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種田經商 別鬧,不會真有全家穿越這種事吧 第246章 俞王也是拼了

《別鬧,不會真有全家穿越這種事吧》 第246章 俞王也是拼了

待得皇帝走後,群臣按照次序,出了大殿。

太子在太監的攙扶下,也緩緩走下了高臺。

出得大殿,太子忍著咳嗽,喊住了鄭智淵,「鄭丞相留步。」

鄭智淵微嘆一口氣,然後轉朝太子行禮,「殿下,找微臣有何吩咐?如今天寒,您還需多保重。」

「多謝鄭丞相關心。」太子朝鄭智淵和煦一笑,「只是本宮到底經事些,今日提議裁減肅州軍備,不知道鄭丞相如何看待?本宮也想聽聽你的意見。」

「呵呵,」鄭智淵也報以微笑,「微臣其實對軍事,並不算太通。不過太子為百姓考慮的心,微臣還是能到的。

既然皇上已經說了,此事會考慮,那殿下也不用太過多想,多思傷,一切讓皇上定奪便是。」

「還是鄭丞相通。」太子的笑很是完,就像鑲嵌在臉上的面一般無暇,「不過本宮也不算是多思吧,只是有時候想替父皇分擔一些而已。

對了,鄭丞相的弟弟還在肅州吧?若是有機會,本宮倒是可以勸勸父皇,讓他早些回都城,也免得鄭丞相一家遠隔千里。」

「謝殿下關心,只是微臣那弟弟,就是個混不吝,這回是皇上額外開恩,讓他去的肅州做縣令,按微臣的想法,他也只配去放羊!.

殿下萬萬不要為微臣弟弟的事兒心,更不用讓他回都城,微臣覺得既然都城的飯他吃不慣,那就在讓他在肅州多喝點西北風吧。」

鄭丞相說完,還一副氣哼哼的樣子。

沒想太子卻還說:「本宮聽聞鄭丞相的弟弟,是你親自帶大的,如今可真的忍心他在肅州吃苦?」

「就是因為是微臣自己帶大的,微臣才愧對皇上。哎~~都是微臣家教不嚴,才會教出這麼個混賬。殿下的好意微臣心領了,但是這次一定要給微臣弟弟一個教訓,殿下千萬不用替他求

Advertisement

喲~這天又飄雪了,殿下還是早點兒回去休息,一會兒因為微臣的家事,讓太子殿下病反覆,那微臣真是死幾次都不夠。」

鄭智淵說完,便躬作揖,做出一副恭送太子的樣子。

既然鄭智淵油鹽不進,太子也不便多說什麼,只是略點了點頭,便坐上攆轎走了。

看著太子遠去的背影,鄭智淵深嘆一口氣,小小聲的嘟囔了一句,「多思傷吶~哎......」

老頭兒想著,是不是真的到時候該退鄉野了?可退出朝堂之後,能幹點兒啥呢?

肅州~~~呸呸呸,他才不會陪他那冤種弟弟喝西北風呢!

鄭丞相被自己腦海里的肅州二字嚇了一跳,剛忙搖了搖頭,甩著寬袖,大步流星而去。

三日之後,西州俞王收到皇帝聖旨,容很簡單,就是讓他趕的安排救災,以期將功贖罪。

雖然俞王覺得自己的罪,是冤枉的,但是賑災還是要搞的。

既然有了皇帝手諭,西州州牧也不知道被哪個好心人給幹掉了,俞王就覺得自己可以大幹一場了。

不過讓俞王沒想到的是,他自己比自己想像的還要窮一些。

俞王府裏頭的存糧,別說賑災了,連他們自己吃喝都快問題了。

大榮朝本就窮得發綠,分封的王爺,原是每年應該兩白銀的俸祿的,再加上王妃世子的俸祿,和萬斛糧折現的銀子,日子勉強也能過。

可......慶坤帝常年靠打欠條度日。

連陳虎的欠條他都打,更別說自家兒子的了。

王爺們一年到頭,能拿到一半俸祿,那就已經是父皇開恩了。

不過皇子們其實也不是怎麼太過在意這些俸祿。

畢竟是皇子嘛,自己私產多是有些的兩白銀對他們來說,其實也就是給下頭的人打個賞,養點門客西席,辦幾場遊園會之類的的小錢。

Advertisement

可俞王不一樣。準確的說,這兩年的俞王,就不太一樣了。

他的產業,基本都在西州。

雖然西州離都城很近,但是為了避嫌,俞王的產業一直沒有往外擴展過。

現在西州的況基本是不虧就是賺,俞王府早就斷了進項。

再加上之前俞王救災,又捨出去不錢糧,王妃說要裁減人手,可俞王卻覺得府里的人也沒啥本事,現在讓他們走,他們能活活死在外頭,所以便只能先勉強混著。

北安王那裏,俞王也知道肅州大雪連著下了個把月,日子也不好過,所以......他怕自己再去,容易被弟弟反向化緣,於是也只得作罷。

不是他當老大哥的不想幫他那倒霉弟弟,實在是老大哥如今也是自顧不暇,倒霉弟弟只得獨自堅強了。

在萬不得已之下,俞王只得變賣一些家財,以解當前的困境。

王爺府嘛,再怎麼不寵,或是宮中按例發放的,或是皇帝賜的奇珍異寶,多還是有一些的。

聽說要賣家產,怎麼都想不通自家王府居然可以混到這份上的俞王妃,差點兒就不想活了。

要不是懷孕的兒媳勸說俞王,您這一去,父王說不定非但不收斂,說不定變賣家產起來沒了您的約束,就更歡了。俞王妃這才扯下房樑上的白綾,說要跟俞王死磕到底。

是真的沒想到,做了王妃還得靠典當度日,這日子跟街邊巷尾的破落戶,又有何區別?

可俞王又能怎麼辦呢?父皇他賑災,難道他還能辭了王爺的差事?

下回,等西州這口氣勻了,他發誓一定要把產業往外面拓展拓展,再不能只求清閑,萬事不管了。

俞王府的東西,平日裏他老人家是看著不打眼,可放到市面上去賣,隨便一幅畫,一個花瓶擺件,那就老值錢了。

Advertisement

值錢的東西,西州肅州這樣的地方,買的人自然,於是俞王讓人帶著東西去了都城,找了識的人脈,出掉了一批華麗且無用的......儲備。

做慣了文玩買賣的人,都不用看人,一看東西,便知道是皇家的,倒也不敢怠慢,總之價錢賣的還算合適。

可慶坤帝是個極有掌控的皇帝,所以俞王府里東西在都城一賣,皇帝那裏就知道了。

雖然皇帝沒錢給兒子發零用錢,可卻也看不得兒子這種變賣家產的敗家行徑。

當日就連發三封諭旨,怒斥這沒用的大兒子,居然連老子的賞賜都敢典當!

還好俞王不在皇帝跟前,如若不然,一頓胖揍,那是絕對逃不了的。

不過在被老子罵完了之後,隔了兩天,俞王倒是收到一大筆賑災款項......這頓臭罵,俞王覺得自己挨的,也算是值了。

這西州百姓也死的七七八八了,除了皇帝送來的賑災款項,另外還有俞王自己籌集來的銀錢採買的糧食和寒用品,這些加起來,估計也許勉強能夠讓略微強力壯一些的西州百姓,撐到初春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