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吉祥,是宋國公府里的一名小管事。
我進府的時候,正趕上國公爺和莊氏夫人要親,府里準備國公爺的婚禮不夠人手,所以從莊子上把我和其他幾個小子一起挑進了府里伺候。
說起國公爺與莊氏夫人親時候的婚禮,那是極盛大的,盛大到至今還是讓整個上京津津樂道的事。那時,上京一半的人家都被請來參加國公爺的喜宴,國公府把春熙院、畫堂院兩個大院子收拾出來擺宴席都不夠地方擺。
那天的國公爺極高興,穿著喜服,就像是喝醉了酒似的,帶著醺醉的喜,彎起的角一天都沒有垂下。
出門迎親時臉上紅滿面,隨他去迎親的人則是承雍爺和承業爺。父子三人騎著大馬,敲鑼打鼓往莊家去時,引來了一眾的人來圍觀,隨著去的管事讓人抬著籮筐,籮筐里面裝著銅板,一路笑瞇瞇的撒著去。
而在莊家,扶著莊氏夫人出門的人則是毓心小姐和承靖爺。
迎親、送親的都是新郎和新娘的孩子,這也算是整個上京頭一回的見聞了,這亦是這場婚禮讓人津津樂道的緣由之一。
毓心小姐將自己母親給父親時,叉著腰對自己父親道:“爹爹可要好好待娘,要是爹爹對娘不好,或惹娘不高興了,我可不管你是我爹爹,我照樣要給我娘撐腰。”
有時候我覺得,國公爺除了怕莊氏夫人外,最怕的就算這個兒,笑呵呵的道:“爹爹怎麼敢,爹爹就是委屈自己也舍不得委屈你娘。”
國公爺給莊家下的聘禮十分厚,莊子鋪子田產銀子,國公爺幾乎把自己的家底掏出來了。莊家給莊氏夫人準備的嫁妝也不,莊大爺像是要跟國公爺較勁般的,像是也掏干了家底置辦嫁妝。親前一天抬妝時,這頭的嫁妝已經到了國公府,那一頭莊家還有嫁妝沒有出門,星輝院里安排了幾個房間當庫房都裝不下莊氏夫人的嫁妝。
最重要的是,莊氏夫人嫁妝的頭一抬,便是陛下的添妝。
國公爺先后取過兩門妻子,先娶進來的胡氏夫人原是延平郡王府的小姐……哦,如今已經沒有延平郡王府了,當年符崔兩家謀反,胡氏夫人的兄長牽涉進這樁謀逆之案,已經被削爵殺頭。聽聞,胡氏夫人也是在那樁案子里去世的,且還是被自己的兄長殺的,甚是可憐。
莊氏夫人原來是國公爺的側室,在為國公爺的側室之前,是自小服侍國公爺的丫鬟。府里的一些老人常說,莊氏夫人在當國公爺的丫鬟時,國公爺那也是將當小姐一般養著的,穿的用的比一般的小姐還要好,莊氏夫人的琴棋書畫,也都是國公爺親手教的。
等莊氏夫人了國公爺的側室,那更是寵得不得了,國公爺護著,連胡氏夫人都拿沒辦法。
莊氏夫人的親姐姐原也是國公府的丫鬟,后來隨著太后宮,被先帝看上,生了當今陛下。可惜莊氏夫人的姐姐福氣不夠,在誕育陛下的時候難產薨逝了。后來,太后便將陛下收養在了膝下,由孟家一路輔佐,最后登基為帝。
陛下登基之后,對生母的親人極厚待,特別是對與生母長相相似的莊氏夫人,更是親厚。
胡氏夫人過世,國公爺出了孝期之后,原是打算要直接將莊氏夫人扶正。后來不知怎的,國公爺突然給了莊氏夫人一份放妾書,將莊氏夫人送回了娘家。
那時候上京許多人都以為孟家和莊家鬧掰了,也有許多人想看莊氏夫人的笑話。
但令人吃驚的是,國公爺前腳送了莊氏夫人回家,后腳提親的人和聘禮就到了莊家。國公爺給莊氏夫人放妾書,不過是想三書六禮、八抬大轎,恭恭敬敬的重新迎娶莊氏夫人過門,以彌補以前對的虧欠。
但莊家和莊氏夫人卻好似并不是這樣想的,
對國公爺的重新求娶不甚殷勤,莊大爺還多次人將國公爺的人打了出來。
自此之后,國公爺便開始了漫長的、殷勤的追妻之路。
這位戰場上無往不利,朝堂上一呼百應,跺跺腳整個上京都要抖幾分的宋國公,伏低做小追著莊氏夫人跑,小心翼翼的在莊氏夫人跟前陪著笑,不管什麼好東西看見了都想往莊氏夫人跟前送……這些在幾年里都是上京十分常見的景象。
府里的承影管事有時候會背著國公爺取笑國公爺,他說國公爺給莊氏夫人放妾書,原以為是很快就能哄得莊氏夫人重新嫁給他的,沒想到莊氏夫人拿了放妾書回了娘家之后會幾年都對他答不理了。國公爺獨守空房那幾年,連晚上睡覺都能聽見他在捶床后悔。
后來莊氏夫人是怎麼答應國公爺的求娶,重新進門的呢,聽聞是那年莊氏夫人去進香,途中遭遇了刺殺。國公爺單槍匹馬前去搭救,將想傷害莊氏夫人的一群殺手解決了,護著莊氏夫人沒讓一點的傷,但自己卻為了給莊氏夫人擋劍而被刺了一劍。
國公爺殺完最后一個殺手支撐不住倒在地上,流了許多,莊氏夫人抱著他嚇蒙了,又聽他渾虛弱說著一些似是言的話,真的以為他會有生命危險,頭腦一熱,跟國公爺說,只要他活下來,就答應重新嫁給他。
但是后來莊氏夫人一進門就后悔了,因為發現國公爺騙了,那一劍他是故意讓殺手刺進去的,故意使苦計好讓莊氏夫人心。
所以國公爺與莊氏夫人親后,甜了不到三天的日子,國公爺就被莊氏夫人從正房轟出來,又過起了漫長了的哄妻之路。且這次無論國公爺怎麼扮可憐都沒有用,莊氏夫人都認為他是在騙。
至于那些殺手,后來被查出來是崔家殘余的一點勢力,因為恨國公爺破壞了他們的謀反,所以想綁走莊氏夫人好來威脅國公爺。后來那些人自然也被一網打擊了。
莊氏夫人和國公爺先后生下三子一,個個都是極出的。
承雍爺自不必說了,十三歲開始上戰場,十七歲獨自領兵一直打到西梁王庭,讓西梁不得不歸順大燕,后擔任西梁都護使,將西梁治轄得服服帖帖的,使得西梁百姓的人心漸漸歸向大燕。他娶了自己喜歡的武安侯府的徐大小姐,夫妻二人親六七年,仍如初婚般里調油,先后生了泓穆、泓驍兩位小爺。
他二十三歲那年,陛下以他軍功甚厚和治轄西梁有功為由,封其為定國公,世襲罔替。孟氏一族,一門雙爵,何等的顯赫和榮耀。
毓心小姐行事更是獨樹一幟,小的時候,不喜歡琴棋書畫紅廚藝,卻喜歡舞刀弄劍。至今未嫁人,膝下卻有了昭兒小姐。
當年北羅進犯大燕,毓心小姐以兒之帶領忠勇軍擊退北羅的大軍,將北羅軍打得四潰散,自此一戰名。
毓心小姐這位驍勇善戰的將軍,那可是大燕開國以來的頭一份。如今,是鎮守北疆的并州指揮使。
但太過獨立特行的人,總容易遭非議。許多人不喜歡,覺得一個人卻僭越做了男人的事,但更多的人,卻是艷羨的。但不管如何,自以后,上京卻有許多人家的姑娘也拿起了刀劍,不再盼著嫁一個好夫婿,而盼著有一天能像一樣上場殺敵。
至于承業爺,他如今與承雍爺一同鎮守西境。他領兵打仗之才,亦不在兄長之下。
說起承業爺的親事,倒是發生過一件趣事。
當年承業爺到了適婚之齡,莊氏夫人在上京各府千金中為其挑選媳婦,但承業爺一個都沒有看上,還嚷嚷著他的婚事他一定要自己作主。后來過了一年,承業爺出了一趟遠門,帶回來一位年輕的公子,跪在父母面前表示要與他親。
莊氏夫人聽完他的話后,看著與他一同跪在地上的小公子,掐著國公爺的手臂,差點驚厥過去。
但在幾位爺面前,向來自詡自己是個開明的母親,常常笑著跟幾位爺表示不管他們想娶什麼樣的人都支持,大約不好意思崩了自己的人設,于是一邊吃下國公爺喂給的速效救心丸,一邊出極勉強極難看的笑容,對承業爺道:“……雖然……但是……哎,算了,你高興就好,娘不是那種迂腐的人,你要是真的喜歡他,娘也不攔著你。就是你自己得想好了,你真的要和他在一起,世人的偏見可能會用唾沫星子淹死你們……哎,難怪你從前都看不上那些孩子……”
莊氏夫人說著說著,眼睛都紅了,偎到國公爺的懷里哭了起來。
直到那位公子換上綺羅珠釵,以裝的模樣重新出現在莊氏夫人跟前,眾人才知道是扮男裝的娥,姓晏,是麓書院院首晏院長的小兒,只是為了在外行走方便,才以男裝示人。
最小的承靖爺比起他的兄長們,并不那麼熱打仗,他喜歡行走江湖,執劍走天下。在他十五歲時,給家里留了一封信就離家出走了,說是要去闖一番。這三四年的時間里,只回過一趟家里,為此將國公爺氣得夠嗆。
但也許某一天,他也會帶回一個姑娘來也說不定。
比起莊氏夫人所出的幾位爺小姐們,在朝堂中,承暉爺這位世子爺仿佛并沒有那麼有存在,他與承雍爺一樣的年紀,承雍爺已經功名就,立下的功勞一本書都寫不完,而世子爺如今只在祿寺混了個祿寺卿的職務,行事既不出錯,也讓人說不上多出挑。
外人都說,連他這個祿寺卿的職,還都是陛下看在與他年的分,以及沾了他那些優秀的弟妹們的。
但我卻覺得,能在一個位置上一直不出錯,本就是一種本事。
且自從承雍爺被封為定國公后,國公爺就以早年在戰場上留下的舊傷復發為由,辭了朝中的職,將國公府的所有事扔給了世子爺,然后自己帶著莊氏夫人到游山玩水去了。
這幾年世子爺管著國公府,著頭頂上倚老賣老的族老,拘著孟家的族人和姻親親眷不能仗著孟家的權勢在外惹是生非,將一眾族人和親戚管得服服帖帖的,連朝堂上孟家的政敵們都找不到孟家的錯來,這怎麼不是世子爺的本事呢。
世子爺之所以讓人覺得普通,是因為他的弟妹們已經足夠出、孟家已經足夠顯赫和權勢滔天了,他若再不普通,孟家就該惹人嫉妒、招人恨了,那時,哪怕陛下再信任孟家,為了平衡朝堂勢力,也得制孟家。
就如同國公爺不到五十歲便辭致仕一樣,舊傷復發不過是借口,為的不過是讓承雍爺和毓心小姐在朝堂上有更大的施展機會而已。
世子爺娶了簡王爺的孫康寧縣主為妻,康寧縣主是個滿心滿眼都是丈夫的人。
有時候會為丈夫鳴不平:“夫君的才能并不比三弟他們差,如今卻要為了幾個弟弟妹妹們藏拙,沒法施展心中的抱負,實在是不公平。”
世子爺總是笑呵呵的安康寧縣主道:“一筆寫不出兩個孟字來,兄弟姐妹之間何須計較太多。我的弟弟妹妹們在朝中大放異彩,我也跟著沾,這難道不是值得我們高興的事。要真論起公平,我出生便是嫡長子,不用努力便可承襲祖宗們掙下來的爵位,而雍兒他們,不管是爵位還是地位,卻都是需要在戰場上真槍真刀著命去掙的。這于他們來說,又何論公平。”
“夫君!”
“好了,以后別說這樣的話了,我不喜歡聽。”
凝香從冇想過自己會嫁給一個老男人。可她偏偏嫁了。嫁就嫁了吧,又偏偏遇上個俏郎君,凝香受不住俏郎君的引誘,於是甩了家裡的老男人,跟著俏郎君跑了。不料卻被老男人給抓了個現行!“你殺了我們吧!”凝香撲倒郎君身上,勇敢的望著老男人。老男人冇殺她,給了她一張和離書。然後,然後就悲劇了....俏郎君負心薄倖,主母欺辱,姨娘使壞,兜兜轉轉的一圈,凝香才發現,還是原來那個老男人好。突然有一天,凝香睜開眼睛,竟然回到了和老男人剛成親的時候。可這一切,還能重來嗎?--情節虛構,請勿模仿
她是叛將之女,天下第一病秧子;他是少年神醫,亦是殘忍變態的活閻王。 世人眼中,她極弱,他極強。 這兩人和親?世人皆道:不出三日,她一定會被折磨至死! 穆妍笑容清淺:走自己的路,打彆人的臉,可謂人生樂事一件。 首席冷兵器設計師穿越成為叛將之女,父不慈,繼母不善,兄長病弱,各路牛鬼蛇神你方唱罷我登場,穆妍對此很淡定。妙筆之下,不是水墨丹青,而是殺人飲血的神兵利器,且看她素手翻雲,風華儘現,瀲灩無雙。 他是少年神醫,一朝生變,由佛入魔。世人懼他,憎他,咒他,罵他,他從不曾在意,直到那個女子出現……
林舒窈身爲宰相之女,年及二八,容貌上等。 若無意外,她有朝一日將會入宮爲後,坐上那個令天下女子都豔羨的位置。 然而無人知曉,林舒窈曾做過一個夢。 夢裏,她成了弒君殺臣的妖后,一時風光無兩,可最後卻遭遇暗算,被世人唾罵,下場悽慘。 夢中所現過於真實,林舒窈不願重蹈覆轍,所以決心爲自己謀個出路。 那日細雨如絲,天公不美。 她輾轉街巷中避雨,撞上了剛入京的士子,裴清。 青年俊朗高華,如玉如竹,同一日與她兩次相見。 於是她站在花影閣樓下,有了新的打算。 四下無人之時,她隔衣抓住他的手,撩目而望,柔聲喚他姓名:“裴清。” 她脣角笑意輕牽,意有所指:“我還會來找你的。” —— 裴清芝蘭玉樹,待人溫和,是旁人都讚的謙謙君子,但他唯獨對林舒窈甚爲抵觸。 其實在入京之前,他就曾夢見過她。 夢中妖后,心狠手辣,無情無義,令人厭惡。 可每每夢醒,他卻只能記住她飲下毒酒時的神情。 不甘,淒涼。 他以爲她就是那般自願入宮、行事狠毒之人,便不願再與其產生糾葛。 直到那一日,林舒窈支身壓在他身前,酒意之下,眼尾流紅:“我看裴郎君清正端方,應是良人。” “不如干脆就你我成親,絕了我父親送我入宮的念頭吧。” 一呼一吸間,裴清仰目,正對上那雙勾人的雙眸。 自此之後,再無法移眼。 後來,二人同行,入朝堂,爲宰相,封縣主,一改夢中結局。 —— “他於濁世之中,覓得我半顆清心;我於他正氣之下,亦窺出一絲野望。” 【小劇場】 初時,裴清若即若離的君子模樣,落在林舒窈眼裏總是被認爲是故作矜持,她生了調笑的心思,時常對他玩笑: “裴清哥哥可當真是坐懷不亂的柳下惠呀。” 而後來,卻是他拉着她,不肯放她走,溫聲之下不失威脅: “你不嫁我,還想嫁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