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種田經商 別鬧,不會真有全家穿越這種事吧 第224章 鄭大人,請聽我把你繞出去

《別鬧,不會真有全家穿越這種事吧》 第224章 鄭大人,請聽我把你繞出去

待崔承允端著一鍋麵,重回衙門的時候,麵條的確已經了坨坨了。

好在大傢伙兒都又冷又的,也不嫌棄什麼了,把鍋子往炭火上一放,再這個分一點兒那個舀一勺的,哪怕是坨坨,也給吃了個底朝天。

夏安茹給帶的十多個餅子,也都分了個,夏兆還不忘給崔承允介紹,這餅子是他們家兒和媳婦新做的烤餅子,裡頭加了蛋羊,而且因為是烤出來的,所以比蒸出來的饅頭更耐放。

特別是夏天,饅頭兩天就壞了,這烤的餅子,放個都沒事兒。

其實,這玩意兒嚴格算來,應該算是個糧麵包,但是比不上後世的麵包那麼蓬鬆喧。這玩意兒吧,放的時間久了,說不定還能帶著它上陣殺敵。

這烤餅,簡直就秉承了老姚家乾糧的一貫傳統,不過因為加了蛋羊,在火上烤了烤,或者直接泡水喝,味道比老姚家啥都沒加的扔得死狗窩頭要好不

崔承允話雖不多,但卻就著茶水兩吃了三個烤餅,用行證明了這個餅子確實還不錯的。

他說這烤餅比他們軍中伙夫做的,要強不,還讓夏兆給蓉姨和夏姑娘帶句辛苦了。

乾糧能做到這種味道,還加了蛋羊,價格也不貴,的確不容易。

其實做這個乾糧生意,也的確比夏安茹他們想象的要難一些。

這事兒也不僅僅要有廚藝,還得要點兒本錢和關係。

畢竟四萬個餅所需要的面,那也不是一點兩點,關鍵還要長期穩定供應,在這種全大榮朝糧食都不怎麼富裕的況下,每月要穩定供應這麼多糧食,不是大糧商基本辦不到。

可夏兆他們也是初來乍到,哪兒認識什麼大糧商?去泰平城的鋪子里問,人家都說不能保證次次都供得上,價格也會隨時調整。這事兒,姚蓉差點兒覺得要黃。

Advertisement

還是夏安茹提醒夫妻倆,做人不用那麼耿直,該找關係的時候,就該找找關係。

於是夏兆,就惦記上了季宗林,季州牧。

好在他跟著鄭智明,在季宗林那裡刷過好幾次存在知如何能準確快速的逮到季大人,季大人呢,為了怕麻煩,也願意給鄭智明點兒面子,幫夏兆點小忙。

所以夏兆在季大人的牽線搭橋下,認識了肅州最大的糧商,向太初。

而這向太初呢,是北安王妃母的兒子,算是北邊比較大的糧商了。他雖然跟南方的巨賈不能比,但是手裡頭囤的糧食資源可比一般的縣衙要多不

肅州地方大,圈子小,只要想辦些大事,總繞不開這些人去。

不過大家做的都是正經買賣,也沒什麼好避諱的,一番互相介紹之後,發現大伙兒都能牽扯上點兒或朋友,或八輩兒親戚的關係,那談起生意做起買賣來,便爽氣很多。

總之,夏兆已經跟向氏糧鋪談妥了,向家以每斗白面一百三十文的價格齋供貨,價格浮不超過十分之一。

能談到這樣,向家多是賣了鄭智明點面子。而夏兆的這齋,也幫鄭智明解決了新移民的生計問題,總之他們倆算是互惠互利了。

因為這個糧價拿的不錯,所以哪怕姚蓉在烤餅里加點兒蛋,那本基本跟他們之前算的差不多,還是有的賺的。

請的人工,基本也是來八方縣的每戶人家,請了兩個,這是鄭智明幫夏兆忙,所要求的的回報。

北方過冬開銷大,畢竟沒有棉棉被,真的得凍死,比南方可難熬多了。

所以七八百文看著不,其實也是勉勉強強能確保新來的人家不至於第一年來就凍死死而已。

不過好在姚蓉他們一日包兩餐,雖然吃的都是雜糧粥就芥菜疙瘩,中午多加個饅頭,但是能吃個七分飽,要不是因為每家每戶限定了人數,很多人恨不能拖家帶口乾脆齋得了。

Advertisement

當然,也有來了沒兩天,就藏米面的,這種人一經發現,姚蓉就直接送去了衙門讓鄭大人理。

鄭大人理也很簡單暴,只要一人犯錯,那全家就都得停工。

不止齋幹活的,哪怕這家男人在縣衙干雜活,或者是跟著夏師爺造房子的,也都得停下來。

住,還是讓他們免費住在大通鋪,免得真的凍死在大街上,但是吃喝就得自己解決了。

這樣的人家,在理的兩家之後,大伙兒就全消停了,再沒有一個敢藏一點點糧食,哪怕是中午自己想省下來給孩子吃的饅頭,都不敢再帶出去了,就怕姚蓉再誤會了,給他們全家的差事都一擼到底。

要不是龔良才困得直接從凳子上摔在了地上,這兩位估計能說到天亮去。

龔良才的摔倒,終於喚醒了崔承允的良知,於是一行人,在夏兆的安排,和鄭大人一臉懵圈的騰挪之下,總算在縣衙安然度過了一夜。

可突然清醒了的鄭智明,一大清早就跑去敲了夏兆的房門。

「你倒是跟我說說,為啥姜洋會來咱們八方縣?崔二怎麼會跟他在一起?八方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兒,是本縣不知道的?」鄭大人才不管夏兆是不是還沒睡醒呢,反正他醒了,夏師爺也得醒。

喊起來的夏兆,摳著眼屎反問道:「姜洋是誰?」

「就是那太監。」鄭大人不耐煩的回答。

「哦~~」夏兆恍然大悟般點了點頭,「我不認識啊。那群人里,我就只認識崔大人,還有那個羅圈的武義。」

「我跟你說,姜洋是皇上唯一一個得上名字的太監。」鄭智明神兮兮得小聲道。

夏兆皺眉問:「咱皇上記這麼差啊?」

「什麼呀!」鄭智明砸吧了下,「咱皇上那龍氣,可是大盛啊~沒一個太監能在皇上邊伺候滿三天的。」

Advertisement

.......

夏兆嘟囔一句,「脾氣大就脾氣大,還龍氣大盛。」

「皇上的脾氣,能脾氣嗎?得龍氣~」鄭智明不知道為什麼,這會兒居然開始尊重起皇帝來了。

所以夏兆順勢就問:「鄭大人,我瞧著您這商不應該被趕出京城啊,您這事故是怎麼會發生的呢?」

「哎,好漢不提當年勇,只有出門多走走,人才會慢慢長大嘛~」鄭大人很是慨的著自己的鬍子說道:「以前啊,在都城,凡事都有我大哥,我又是史,看誰都不順眼,看誰都是廢,總覺得自己說的都是至理名言,連皇上我都敢挑錯。

可這些日子來,我也想明白了,就像你說的,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咱這兒就是,不管黑道白道,能讓老百姓吃上飯穿上服的,就是好道。

有本事的人,不會一直挑人家的錯,而是會用自己的方式,達到最終的目標。」

「沒錯!」夏兆立刻肯定鄭大人的悟,「鄭大人想通就好。有您這樣的父母,也是咱們八方縣百姓的福氣。

今日大人不是說還得去縣學災的鄉民嗎?咱們要不這就整理整理,準備出發?」

「哦對,差點兒把這事兒忘了,哎,我也不能空手去,還得讓李大年帶點兒糧食炭火啥的。瞧我這縣太爺當的,一天天的盡往裡頭錢了。」說完,鄭智明站起就準備走了。

可一腳剛過門檻,他卻又回頭問夏兆,「我剛才為了什麼事兒來的來著?!」

夏兆聳了聳肩,「不造啊~您也沒問我啊。」

「哎~這一天天的,真是勞死個人!」鄭大人發完牢,甩著袖子就走了。

而夏兆則苦笑著搖頭,也不知道自己算是跟沒跟對人,這人這腦子啊~~還得給他多弄點兒芝麻核桃來補補。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