了一圈,“你聞聞,比府上廚子做的還好吃,一只一兩銀子呢,涼了就不好吃了。”
總歸是他的一番心意,顧筠想,嘗一口就嘗一口。
去了正廳,裴殊把油紙包打開,出里面鮮亮的燒和皮巍巍的蹄膀。
蹄膀切一塊一塊的,燒要自己撕,小廚房的人端過來粥炒菜,還有裴殊點名要的辣椒油,然后就退了出去。
這幾日兩人用飯都不用人伺候,只留人守在廳外。
顧筠在心里算賬,一只燒一兩,蹄膀也得一兩銀子,清韻說他還買了一匣子點心,看匣子是五香居的,一盒只有六塊,卻要三兩銀子,出去一下午花了五兩。
都不知道他剩下的日子怎麼過。
顧筠兀自憂心氣惱,就見裴殊給夾了一塊,又撕了個給,然后極其自然把浮著橙紅辣椒油的蘸料推到這邊,目誠懇,“嘗嘗。”
顧筠嘆了口氣,道:“夫君快吃吧,趁著還熱。”
給裴殊夾了一塊,眉間籠著淡淡的愁緒。
顧筠吃的心不在焉,一邊為布坊的事憂心,一邊為裴殊花錢大手大腳發愁,肯定不會像徐氏一樣,裴殊手要就給,可又怕裴殊去賒賬,畢竟他還不上的只能國公府去還。
蹄膀口,顧筠瞪大眼睛,沒想到看著卻毫不膩,又因為蘸了辣椒油和香醋,下飯又勾人,燒味道也不錯,本來的厚,很難做到味,但是這只燒味且毫不柴。
他倒會吃。
顧筠很克制,用過半碗粥,晚上不宜吃過多。
又舍不得吃完,故而吃的極慢。
裴殊時不時給夾了兩口,瘦的給,的他吃。
他去街上可不是為了玩,不過這話顧筠應該不信。
在國公府不愁吃穿,就算他什麼都不干,也能保證下輩子食無憂。
不賭錢不喝酒,英國公就能燒香拜佛了,做個無憂無慮的世子,每日逛逛街,平安順遂到老。
但裴殊不愿意。
世子這個份很好,想做什麼沒人攔著,只有顧筠是和他朝夕相的人,但從前并未見過,他做什麼都不會讓人生疑。
而且,他的記憶里,徐氏可不是什麼省油的燈,原就是徐氏養廢的,偏英國公一點都不懷疑。
世子之位他得保住。
下午才轉了兩條街,街上賣什麼的都有,男男熱鬧非凡,還有賭坊酒館,酒香飄十里。
裴殊就買了只燒,鹵蹄膀,弄得虎子不知所措,今兒世子還真不去賭坊了,不是說著玩玩的。
裴殊跟虎子說以后都不去賭坊了。
這些顧筠通通不知道。
裴殊再給夾,顧筠就不吃了,看著裴殊下了半只,兩碗粥,勸了一句,“夫君,夜里積食,不宜吃過多。”
裴殊道:“我不怕。”
他出門沒坐馬車,走了兩條街都快斷了,肚子都扁了,這點哪兒夠,再說,中午在平侯府吃的一般,晚上小廚房準備的又是清粥小菜。
裴殊道:“你也多吃點,這剛什麼時辰,別到晚上又了。”
顧筠就算了也不會說的,靜靜等著裴殊吃完,然后漱了口去書房,誰知裴殊也跟了過來。
裴殊找了個地方坐,“你忙你的,不用管我。”
顧筠就隨他去了,可翻了不到兩頁賬本,裴殊就問:“咱們院子小廚房做飯哪來的錢?”
顧筠無奈道:“……各院小廚房每月有十兩的定例。”
十兩銀子并不,一斤米十五文錢,哪怕是香米梗米價錢不過翻幾倍而已,菜每日有莊子送,故而這十兩銀子是買一些主子想吃莊子上沒有的東西。
十兩銀子夠普通人家生活好幾年了,只是簪纓世家,什麼都撿好的用。
裴殊點了點頭,“那以后吃什麼我定,行吧?”
顧筠道:“聽夫君的。”
裴殊把小廚房的廚子了過來。
大晚上,顧筠在那邊翻賬本,然后聽著裴殊在一旁報菜名。
什麼一日三餐不重樣,清淡的炒菜全去了,早上粥品就有七八種,什麼皮蛋瘦粥,牛牛雜粥,每天早上都是一甜一咸兩樣。
小食就有腸,豆沙包,油炸糕,小面,蔥油面數樣,至于廚子問起腸小面怎麼做,裴殊也一一告知。
中午飯菜更為盛,魚有十幾種做法,酸菜魚,水煮魚,烤魚,紙包魚……羊豬各有各的吃法,什麼煎牛,熱鍋子,串小串,讓只習慣吃鹽的顧筠聽得時不時咽兩下口水。
這書房是待不下去了了。
倒是小廚房的兩個廚子目灼灼,“世子,小人們今晚就回去好好琢磨,定不負世子和夫人所托。”
“每日燉一鍋湯,湯鴿子湯之類的,下午晚上給夫人送到書房來,莊子上送什麼就從菜單里挑什麼做,沒數的先練練,別什麼都往上端。”裴殊揮揮讓他們下去。
然后對著顧筠道:“這樣吃還在十兩銀子的定例里。”
只要不超定例都隨他,顧筠道:“夫君若無事便先回屋歇息,我還要再看一會兒。”
“在看什麼?”裴殊看顧筠實在辛苦,才多大,這麼晚還點著燭燈看書。
顧筠抿了下,答道:“布坊的賬本。”
問這麼多做什麼,說了他也不懂,顧筠低著頭,布坊生意不好,其實就算什麼都不做也沒人說什麼,但是想做好一點。
只知道花錢的人哪兒懂賺錢的艱辛,裴殊字都認不全,更別提管賬了。
裴殊拿了兩塊樣布過來,不及顧筠上的好看,染布技藝復雜,裴殊不懂,但是,他懂化學。
裴殊雖然專攻農學水利,但是看過不別的書,他不玩游戲,累的時候就看書解悶。
對別人來說,學好一科很難,但對他來說,一通百通。
“生意不好嗎,我看這個不及你上的好看。”
顧筠低頭看了眼子,是藕荷的,還有扎染的綠紋,好像早春的桃枝,因為扎染技藝,每匹都不一樣。
顧筠道:“這是陳家云坊的料子,一匹就要五十兩。”
“他們布坊請了蜀地最好的繡娘,料子要搶的。”
裴家生意不好,只能說不此道。
顧筠雖然擅工,可總不能讓一個世子夫人跟著布坊繡娘一塊擺繡架刺繡。
裴殊:“咱們家布坊為什麼不賣這種的料子?”
顧筠無奈地看了他一眼,道:“你以為是不想嗎,自家的染料方子誰會外傳。”
從前沒接過這些,只能現看現學,裴家的染料方子里有植漿,還有石料,幾十種混在一起才能出這麼鮮艷的,經年不褪。
藕荷,春綠,那都是老師傅日夜不休的心。
若想染出花樣,則需鏤板,刻上想要的圖案,再把布固定上,不同則以豆面藥覆之,等干了再進染缸。
數次之后,才能染出想要的花樣。
染布的技法誰都知道,可要想料子好,賣得貴,一看花樣,二看。
裴殊道:“反正我閑著也是閑著,不如給我試試。”
顧筠狐疑地看著他,裴殊咳了一聲,“我都親了,該擔點事,總不能讓你一個人勞。”
“有你這句話就夠了,”顧筠繼續看賬本。
心意到了就行,就別給添了。
想,要不跟老師傅學學刻板子,畫技出眾,試試畫花樣,到時候料子應該好賣一些。
畢竟制的花箋就好賣。
裴殊磨了磨牙,“你怎麼就不信,我若是能染出這種呢?”
顧筠道:“夫君可知染布分幾步,要染幾次,洗幾次,曬幾次?什麼都不知道就敢夸下海口。”
“我是不知道,可你不是也不知道。”裴殊把兩塊樣布放了回去,“咱們不妨打個賭,我若是能染出你上的,就算你輸。”
“這賭注嘛……”
前世的她,驚艷才絕,武功無雙,卻錯在將一顆真心錯付,最終換來尸骨無存,血肉分離的下場。涅槃重生,浴火歸來,她發誓要將那些辱她,負她,傷她的送入地獄。辱她的人,百倍償還。負她的人,千刀萬剮。傷她的人,全家滅門。這一世,她要逆天而行,血債血償……
大婚之日,那個素來乖順、天子最愛的小女兒的柔貞公主。拒嫁駙馬,當眾逃婚,于宮中下落不明。喧嘩聲傳到東宮,養病不出的太子姜曜,坐于窗下,指腹劃開一頁書卷。是夜,細雨如絲,寒蟬凄切,殿外敲門聲響。姜曜開門,見少女一身鳳冠的嫁衣立于雨中。他與她并不熟,十幾年相處,不過泛泛的交情。少女水眸如波,紅唇如焰,湊上來:“皇兄,求你,讓我進去躲一下
【和親公主vs偏執太子】【小短文】將軍戰死沙場,公主遠嫁和親。——青梅竹馬的少年郎永遠留在了大漠的戰場,她身為一國公主遠嫁大晉和親。大漠的戰場留下了年輕的周小將軍,明豔張揚的嫡公主凋零於大晉。“周燁,你食言了”“抱歉公主,臣食言了”——“景澤辰,願你我生生世世不複相見”“月月,哪怕是死,你也要跟朕葬在一起”【男主愛的瘋狂又卑微,女主從未愛過男主,一心隻有男二】(男主有後宮但並無宮鬥)(深宮裏一群女孩子的互相救贖)(朝代均為架空)
周扶疏是金尊玉貴的國公府嫡女,只可惜國公府繼母當道,周扶疏被刻意教養成了“週三軟”。 性格軟、聲音軟、身段軟。 就是這樣的周扶疏只勇敢了一次,撿了那個名滿天下顧小將軍回去春風一度。 周扶疏沒什麼特別的想法,只要能離開這個國公府,如何都好。 成婚後,丈夫冷眼相待她也毫不在意,只想着偏居一隅過好她的小日子。 顧府日子過得其實不錯,公婆溫和,下人也恭敬,吃喝住行都好。 就有一點不好, 她已經處處避讓,怎麼這個顧小將軍還要頻頻出現在她面前? --- 顧懷珏出身名門世家,年少穎悟,少登金鑾,深得陛下寵信,可以說是順風順水。 只有一個污點,被一個小娘子逼了婚。 他下定決心一定要給這個滿腹心機的女子一點顏色瞧瞧。 等她下次心機再耍到他頭上,讓她明白就算耍心機嫁進來也只能守活寡。 他一直戒備, 戒備着戒備着,就發現她怎麼長得這般好看,聲音也好聽,性子更是軟到了他心坎裏。 看得他輾轉反側,寤寐思服。 反觀她,卻已經隨遇而安,過起了自己的小日子。 在第無數個難眠的夜晚顧懷珏突然意識到了不對。 到底是誰在守活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